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的帮扶育人策略探讨

2019-08-21任颖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32期

任颖

摘要:护理专业是目前国内就业前景较好的高职专业,也是医学类高职专业中人数较多的专业,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的帮扶育人工作也随着高校扩招而逐渐繁重。只有不断优化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的帮扶育人工作,才能使学生精准资助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关键词: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帮扶育人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252-02

“建档立卡”是国家推行的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及条件。就高校教育而言,如何响应国家的号召,全面贯彻落实资助政策,成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当前教育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高职护理专业中“建档立卡”学生帮扶育人工作的开展和完善,不断探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新模式,可在物质上帮助他们解决在校期间的经济难题,精神上达到帮扶育人的目的。

一、高职护理专业中“建档立卡”学生特点

护理属于服务型行业,对从业人员要求严格,不仅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技能,尤为注重职业形象及礼仪、沟通交际能力。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教育精准脱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行动目标要求,帮助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顺利就业就是资助育人的最终目标。这类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家庭经济较困难,选择护理专业就是为了找到工作来改变家庭经济困境。高职的学杂费较高,“建档立卡”贫困生的经济基础本就有限,加上就业压力之大,在求职中,面试、交通、考试费等都要计算在内,还有更好的自我包装,这都需要金钱做铺垫,基本没有能力承担,在求职上可能就会落后于其他学生。同时,沉重的经济负担让其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思想较为单纯狭隘,性格较为内向胆怯,不擅与他人交流,是其就业竞争中难以逾越的障碍[1]。

二、新形势下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受助现状

贫困学生获得资助的基础是贫困生的认定,学生一旦被认定为贫困生,各高校都能尽其所能达到100%资助。

首先,随着高校护理专业的发展和扩招,护理专业贫困生的数量随之增加,认定困难程度加大。由于当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政策本身并不完善,部分“建档立卡”学生可以由扶贫部门提供精确数据,而其他学生在进行认定的时候,往往需要根据学生入学时候的家庭经济情况证明材料决定,由于证明材料比较杂乱,往往只能通过片面的资料对学生的贫困状况进行了解,无法具体详细地对学生的真实情况达到有效掌握。

其次,在贫困学生认定的时候,查询渠道不够完善,认定结果也具有一定的误差。以广西科技大学高职护理专业2018级学生为例,面向全国招生,学生来自全国十多个省市。多数院校在进行贫困学生认定的时候,通常具有局限于本省的特点,对于省外的学生进行认定时,认定信息并不对称,学校无法较精确地对外地“建档立卡”学生情况进行有效的掌握,对所提供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在判断的时候无从下手,易造成学校在最終确定“建档立卡”学生的时候出现误差。

最后,学校大数据在建设的时候存在着并不完善的现象,工作实施速度较慢。当前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较好地应用大数据,在工作中收集的数据信息内容没有得到及时的更新和利用,在本校资助信息数据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没有能够促进贫困学生管理的信息化和动态化。

三、规范“建档立卡”学生评价体系的重要性

首先,规范“建档立卡”学生评价体系能够提升高校贫困生认定的准确性。“建档立卡”工作中贫困学生在进行识别的时候,步骤较为严谨,在各级部门及当地群众的监督下操作透明程度更高,使得学生相关证明材料更加齐全。在情况确定之后,要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落实到具体的结对帮扶对象之后,可促使学生家庭信息有效录入学校相关的电子数据库。在全国实现扶贫信息网络系统有效运行之后,高校的资助系统可以与其实施对接,促使贫困生认定工作效率及准确程度不断提升[2]。

其次,全国扶贫数据库有效构建,能够为精准扶贫与高校资助提供畅通渠道。在进行“建档立卡”工作有效实施的时候,高校资助工作部门能够对学生家庭被帮助的动态进行高效的了解,促使资助项目的实施能在比较大的程度上达到公平公正。

四、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的帮扶育人策略

(一)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特点制订专项行动计划

在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的帮扶育人过程中,需要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特点,学校党政领导干部和专业教师等与“建档立卡”学生开展“一对一”结对活动,建立并不断完善高校资助帮扶育人的相关制度,帮助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个人成长并且能够在毕业之后顺利就业。如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系于2015年成立了为全系贫困学生服务的学生干部组织,除完成额定的资助工作任务,还对贫困学生在阳光心理、职业形象塑造和诚信感恩教育方面有所引导,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2018年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系“建档立卡”学生达到683人,目前针对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的一对一帮扶措施还需获得更多人力、物力的支持。

(二)完善“建档立卡”学生家访活动的顶层设计,深化全方位育人格局

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在家访活动实施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成长环境和家庭情况,并向家长真实客观地反馈学生情况,与家长共商对学生帮助的措施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家庭教育责任的有效落实。在进行家访活动的时候,向家长们宣传国家资助政策,提高政策知晓度,同时加深家长对护理专业就业现状的了解,转变家长和学生一定要在生源地就业的固有观念,让家长支持学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另一方面,向贫困家庭讲解各项教育资助政策,鼓励家长支持学生继续深造。征求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关心的问题进行深入解释和有效说明,提高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满意程度。针对贫困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学生的辍学原因提出较为有效的应对方案,力保学生能够具有充分的条件接受学校教育。

(三)构建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资助模式

全面建成具有“建档立卡”人口信息和教育部各学段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学籍信息及学生受助等信息的教育数据平台,使全国高校学生数据资料能够互联共通,对各个省市学生的精准识别和精准资助等,能够形成现代大数据共享平台的模式,有效取代以往传统学校自主信息系统的封闭管理模式[3]。全国高校学生数据资料如能共享,广西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专业学生(现有在校学生3200余人)在进行精准资助时,就可以在各级教育和扶贫部门等数据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管理,经过比较严格与高校的信息的核对及审核,可不遗漏一名“建档立卡”学生,使符合国家资助政策的“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在这一基础上得到资助的全覆盖。

五、结语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要规范“建档立卡”学生评价体系,构建全国高校都能共享的扶贫数据库,这样,在识别经济困难学生身份和配置资助额度的时候,才能具有更高的公平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高职护理专业“建档立卡”学生特点,加强家校联系,采取符合专业特点的精准帮扶措施,可有效实现教育脱贫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胡亮亮.精准扶贫与高校建档立卡生的精准资助探析[J].文教资料,2018,(4):144-145.

[2]白华.扶贫攻坚视角下高校建档立卡生精准资助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16-21.

[3]温培华.大数据视阈下建档立卡高职生的培养途径研究[J].广西教育,2018,(1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