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作用及其关键条件
2019-08-21吴伟涛姚志刚
吴伟涛 姚志刚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调整了教师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角色,提高了课堂效率。然而,自引入国内以来,翻转课堂虽然引起了国内教育学者、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但并未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从翻转课堂的内涵、起源和特征出发,探讨了其对高校教学改革中教师、学生、课堂效率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以及其实施的关键条件,旨在丰富高校教学改革理论的同时,对高校教学改革起到指导作用。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2-0139-02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活动的实际应用能力,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任务。高校教学改革一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但教学改革成果却不甚明显,传统的高校教学中存在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差异较大、课程内容多、课程学时减少、课堂效率低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反思,引入先进教学理念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对人才的需求。而信息技术(比如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教学改革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使高校实践教学的线上授课模式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鼓励教师进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课程开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利的学习环境,进而适应各类企业对大学生知识素养的要求。“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授课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翻转,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有效的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因此,笔者基于前人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分析了翻转课堂的内涵、特色,论述了其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作用以及限制条件,探索出适合高校教学改革的教学模式。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及特征
翻转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进行知识传递,将课堂时间通过互动、探讨等方式进行知识内化和巩固的教学模式,它实现了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被动吸收的课堂模式的反转[1]。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2007年,美国两位化学教师为了使课堂缺席的学生能够利用课后时间补习课程内容,将多媒体和上课讲解音频上传至网络,而这一形式也被上过课的学生所接受,逐渐了形成学生课前看视频,上课时间解答作业问题的课堂模式[2]。这就使“课堂上听教师讲解、课后回家做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前在家里看讲解视频,课堂上指导做作业”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根据知识学习过程和学习本质,可将教学过程分为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传统教学模式为课堂上教师进行知识传授,课后学生进行作业或者实验练习;而翻转课堂将两个阶段颠倒了,教师首先在课前进行知识传授,然后在课堂上通过互动、交流和询问等方式使学生完成知识内化[3]。对于“翻转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过程,学生的学习效果要比传统灌输式讲授的效果好,并通过交流、探讨、询问等方式更好地实现知识内化。
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由傳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个人演“独角戏”,进行被动的信息输出,而翻转课堂中的教师是教学活动、课堂视频的制作者,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控制着课堂内容的进展和学习效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和释放教师的能力与才华。学生由以往被动的信息输入,转变为有效的课前学习以及课堂中主动的信息输入,学生成为课堂的焦点,有利于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翻转课堂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建立新的师生关系等方面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也有人对“翻转课堂”持有不同的观点。有些人认为翻转课堂仅仅为一个新的名字,类似于20世纪70年代邱学华提出的“先学后教”模式[4]、20世纪90年代哈佛大学提出的“同伴教学”模式[5]、2002年Barnum和Parrmann提出的“混合式学习”模式[6]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变革了课堂教学流程、师生定位等内容,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也有部分人认为翻转课堂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但受制于不同的原因,可作为改革教学的尝试方式,至于能否大范围广泛应用,还持观望的态度[7]。
二、翻转课堂对高校教学改革的作用
无论对翻转课堂持有何种观点,不可否认的是,作为新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是对传统高校教学模式中某些弊端的修正,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翻转课堂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翻转课堂”强调了教学流程的变化,翻转了传统的“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安排。传统教学方式为课前简单预习,课堂中认真听讲,学习基础理论,课后做习题巩固,而“翻转课堂”则为课前自主学习和思考问题,课堂中做题、互动、讨论,课后深化上课内容。
传统课堂教学方式可精练为“教、练、评”三个环节。“教”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内容由教师精心编排;“练”为学生练习;“评”为教师评阅作业及测试[8]。教师主要讲授名词解释、简单理论,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未能深化知识内涵,不能发现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的小问题,学生遇到的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给教师,影响了教学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可精炼为“学、测、研”三个环节。学生在教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微视频助学,可以自主控制学习节奏并思考问题,然后通过在线练习和测验诊断存在的问题,最后师生一起集中精力“研磨”为数不多的疑难问题,包括经过“测”的环节筛选出来的老问题和研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开展协作学习解决问题[8],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对于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解决将每节课上的知识技能进行内化,不断修改和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翻转课堂调整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不需要把整节课内容按教学进度全部讲完,而是通过学案、微视频、课前检测等帮助学生“先学”,引入课堂学习后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交流和讨论的时间。此时,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导学者、促学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成为协作、探究活动的主动参与者。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把大部分的精力用于实现低阶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只有少部分的精力用于实现高阶认知目标的教学任务,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恰好把教师的精力分配颠倒了。课堂的翻转把教师从知识讲授过程中解放出来,他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安排课堂,教师要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提供帮助,成为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内化知识的最佳助手,翻转课堂也成为教师展示才能的最佳舞台。由“教师讲课为主”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转换了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增加了互动环节和讨论环节,使得效率明显提高。东北师范大学的王红[9]等人认为,教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探究题目并独立解决,指导学生通过真实的任务建构知识体系,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这才是翻转课堂的核心。
