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活力问题研究
2019-08-21罗天云
罗天云
摘要:高校统战工作是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深入分析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中发生的新变化以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做好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统战工作;新形势;基层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4-0073-02
高校统战工作属于基层组织的统战工作,它既能贯彻党的统战政策,实现统一战线的目标,又能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利用统战工作的优势,如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化解矛盾等来促进高校的稳定发展。高校的稳定和发展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它涉及各方面的人力、物力等要素,而统一战线能利用其独特的优势,将高校统战成员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合力,推动高校的稳定发展。
一、新時期高校统一战线的新变化
1.高校统战工作的社会大环境出现新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社会组织结构、城乡结构、就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社会阶层结构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使统一战线的对象和范围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将统一战线的工作范围由原来的12个方面扩大为15个方面,从中可以看出,由于统一战线内部格局发生变化,与此相适应,统战工作的范围也日益扩展。
2.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及对象出现新变化。(1)根据中央统战部、教育部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确定的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即统战工作的对象不仅包括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知识分子,还包括归国留学人员、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及其眷属、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名人遗孀和后裔等,特别是有成就、有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如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负责人、两院院士、政府参事、文史馆员、学术带头人及业务骨干等,重点是专业领域成果显著,政治上有代表性,社会上有影响的党外人士。与以往相比,进一步扩大了高校统战工作的范围。(2)随着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步伐加快,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教师规模逐步扩大,客座教授、名誉教授、外聘教师逐年增加,在对外交往中,扩大了高校知识分子的学术交流、人员交往和出国深造的途径,也加快了人员的流动。(3)校与校、校与企业之间的频繁交流,高校统战工作的层面更多,范围更广,协调关系和化解矛盾的作用更加突出。
3.统战工作任务出现新变化。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新一代知识分子呈现出多元化、国际化和流动性强的特点,思想交流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而且工作内容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尤其是归国留学人员等新一代统一战线成员的思想认识和行为规范更趋于多元化,思想的开放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他们对我国政治制度的认知程度,对各种利益的关切程度,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想方式等方面,同老一代统战对象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这些都对高校统战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当前影响高校统战工作活力的主要因素
1.重视不够,思想观念不适应。统战观念淡薄,思想上不重视,缺乏主动工作的意识。相对其他工作,部分基层党组织意识不强,对统战工作重视不够,对统战工作研究讨论少、支持投入少、积极开拓少。“上层重要、中层次要、基层不要”的轻视统战工作的偏见仍然在基层党员干部中存在,对高校统战工作重要性、长期性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提高。
2.统战工作的协调指导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统战工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尚未调动和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合力,“大统战”的工作格局还远未形成。特别是协调校内基层单位对统战工作的参与、支持、配合的机制和氛围还不够明显,在指导基层单位具体实施和有效落实上不够到位,党委统战部在工作方式上还需要克服被动死板的现象,也需要加强统战工作的宣传教育机制。尤其是随着人才使用与管理机制的改变,高校知识分子的收入结构、个人利益趋于多样化,使得统战工作制度需要进一步地完善和细化。例如,在全员聘任、量化指标、竞争上岗、满工作量考核的条件下,民主党派负责人、群众团体负责人、无党派代表人士参与社会活动的工作量如何计算?统战成员参与调研活动、社会活动,尤其是重要的课题,被各级组织采纳的调研报告、提案以及专题报告等理论文章,该如何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类似这样的问题,还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协调有关部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或激励机制。
3.创新不足,工作方法不适应。大多高校基层组织对于统战工作没有长远的系统的打算,工作被动应付,创新缺乏动力,工作方法简单,以经验型工作方法占主导,日常工作就是传达文件,召开会议,面对高校统战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存在“调查研究少、深刻交流少、贴心服务少”三少现象,对于基层多数的党外人士如何更好地参政议政调研不足,对新情况把握不准,对如何民主监督没有思路,也没有新办法,工作缺少生机活力,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统战工作。另外工作手段信息化水平低。面对知识水平相对较高的党外人士,信息化水平决定工作效率和效果,也是其活力和生命力的具体体现。可是,当前高校统战工作的信息来源渠道尚不健全,缺乏应有的系统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统战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三、增强新形势下高校统战工作活力的思考和建议
1.加强高校统战理论研究。新形势对高校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统战工作,必须牢牢把握高校统战工作的政治性和方向性。当前,高校统一战线工作面临许多新课题、新难题。要处理好这些问题,高校统一战线工作必须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工作传统、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基础上加强理论研究。将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列入党建工作,出资金,出课题,每年进行总结考核、验收,对优秀理论成果进行表彰和推广;进一步重视调研,鼓励统战人士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交流,定期组织统战干部就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所具有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探讨应对的措施和解决的途径;发挥学校社会科学工作者的优势,集中力量对一些重点问题、重点课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提高高校统战理论研究水平,推动高校统战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
2.最大限度整合校园各方面资源。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充分整合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发挥统战工作的整体功能,才能真正做到有活力,有战斗力。因此,充分发挥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的政治优势、高层次人才集中的学科专业优势和广泛的海内外联系优势,取长补短,使这三方面的优势能真正为高校的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大家之力,共同做好统战工作。例如组织统战工作和统一战线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基层组织的活力。基层党组织要对民主党派和群众团体基层组织平等相待,坦诚相见,经常召开座谈会,交流情况,协调关系,沟通思想,帮助他们加强自身建设,共同进步。
3.增强统战工作的创新性。统战工作一定要从传统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统战工作的方法路径,充分利用传统媒介以及新媒体的优势。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围绕高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积极创新,主要是在基层统战工作中拓宽工作平台:(1)搭建沟通和宣传的平台。经常同党外人士加强联络,建立起诚挚、融洽的关系,尽可能地给他们更多的服务和帮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向心力;重视和加强基层党外人士的联谊和交友工作,鼓励和支持党外人士联谊会和交流活动,促进各类科技、文化合作,为高校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言献策。(2)搭建基层统战工作信息网络。借助新媒体优势可以加强对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研究的宣传,也可以围绕学校党委的中心工作通过网站、QQ、微信、微博、邮件等多种方式来进行宣传报道,实现全方位多渠道的宣传报道,营造积极向上的宣传氛围,提升统战工作在高校校园中的影响力,在工作载体、管理方式上多下功夫,要精心设计一些符合实际、可操作强的基层统战工作活动载体,努力实现统战工作信息化、办事程序自动化、管理方式现代化。
参考文献:
[1]施惠玲,彭继裕.北京高校统战工作的重要性、特殊性与实效性[J].北京教育(高教),2018,(9):50-52.
[2]孙丽华.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的特点及路径探析[J].才智,2018,(1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