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修身齐家与舐犊情深

2019-08-21王立群

民主 2019年5期
关键词:晋平公汉武帝曹操

王立群

中国的文化,特别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许多先贤留下很多育子的名言、故事,早在《礼记·大学》中就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由此形成了“修身齐家”“修齐治平”这两个成语。这本是儒家提倡与信奉的伦理哲学与政治理论。在儒家看来,人在社会上的发展是有层次的,需要先修养自己的品性,再治理好家庭与家族,然后治理好国家,最后才是在天下显明自己的品德。这几个层次之间的关系是条件关系,也就是只有修养好自己的品性,才能治理好家庭与家族,只有治理好家庭与家族,才能治理好国家。《大学》中的这种教诲,对后代人有很深的影响,故而许多强调家庭教育的典籍,如《教子书》《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流传下来。

在一个家族中,父辈、自己与儿孙,是一个家族至关重要的组成人员,在这三辈人中,儿孙一辈代表的是家族的未来,他们的素质决定了一个家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高度。因此,人们多将自己的心血与情感投注在儿孙辈身上。因此,在官场之中,出现了“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有两种原因:

第一,内举不避子。

内举不避子,也称内举不避亲,指的是举荐身边有才能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用来形容办事公正无私。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有着不同版本,《左传》《韩非子》《吕氏春秋》中都有记载,《左传》《吕氏春秋》的主角都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祁奚,《韩非子》的主角是晋国大夫赵武,我们以《吕氏春秋》中的记载为据,对此成语进行说明。

祁奚为晋国的四朝元老,在朝中威信极高。有一次,晋平公向祁奚询问一则人事任命,当时南阳县没有县令,晋平公不知道选谁好,便询问祁奚的意见。祁奚想了一番便推荐了解狐。对于祁奚的这一回答,晋平公感觉很诧异,原来解狐是祁奚家的仇人,据说是杀父之仇,有着这样的深仇大恨,祁奚怎么会推荐他呢?与晋平公的诧异相比,祁奚表现得相当坦然,因为晋平公问的是谁能够胜任南阳县令这一职位,而不是问谁是自己的仇人。祁奚的回答让晋平公很是佩服,当即下令任命解狐为南阳县县令。不出祁奚所料,解狐到任之后,工作得力,深得民心,老百姓都对其拍手叫好。事实胜于雄辩,祁奚的眼光与胸怀让晋平公大加赞赏,此事过后不久,晋平公又向祁奚询问另一则人事问题,此次要任命的是晋国军中的中尉,此次祁奚推荐的是自己的儿子祁午。祁奚的回答让深深佩服祁奚的晋平公心中不禁打了一个问号,之前的祁奚是不是在作秀,为的就是为儿子谋得中尉的职位呢?所以晋平公便询问祁奚,祁午是他的儿子,他就不怕别人说闲话吗?此时,祁奚的回答还是如那次回答晋平公一样淡然,国君问的是谁可以担任中尉这一职位,而不是询问谁是自己的儿子。这一次,晋平公再次相信了祁奚。还是那样,祁奚还是没有让晋平公失望,祁午上任之后,工作非常出色,完全能够胜任。孔子听说了祁奚两次推荐人才的事情之后,感慨万分,认为祁奚大公无私,对外不排斥仇人不计私怨,对内又不回避亲生儿子(晋平公问于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平公曰:“善。”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见《吕氏春秋·去私》)。

孔子的评价,正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意思,形容用人公正无私。祁奚的举动让孔子佩服,也令后人佩服,他在推荐儿子当官这一事情上,就事论事,做得坦坦蕩荡,问心无愧。祁午的才能确实能堪此任,而不是因为祁午是自己的儿子,不是出自私心,因此,他们这一对官场父子兵,谋的是国家的发展,想的是为国出力。公心当头,腐败不会出现,家族腐败更不会出现。

第二,舐犊情深。

舐犊情深,也称舐犊之情,是指老牛舔小牛的毛以示对它的深切疼爱,用来比喻人之爱子,也比喻对子女的感情很深。此成语与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杨修有关。杨修早年深得曹操信任,被时任丞相的曹操任命为丞相主簿,但后来却因“鸡肋”一事,惹恼曹操,最后被多疑的曹操找了一个借口杀死了(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遂因事杀之。见《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

