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毕业生》中人物精神分析
2019-08-21胡倩
胡倩
【摘 要】本文采用精神分析批判理论来分析《毕业生》这部影片。用弗洛伊德和拉康等对于电影分析相关理论来分析影片中人物形象成长以及他们的心理。通过对美国青年班杰明的迷惘,反抗,成长,展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的境遇。
【关键词】镜像阶段;俄狄浦斯情节;文本欲念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101-02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社会喧嚣不安,反越南战争呼声高涨,少數民族也成为重要的政治力量,在美国社会舞台上崛起,激烈的社会动荡引起了激进的青年们产生了与传统对抗的情绪,反对主流文化也逐渐在青年人的思想上萌生,在这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了嬉皮士,从爵士乐中演化出了摇滚乐。好莱坞有一批年轻的导演也开始了全新尝试,他们反思年轻一代和传统美国生活方式的差异,探讨社会和政治问题,具有强烈的“反文化”情绪。1967年上映美国影片《毕业生》通过描写二十世纪六十年美国常青藤毕业生的爱情经历,体现了当时青年人的成长以及对传统社会思维模式的奋起反抗。
一、镜像成长阶段
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将人类心理形成的过程分为了两个阶段:镜像阶段和俄狄浦斯阶段,在俄狄浦斯阶段,本体是开始脱离镜像,确定自我过程。[1]影片一开始通过本恩坐在飞机上的迷茫眼神,显示出主人公在镜像体验阶段中认识到自我存在,但是没有确立自我意识的阶段。如同镜头中出现的行李箱也一样按部就班通过传送带,走在传统意义上的路上。对于本恩而言,理所当然的道路是按照长辈的心愿就业或是继续读研究生,可是对本恩自身而言,他不知所措,不明确的未来让他陷入深深的困境中,在面对外界的庆贺和提问时,他没有答案,只能逃避,偷偷看着百叶窗外面的嘈杂。就像在影片中多次出现本恩卧室鱼缸中的金鱼,在传统意义上鱼生活很美好,有水有海草有食物,有着比自然条件下更加舒适的生存环境,但是鱼并不开心,鱼是属于海洋的,只有在那它们才会快乐,才知道游行的方向在哪。本恩如同鱼一样,在自我潜水服下静听自我的那无力的喘息声,掉落在游泳池底,看着外面变形的世界,无法理解无法融入。
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表述,镜像阶段,就是主体个人人格的形成过程,主题构建的过程是把自我想象成为他人,将自我认知转化成为他人的认知。[2]纵观这部影片,可以发现拉康的镜像理论的电影符号——游泳池中的水。当每次班杰明进入深度思考时,导演巧妙地运用了镜像呈现,将昏黄的酒店房间和游泳池进行镜头切换,鲁宾逊夫人肉体与游泳池中的气垫进行切换。镜面本身就是具有现实和镜像的折射,这种手法不断地提醒观众,这里不但有现实,更多的是虚拟的梦。[2]本恩眸中的沉思与沉沦,每次镜头的切换,深邃眼球下面的无助与怀疑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能够快速地了解主人公的心声。观众在观看影片中主人公的困境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我认同感,因为有过或者正在经历的困境,使观众自己主动进入影片的叙事中。
二、俄狄浦斯情节
弗洛伊德在他的精神分析学中提过“俄狄浦斯”情节,是指男孩在潜意识中有杀父娶母的愿望,意识来自父亲的权利和威胁,迫于这种威胁,将对母亲的认同转化为对父亲的认同,超越了俄狄浦斯阶段将会对母亲的欲望转移到其他的女子身上,最终自己成为父亲。[3]
