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后现代主义电影与间离效果的契合
2019-08-21薛逸飞
薛逸飞
【摘 要】后现代主义电影对传统经典的质疑与解构使其自身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此外,其“拼贴”“戏仿”及“碎片化”等叙事手段与布莱希特的“间离化效果”不谋而合。后现代主义理论与“间离化效果”在对典型和经典的重新定义以及用故事碎片展现生活的不确定性两方面,着重强调了它们渴望唤起观众对影片内容深层次思考的目的。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电影;间离化效果;解构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103-02
现如今,后现代主义早已不再神秘,它的起源、特征和哲学理念经过无数专家学者的论证,已经清晰明了。但目前为止我们还没能为它做出精确的定义。这是因为后现代主义自身具有对自我反思的本质特点,它对传统经典的质疑与解构促进了传统理论的进步,也增添了其自身的生命力。此外,后现代主义中“拼贴”“戏仿”及“碎片化”等叙事手段也渗透进了美术、音乐、建筑、戏剧和影视等各种艺术形式之中,并与各领域中特有的艺术手段产生了强有力的碰撞。这种碰撞甚至让传统的戏剧、电影理论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以下我们将详细论述后现代主义对电影的影响,并探讨后现代主义电影与布莱希特的“间离化效果”的相似之处。
一、后现代主义电影的特征分析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也推动着经济、文化和思想的飞速发展,其中一些西方国家在社会巨变中产生的思想变革尤为突出。传统时期高高在上的艺术文化形式在“后现代”理念的冲击下走下神坛,为电影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灵感。人们在解构经典的过程中反叛着传统哲学所框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抨击现代主义的精英文化,力图消除原有的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式,对主体与客体、思想与存在等意识形态加以讽刺和鄙薄。在后现代主义理论中,二元对立的消解必然会带来思想文化与艺术的多元化发展以及各种文化杂糅并进与多学科的交叉发展的趋势。而电影作为“第七艺术”,对于多元文化元素的包容与吸纳正是其优势所在,因此后现代主义电影在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
在叙事上逻辑缜密的现代主义电影逐渐被后现代主义电影所取代,后者在理论上更推崇一种非线性、拼贴式的叙述模式。后现代主义电影不再以说教和政治作为主题思想和表现内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理性的狂欢,它力图消解现代主义电影所承载的社会责任感和严肃的价值导向作用。此外,它在叙事手法上具体表现为:将故事分解为故事碎片、重塑事件的发展逻辑以及对故事碎片进行新的排列组合。每一个故事碎片中通常存在着不同的主人公,电影从不同的视角描述对应的情节。这种分散的视角代表着一种鲜明的特质——去中心化。后现代主义电影的核心其实就是一种对平等自由的呼唤,它反对的正是现代主义电影中所体现的僵化的制度和故步自封的思想。在这样的创作体制下,观众也更容易对电影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进行更为多元且深刻的思考。
二、“间离化效果”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契合
布莱希特的“间离化效果”与后现代主义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间离理论,也可译为“陌生化理论”,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理论的核心。“间离理论要求运用技巧使观众远离对剧情的感情投入,通过塑造剧中不自然的地方使观众注意到戏剧的存在”[1]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其影响不止局限于戏剧领域,还扩展到了电影领域的编导和表演。随着电影实践的发展,间离理论也得到了一定的补充和完善,该理论强调对经典的陌生化、碎片化处理,以保持与剧情的距离;提倡避免使用传统的叙事方式;倾向于主题的不确定性和开放式结尾的使用等。这都与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不谋而合。综上而言,“间离”从来都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和后现代主义电影一样,渴望唤起观众对影片内容深层次的思考,这又着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典型和经典的重新定义