(三)翻转课堂提高了课堂效率
翻转课堂“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过程相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带着耳朵来听课,上课之前,学生头脑中没有上课内容,上课时被动地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只是听听上课内容,然后下课闷头做题,当遇到问题的时候,一部分学生可能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查阅资料,但还是缺少和老师交流的时间,所遇到的问题可能无法及时反馈给老师。而在“翻转课堂”上是学生已經进行了课前网络学习,已经对基本概念、公式、实验步骤等有了大致的掌握,在课堂中只是把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并和老师探讨,同时加以练习,最后达到完全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翻转课堂需要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优化选择和组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等,有利于学生开展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发挥了引导、启发的主导作用,学生也体现了学习过程的主体作用。因此,翻转课堂的实施连接了课前学习与课堂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翻转课堂促进了教学资源的利用
“翻转课堂”对于促进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与研发是非常有利的。翻转课堂不仅整合了各种可能利用的资源,又吸纳了慕课中在线开放课程的优势与特点[10],也关注了网上与教学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以及课堂的有效利用与研究开发。因此,它既是促进教学资源利用的理想平台,也有助于推动教学资源进一步深化研究[2]。
以教学视频为例,传统的视频“大多是对课堂实况的简单录制,没有对教学信息进行二次深层加工,无用信息较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克服传统教学视频的这类缺点,可以从多媒体录制方式和知识单元细化两个角度对“翻转课堂”进行改进[11]。
三、“翻转课堂”应用的关键条件
(一)需要教师紧跟信息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专业知识
课堂的翻转把教师从知识讲授过程中解放出来,并不是教师的地位变轻了,相反,教师的地位更加重要了,教师需要承担更大的责任。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高质量的教学视频,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点讲透,是实施翻转课堂的关键。教师要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为学生设计启发式问题和有针对性的练习,精心设计课堂活动以解决问题,同时对某些薄弱环节进行及时完善。随着高校专业知识的不断深入,高校教师要紧跟国内外专业的发展步伐,每年或者每两年要对教学视频、启发式问题进行重新修正,创造更加合理的习题练习或者交流话题,这样才能更大程度地发挥教师的才能。
翻转课堂的视频需要老师精心制作,需要制作成一个个知识点相结合并配有针对性练习的“微视频”。每个学科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知识点组合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要在多个学科中推行翻转课堂这种全新教学模式,且力争达到“常态化”的要求,所需要的微视频的数量是巨大的。
(二)需要学生在课下利用更多的时间学习
学生在课外是否进行深入的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高效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是不需要提前花费时间学习的,只要简单了解课堂内容就行。而翻转课堂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学习知识点,并进行充分的思考,在课堂上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并进行问题探讨,以深入理解课程内容,并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学习形态由被动型转为主动型,学生在主动投入后自然可能有高的产出,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思维品质的提升。
(三)需要网络化教学环境的支撑
高速发展的信息网络技术虽然不能带来教育的创新,但可以为我们的教学改革提供重要的载体条件。如微课、慕课等方式具有的自身特征,翻转课堂应该汲取这些优点进行完善,为高校学生的高效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高配置服务器、高网速和高性能软件支持是成功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师准备教学资源时要全面考虑,重点考虑网络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共享与交互,及时更新资源配置,保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更方便地被教师和学生使用。
四、结语
一种新生事物的兴起或者一种常规思维的转变,直到最终被接受,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转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首先改变角色,教师变“主角”为“配角”,应做好课程“导演”的角色,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应做好课程“主演”的角色;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提供高质量的课程教学视频和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效率。要实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大范围应用,可能还要走很长一段路,无论成功与否,都将对传统的大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参考文献:
[1]赵慧.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17,(1):97-99.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2014,(7):5-16.
[3]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关键因素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0):59-64.
[4]刘秀峰.“先学后教”模式在我国的百年演进及思考[J].当代教育科学,2014,(21):17-20.
[5]E.Mazur.Can we teach computers to teach[J].Computers in Physics,1991,(1,2):31-37.
[6]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1-6.
[7]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7):108-115.
[8]祝智庭,管珏琪,邱慧娴.翻转课堂国内应用实践与反思[J].电化教育,2015,(6):66-72.
[9]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8):5-10.
[10]田爱丽.“慕课加翻转课堂教学”成效的实证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21(6):86-94.
[11]张新民,何文涛.支持翻转课堂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型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8):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