在主人公20岁之后的道路抉择时期,班杰明遇见了许许多多的人和事,也是人和事帮助了他成长。在庆祝毕业晚会上,班杰明就像来到了一个完全不属于自己的生态圈,其实在主人公的潜意识中渴求一个成熟有趣的灵魂带领他逃离这片困顿之地。所以在祝福中,班杰明面对那个对自己说出“橡胶”二字的成年人,由一开始感激到后来的失望,感激他为自己在众人围拥之中解围,失望的是他还是以那种自以为是的成人世界观来面对自己,而不是理解自己,可以和自己进行深度精神交流的人。一直持续到在他的庆生会上,父辈的热切呼喊中,他在反反复复地告诉父亲“父亲,我想和你谈谈”,持续几次失败后的班杰明只能在潜水服中沉闷地呼吸,乃至他想逃出水中,也被岸上嘈杂的人群用手将自己按下到池底,手足无措感顿生。班杰明的父母根本没有学会亲近自己的孩子,在自己的孩子夜不归宿的时候,母亲只敢在孩子洗漱刮胡子时候,侧面打听,面对班杰明的强硬和不靠近态度,母亲也只是不了了之,匆匆结束了话题。在整部影片中班杰明母亲的形象似乎是一个缺失,或者说她只是男权社会中的附属品,没有自我鲜明的个性,甚至对自己的孩子都没有独到的关心。
由于以父亲为代表的上一辈的权利压迫,和班杰明母爱的缺失。直到遇到罗宾逊太太,这时一个传统文化中的母性化女性出现了,面对这样一个拥有“美腿”的女性,班杰明爱上这双“美腿”,并把她当作倾诉和交流的对象,本杰明这种莫名的焦虑才稍稍得以舒缓。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很快落入了罗宾逊太太的情欲圈套中,不能自拔。这种不一般的情感关系,这完全背离了社会道德准则。它是俄狄浦斯式的乱伦纠葛,以“父”的名义勾结母亲,寻求主体建构的其他可能途径。[3]普遍社会原则的反抗,在此异化为对母性肉体的征服——俄狄浦斯欲借此确立主体的存在,并重组新的权力谱系。[3]但是主人公用占有母亲为表现形式的反抗,是一种极其不成熟的表现。给青年“俄狄浦斯”造成行动障碍的,恰恰是建构起“父亲”这个符号并赋予其威权的话语系统,而不是现实中真正的父亲。[3]而这个话语系统,形成了社会的全部法则。只要主人公还身处在这个结构的系统中,那么他就必然成为其中一部分。主人公本恩不具备如此深邃的洞察力,他只是一味徒劳地利用母性的身体,去想象“父亲”的成熟和霸权,本恩并没有在鲁宾逊太太身上找到。相反,他要的越多,主体的迷失就越厉害。那一情欲的池水彻底淹没了主人公脆弱的灵魂。
三、文本欲念
一部好的影片的构成除了故事情节结构的完整,还有其影片中一些文本层面的象征寓意,在影片《毕业生》中有众多的物化寓意不断出现,不断给整部影片带来了新的解读视野。
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鲁宾逊夫人穿着黑色丝袜的腿部视角。第一次出现在班杰明送鲁宾逊夫人回去的时候,镜头里出现的是,鲁宾逊夫人抬起自己的腿,一种性暗示就十分明显地出现,在整部画幅中,腿是作为前景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最明显是以腿部弯曲的三角形区镜头对准主人公的面部,主人公班杰明眼神中的欲望以及妥协是最好的性欲效果。这一文本欲念揭示了年轻小伙落入妇人情欲的圈套中。弗洛伊德认为大多数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行为和冲突是因为性本能产生的结果。[1]不得不说在此处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物的无意识本能的冲动。在切换自如片段中,鲁宾逊夫人的肉体和泳池中的气垫不断出现在班杰明的身下。在班杰明的内心深处,鲁宾逊夫人给他带来的短暂逃世感和泳池气垫一样,一池的水将他与现实存在的问题隔绝开来。
影片在背景环境上做了很好的文本处理,出现了大量摇滚乐,以及在班杰明和伊琳在车上约会吃薯条时,请周边年轻人将音乐的声音调小点,但是这群青年却将声音又提高了一个度,说明在某一特定时期的美国嬉皮士,他们是反对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这也为我们的主人公对于“父亲”权威指明道路的拒绝做了铺垫。在影片最后,两个追求自我的年轻人是在神庇佑下离开教堂,班杰明用十字架阻挡了那些放大变形的人靠近,将那些人紧紧地扣锁在教堂中,神器十字架将帮助他们离开教堂。此处的十字架不正暗含了天神对这群清教徒的修正吗?暗含了反文化运动在某种程度上的胜利。
参考文献:
[1]虞吉,袁志忠.影视批评纲要[M].重庆:重庆大学,2009:210.
[2]陈思如. 以电影精神分析理论浅析《二次曝光》[J].安徽文学,2014(5):107-108.
[3]《毕业生》:好莱坞的“反抗”童话[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