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诗意纪录片的探求

2019-08-21端木令曦

戏剧之家 2019年23期
关键词:诗意纪录片

端木令曦

【摘 要】以纪实手法拍摄的影片在卢米埃尔兄弟时期便已经存在,这也是较早的原始记录。在强调记实的同时,影片的艺术美感以及表现情感的诗意化也是纪录片最为看重的记录方式。不同时期对于诗意记录的表意方式也不尽不同,本文探求不同时期,诗意与纪录片的关系以及诗意纪录片在不同时期表意方式的不同。

【关键词】诗意;纪录片;表意方式

中图分类号:J9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23-0096-02

1916年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被国际影视界公认为第一部完整意义记录人类生存、生活的纪录片。他打破了卢氏兄弟单纯记录生活的方式,摄影机不仅记录眼前发生的事,而更多强调生活情节、把控戏剧生活。将有意义的情节内容进行独特展现,构建真实中戏剧冲突,影片重在表达人与自然抗争,人类的坚强意志。这也是诗意纪录片的开始。后续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诗意纪录片表意方式也有着自己的变化和进步。

一、诗意与纪录片

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诗,志也。从言,寺声。书之切”。“志”就其功能而言,就是记录,记忆之意。当人们没有创造出文字时,人们便借助口述并使用便于记忆的短诗传递信息,而当文字以及印刷出现以后,则通过书面记载文字的方式传递信息,到了摄像技术的出现,人们开始更多的用镜头,用视听语言来传递信息。

纪录片是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并对其进行艺术的加工与展现的,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

就纪录片和诗功能来说,都是为了表达现实,传递信息的。

所谓的意象,也就是作者在客观的基础上增加的主观情感,即寄“意”于“象”。创作来源于生活,客观的“象”是创作者灵感的来源,而作品的灵魂来自创作者丰富的情感,即“意”。一件作品融入了“意”与“象”,这个作品也就有个不一样的韵味。

诗意源于诗歌,诗歌是诗人以艺术手法对于现实世界或想象世界的个性化表述,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来表达情感的文学体裁。诗歌是饱含情感的,不同的诗词有着各自的形式要求,不同诗歌也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借助着这些形式和内容,诗人将自身的情感融入诗歌当中。有直抒胸臆,情感跃然纸上的诗歌内容,有不同词牌,不同韵脚的悲喜节奏之别,有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修辞手法不同。诗歌借助着形式和内容将情感表达,而这情感就是诗意了。

纪录片源于摄像技术的发展,原始的记录作品简单直接的记录生活,技术的发展,技法的探索,人们对于纪录片得到理论知识也是有了更多的补充。弗拉哈迪用激励片来体现人与自然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更将摄像机置于更重要的位置。景深、光线、景别、镜头等等的不同,所體现的内容和感情也是全然不同的。

诗意与纪录片的结合。借助纪录片的纪实拍摄,展现的是客观的人与自然,而拍摄者不仅仅是简单的拍摄,每一个拍摄的片段都有着拍摄者自己的思考和情感所在。纪录片是客观的,作品却是饱含情感的。这样具有思考,情感的纪录片,也就是诗意记录了。

二、诗意纪录片的表意

(一)默片时期的诗意纪录片的表意

尼克尔斯认为:“诗意模式的纪录片紧随着现代主义出现,注重表达情绪、营造气氛和抒发情感,偏爱片段拼贴、主观印象,非连贯动作和松散的关联结构,是一种表现现实的手段,但有些诗意纪录片,则回过头来追求古典诗歌理念中的和谐与美感,并在现实世界中发现了它们的痕迹。”[1]我们所认为的默片,是指没有任何配音、配乐或与画面协调的声音的电影。在先锋运动和现实主义的影响下,诗意和纪录片似乎更好的贴合在了一起。

在弗拉哈迪拍摄的《北方的纳努克》中,使用长镜头来展现真实的生活情节,利用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吸引观众,比如在片中运用了搬演的手法来表现爱斯基摩人传统的捕鱼方式,他没有去干涉爱斯基摩人的活动,而是严格的记录,将之呈现在观众面前。他利用故事发展的节奏,创造性的镜头语言的拼接,更好地让人们明白,理解甚至感同身受爱斯基摩人的生活,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思考,表现出了人与自然的抗争,发现人类的伟大,引起共鸣。弗拉哈迪远离了工业文明的喧嚣,选择了拍摄爱斯基摩人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他是饱含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大师,在工业文明带来了便利以及迫害时,他选择回归自然。这就是他的诗意,这就是他的诗意纪录片。

维尔托夫的电影眼睛理论,将电影创作分为三部分:电影视觉(通过摄影机观察)+电影写作(用摄影机胶片写作)+电影组织(剪辑和加工)。他强调蒙太奇的作用,通过蒙太奇对作品进行加工,让它更符合艺术的美感和现实生活的逻辑。在《持摄像机的人》中,维尔托夫借用蒙太奇的手法,将片段进行艺术性的再造,素材不同的排列方式,剪辑出了不一样的节奏变化。

在默片时期,借助蒙太奇的手段对于现实素材得到加工,让现实素材更符合我们的视觉节奏,表现出类似一种诗歌的外在结构,体现诗意的丰富情感。

(二)有声片时期诗意纪录片的表意

拉兹认为:“观众在听这诗句的同时,平行发展的画面形象将构成诗句的一种无声的伴奏,它的作用并不是图解,而是表现自由的联想活动,诗句与画面对位出现,并相互阐释。而无声片的音乐将会使电影诗扩展成一件由三种语言组成的艺术品,诗句、音乐和画面将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2]声音的出现并未使纪录片转化为新型的无声片,而是继承了默片时期纪录片的形式并发展为诗、声、画有机结合的有声纪录片。

声音应用于电影后,便迅速成为具有独立抒情表意能力的视听语言构成要素,它能够开启观者的想象空间或联想能力,并能够与影像有机结合表述意义,抒发情感,渲染气氛或塑造意境。声音表意能力的凸显,实际上也使得纪录片的影像叙事更加复杂,声音构成的体系的元素:音乐、音响、旁白与画面的多元化结合路径丰富了影像叙事的方式与内涵,其语言表意能力,直接关联的声音节奏,对于影像叙事思想简感的生发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诗意纪录片
诗意地栖居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邂逅周庄,诗意盎然
一部微纪录片的感悟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被耽搁的诗意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