曹操杀死杨修之后,有一天曹操看见杨修的父亲杨彪,感觉几日不见杨彪消瘦了很多,便询问杨彪为何消瘦得如此厉害,杨彪回答道:“我没有金日的先见之明,将不肖子杀死,但还是有着老牛舔舐牛犊的亲子之爱。”(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见《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

杨彪的回答援引的是汉武帝朝时以“忠孝”著称的金日杀子之事。金日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在霍去病出击匈奴的战争中,休屠王被杀,金日与家人俱沦为官奴,年仅14岁的金日被安置在黄门署养马。后来,汉武帝在一次宫中宴游阅马之时,看到了身材魁梧、神情威严的金日。当时金日等人牵着马从殿前经过,其他人都悄悄地看向大殿,只有金日目不斜视,恰好此番情景被汉武帝发现了,便将金日叫上前来询问,当得知他是休屠王的太子时,汉武帝惊叹不已,又加上金日的与众不同,养的马也肥壮,当日便升为马监,后来又升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 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 独不敢。日 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沐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见《汉书》卷六十八《金日列传》)。金日为人谨慎,侍奉汉武帝从来没有出过错,甚得汉武帝信赖(日 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见《汉书》卷六十八《金日列传》)。金日的谨慎忠孝在他的杀子举动中诠释得淋漓尽致。金日平时教子极为严厉,他的两个儿子都颇得汉武帝喜爱,成为陪伴汉武帝玩耍的“弄儿”,常常陪伴在汉武帝身边。玩耍的时候,孩子有时会忘却礼数。有一次,金日的儿子从后面搂着汉武帝的脖子,恰好被金日看见,金日看了儿子一眼,儿子便吓得跑了,一边跑一边哭,说他爹爹生气了。一个眼神就把儿子吓成这样,可见金日平日里对孩子管教严格。但是,金日的大儿子在长大之后,行为不谨,在宫殿与宫人嬉戏,金日见后,对其淫乱不慎之举甚是不满,最后竟然因为这件事情将大儿子杀死了(日 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 在前,见而目之。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 “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 适见之,恶其淫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 长子也。见《汉书》卷六十八《金日列传》)。金日杀子,让汉武帝很是生气,也很是哀伤,并为之而哭泣,金日反而要向汉武帝解释杀子的原因(上闻之大怒,日 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 。见 《汉书》卷六十八《金日列传》),当然他对汉武帝的解释只是表层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正是那句“伴君如伴虎”,儿子常伴汉武帝左右,但却与宫女有染,这种淫乱不慎之举势必会引来大祸,不但会让儿子丧命,而且还会祸及全族。为了避免这种大祸,一直隐忍谨慎的金日决意“舍卒保将”,杀掉儿子,保全全家。

金日不是不爱自己的儿子,但是他的举动并非所有的父亲能做到的,而且这种杀子之举毕竟还是残忍的。杨彪引用金日的典故,虽然表面上说自己没有金日那样的先见之明,但那只是一种委婉措辞,他与金日不同,杨修与金日的儿子也不一样,所以他不会杀死儿子,而且对杀死儿子的曹操心里充满了不满与怨恨。如今杀子之人反而问自己为何消瘦,这就如同打了人一棍,然后问人家为什么哭一般,甚是可耻,但是,曹操位高权重,权倾一时,杨彪即便有怨恨在心头,也不能直言,于是便用“舐犊情深”表达了对儿子的怀念。牛不会与人一样用语言表达情感,但是它们有自己的表达方式,舔舐小牛犊的身体便是它们疼爱孩子的表现。

舐犊之情,是父母的本性,为了孩子父母可以付出所有,他们在关注自己飞得高不高的时候,更关注孩子飞得远不远的问题。但是有的父母在疼爱孩子时却用了不当方法,他们为了让孩子上好学校、住豪宅、开名车、穿名牌,不惜以身试法,通过非正当途径聚敛财富,有的甚至为孩子开设聚敛财富的公司,有的则会为孩子的升迁提供绿色通道,火速提拔。注重血缘亲情是中国的传统,这是美德之一,但是为了亲情而触犯国法,为了亲情而侵占百姓利益,为了亲情而腐败违规便是陋习了。

猜你喜欢

晋平公汉武帝曹操
反话救人
反话救人
师旷撞晋平公
1800年后读懂曹操
曹操: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东方朔智答汉武帝
树为何名
陪你一起读历史(6) 汉武帝竟是“玄幻控”
古老的皮影戏
四岁让梨的孔融,为何被曹操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