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病的临床分析

2019-08-21李梦雄熊利峰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7期
关键词:鼻内镜糖皮质激素复发率

李梦雄 熊利峰

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病的效果。方法:2013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鼻息肉病患者96例,采取抽签形式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手术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和疗效。随访0.5年,记录复发率。结果:研究组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病,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治疗及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升整体疗效,且有助于降低患者复发率。

关键词 鼻息肉病;鼻内镜;糖皮质激素;疗效;复发率

鼻息肉为鼻腔良性腫瘤疾病,在耳鼻喉科发病率较高,其在>18岁群体的发病概率为1.5%~2.0%。有数据显示,鼻息肉患者出现鼻息肉病的概率约为3.5%"。临床通常认为该病是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引发的一种疾病,影响因素包括家族遗传病史、鼻息肉手术史、免疫缺陷、非变应性哮喘、纤毛功能障碍等四。该病通常无法通过保守治疗治愈,常需开展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术式为鼻内镜切除术,该术式能够使患者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短期内疗效突出,但患者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远期疗效无法得到保障凹。且单一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故临床提出将手术与药物结合开展综合性治疗。在临床治疗中发现,将鼻内镜与糖皮质激素结合后开展鼻息肉病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鼻息肉病患者96例,采取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各48例。研究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3~74岁,平均(48.97±6.82)岁;病程1~10年,平均(3.54±2.71)年;疾病分型:I型20例,II型24例,I型4例。对照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5~76岁,平均(50.17±5.83)岁;病程1~11年,平均(4.79±2.41)年;疾病分型:I型21例,II型22例,I型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已确诊为鼻息肉病,且临床表现为鼻通气不畅、鼻塞、流脓涕等,部分有头痛、嗅觉下降;②均在掌握研究基本内容后,自愿参与本项研究。

排除标准:①同时患严重精神疾病,难以配合开展研究;②合并严重脏器疾病;③中途退出研究;④对研究药物过敏。

方法: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局部麻醉,应用鼻内镜明确鼻息肉位置后,将鼻息肉用切削器完全切除,并对钩突、筛泡组织行切除处理,并依据患者病情选择性开放前筛、全筛、全蝶筛,对上额窦、额窦、蝶窦的自然开口进行处理。结束手术后,在患者鼻腔内填塞凡±林纱布,并观察48h,若患者无不良反应,可抽出纱布。研究组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于患者术前1周应用泼尼松20mg,口服,1次/d;术前2天增加泼尼松剂量10mg,口服,1次/d,术后逐步调整用量,视患者情况,术后3~5d用量至5mg。患者术后2周增加布地奈德治疗,1次/d喷涂,2喷/次,患者治疗时间为3~6个月。

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并观察两组疗效。随访0.5年,记录复发率。

疗效评定标准:①显效:治疗后,患者头痛、耳鸣、鼻塞等症状消失,鼻息肉全部消失,且窦口开放表现较好,鼻腔内未见脓性分泌物;②有效:头痛、耳鸣、鼻塞等症状有明显改善,鼻息肉显著减少,且窦口开放表现一般,鼻腔内存在少量脓性分泌物;③无效:鼻息肉未见减少,或出现复发情况,头痛、耳鸣、鼻塞等症状无改善,且窦口狭窄,甚至闭锁;鼻腔内有明显脓性分泌物。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刊。

统计学方法:数据运用SPPSS18.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对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疗效及复发率比较:研究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鼻息肉病属于鼻息肉的一种,但相比于普通鼻息肉,导致鼻息肉病的病因更为复杂,且该病相比普通鼻息肉而言,具有更高复发率,治疗难度更大。该病为良性肿瘤,患者患病早期能够通过手术获得较为确切的短期治疗效果间。且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鼻内镜手术应用更为广泛,该术式具备微创性,能够通过内镜放大患者病灶,帮助施术者明确患者鼻腔内病变情况及鼻腔结构,有助于切除微小病灶,且可减轻传统手术对鼻腔造成的破坏"。同时,鼻内镜手术能够在切除鼻息肉的过程中,保留鼻窦组织,降低患者临床反应,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升生活质量。但临床治疗发现,采用手术将鼻息肉切除后,部分患者病情出现反复,若反复应用手术,将对鼻腔组织、生理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故有必要探寻降低鼻息肉病术后复发率的有效办法。就鼻息肉病特点而言,该病为鼻黏膜、鼻部慢性、持续性炎性反应导致,患者临床表现出鼻黏膜严重水肿,在鼻腔中突出后形成息肉,换言之,导致该病发病的原因在于慢性炎症、变态反应图。笔者认为可应用抗炎治疗辅助手术及术后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可能性。

本研究中,笔者在术前为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其主要目的在于利用糖皮质激素的抗过敏、抗炎功效,帮助缓解鼻腔内的炎性渗出,改善水肿,达到抑制息肉形成的效果,有助于改善鼻塞,术后继续使用糖皮质激素,可抑制息肉复发。同时,糖皮质激素能够改善血管通透性,有助于腺体降低对胆碱能的反应,帮助血管内皮、黏膜上皮细胞屏障的稳定,可减少细胞因子增殖,对嗜酸性粒细胞有抑制功效,能够降低其对于炎性部位的趋化。故在术前、术后为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能够减少患者黏膜水肿情况,改善炎性反应,防止息肉复发。本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手术治疗中,鼻内镜视野受到术中出血干扰,施术者对于患者鼻腔内解剖结构的辨认难度较高,手术难度较大,故手术时间较长;而研究组增加糖皮质激素治疗,有助于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改善鼻腔内的炎性反应,对血管活性递质具有抑制作用,故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视野较好,施术者手术更为顺利,且能有效辨认患者鼻腔解剖结构,可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患者术后康复较快,鼻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更短。

综上所述,以鼻内镜结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病,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治疗及康复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升整体疗效,且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荐。

参考文献

[1]刘涛,许伟民.鼻内镜手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3):114-115.

[2]刘勇.鼻内镜手术结合玉屏风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安徽医药,2017.21(2):339-342.

[3]余滋中,付艳乔,李国义.鼻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浸润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近期疗效及嗅觉功能的影响[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5(7):147-152.

[4]佘腊枝.鼻内镜联合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复发率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5,21(2):381-382.

[5]李贤斌,吴海丽,肖艳林.糖皮质激素对鼻息肉鼻内镜手术患者的疗效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5,21(16):3068-3070.

[6]刘鹤,李永.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11):64-66.

[7]刘仲娟.糖原合酶激酶3β在鼻息肉组织中的意义[J]上海医学,2014(11):990-992.

[8]孙恒亚,刘涛,董文荣,等.局部及全身糖皮质激素联合自拟中药对鼻息肉术后疗效及鼻黏膜IL-4、IL-17、IL-33水平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9(12):61-64.

猜你喜欢

鼻内镜糖皮质激素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阿托伐他汀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糖皮质激素应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