这既是布莱希特理论的实践方式,也是后现代主义电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以《低俗小说》这部后现代主义电影为例。片中的主要人物有:杀手文森特和朱尔斯、老板马沙、马沙之妻蜜儿以及拳击手布奇。20世纪80到 90年代,正是黑色电影流行的时期,出现在这类电影中的悍匪、黑帮和地下拳击手等,无一不是隐藏在黑暗中阴狠毒辣、寡言少语的形象。而在这部影片当中,这些人物形象却让观众感到十分的陌生。开场西装革履聊得火热的文森特和朱尔斯像是要一起参加朋友的宴会;黑帮老大话多得像一个嘻哈歌手甚至还遭到了强奸等。在相似类型人物形象的塑造中,由于导演非同寻常的角色构建和演员突破刻板设定的全新演绎,观众感受到了不同的审美体验和艺术价值。这种强烈的角色反差和陌生的人物设计,让观众找不到一个进入剧情的心理舒适点,也无法完全“信任”某个剧情人物的身份并安心地跟随他的视角。这既是消解,也是间离,但二者都不是目的。这是一种对传统视听语言符号的违背,它打破了潜在的审美期待,从而使观众获得截然不同的符号认知经验。运用这种手段,将人们自以为熟知的事件“通过各种手段让它改头换面,变得不再熟悉,变得触目惊心,以便使他们在震惊之余用一种创造性的目光去追寻那掩蔽在熟悉的假象背后的‘事件的因果律,最终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2]
(二)用故事碎片展现生活的不确定性
对传统叙事模式的排斥要求间离理论和后现代主义电影必须寻找非传统的叙事模式,即由线性到非线性叙事方式的转变。将线性叙事模式下的故事分解为不同的故事碎片,各个碎片之间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改变原本的顺序,使用“拼贴”的手法代之以分散型或环形的叙事模式。而“拼贴,是后现代艺术作品常用的创作手法,这一理念最早源于绘画艺术,旨在打破造型元素之间的固有组合惯例,赋予旧事物崭新的聚合方式,并用以阐述全新的含义”。[3]《低俗小说》的三个故事被分解成了8个段落,错乱的时空打破了线性叙事的过程,也拒绝了通过情节的不断堆砌來引导观众产生某种情绪。这种更生活化的表现手法充分表现了某种无秩序,将生活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重组的故事元素与碎片消解了原本叙事模式中更加强烈的政治性和说教性内容,新生成的排列顺序则立足于更加宏观的立意与电影主题中。这种由错乱的时空、颠倒的叙事所造成的强烈却也带有些许突兀的割裂感,不断引导着观众进行理性且清晰的思维活动。分解的故事碎片之间也并非完全的割裂,互文性存在于各个板块碎片之间甚至于碎片内部,这种内在的统一性催生了不同的衍生含义,观众对影片的诠释也必然变得多样起来。两个强大而自信的杀手在两个段落中有着不同的转变:朱尔斯因“神迹”决定收手,并在之后餐馆开始真正实践“仁慈牧羊人”的宣言,对此嗤之以鼻的文森特却死于他人之手。这两个碎片互相关联,让我们得以清楚地看到导演对生死、人生抉择的哲学问题的思考。“这种线性叙事结构主张的是‘叙事结构不应该成为电影的枷锁,而应该为其提供一次机会,使得形式和内容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在这样的电影中,情节被弱化……板块电影中使每个板块连接在一起的不是叙事也不是情节,而是整部电影的立意和作品主题。”[4]
三、小结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与间离效果之间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契合。在深入研究后现代主义电影理论时,不应忽略间离效果在电影领域的运用与解析。后现代主义电影中解构与消解的理论已经成为观众理解电影的必要理论基础,观众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解析能力随着观看后现代主义电影的增多而不断提升。同时,我们也呼唤着更具深度和理论研究价值的影片出现,而当“间离效果”分析也成为常用理论储备时,中国观众在观影时的主观能动性也将大大提高。这对于中国电影市场和行业发展,都不失为一件幸事。
参考文献:
[1]王春平.建构与重塑狂欢与形变——后现代主义电影美学意蕴探究(下)[J]艺海,2009(09):26-29.
[2][美]弗雷德里克·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3][法]让·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钢译.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3.
[4]王彤.贾樟柯电影中的间离手法研究[D].扬州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