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长期疗效研究
2019-08-21黄志宁
黄志宁
摘要目的:探讨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的长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Bennett骨折患者35例,均行C臂透视下闭合复位,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石膏外固定4~6周,骨折愈合后拔除克氏针并行康复锻炼治疗,通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估术后功能,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评估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情况。结果: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7个月,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术后出现第一腕掌关节疼痛4例,其中证实为创伤性关节炎3例;根据TAM评分方法,优29例,良5例,差1例。结论: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远期可有效恢复患者功能,疗效满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Bennett骨折;掌骨骨折;脱位;闭合复位;克氏针
第一掌骨因与其他掌骨无韧带连接,活动度最大,受伤机会多,故第一掌骨骨折较为多见。其中有一种较为特殊的骨折,由于拇指受到纵轴上的暴力,骨折线自掌骨基底部进入腕掌关节,掌骨内侧形成三角形骨块,由于掌骨基底尺侧有韧带相连,骨折块保留于原位,而远端因失去与近端的骨性连接,再加上拇长展肌牵拉而向背侧及外侧移位,形成第一腕掌关节脱位,即Bennett骨折。根据Bennett骨折的特点,目前大多数学者建议手术治疗"。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Bennett骨折患者35例,采用C型臂透视下闭合复位联合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进行长期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1月-2017年6月收治Bennett骨折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4~57岁,平均(27±3.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2~15d,平均(7±3.2)d;左手13例,右手22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主要表现为第一_腕掌关节肿胀,局部疼痛明显,拇指外展、内收活动受限。术前均行患手正斜位X线片及CT检查。
手术方法:采用Wagner技术凹:患者采用臂丛神经麻醉,术者单手握住患者拇指,外展、背屈位纵向牵引,并向尺侧加压以维持远端骨折块复位位置,术中C型臂透视确认骨折块位置良好,由第一掌骨基底桡侧向第二掌骨基底方向置人1~2枚克氏针,固定尺侧骨折块,再将1枚克氏针钻入掌骨基底,穿人关节并钻入大多角骨,再次X线检查复位后关节面及关节脱位情况,复位满意后剪断克氏针,将针尾留置于皮肤外。术后短臂管型石膏将腕关节固定于伸直位、拇指外展位,4周后拆除石膏,6~8周拔除克氏针,并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行康复锻炼。
观察指标: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X线评估术后骨折愈合情况,通过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评估患指术后功能":总活动度=掌指关节和近节指间关节总屈曲度一总欠伸度。评定标准:①优:活动范围正常;②良:.TAM>健侧的75%;③可:TAM>健侧的50%~75%;④差:TAM<健侧的50%。
结果
3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79个月,平均(27±11.1)个月。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I期愈合,遗留第一腕掌关节疼痛4例。术后随访拍摄X线片,所有患者骨折处均骨性愈合,其中3例患者见第一腕掌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毛糙,证实为创伤性关节炎形成,余32例患者未见关节炎形成。根据手指关节总活动度(TAM)系统评定方法,优29例,良5例,差1例。典型病例见图1。讨论
拇指的掌骨基底及第一腕掌关节与其他腕掌关节不同,第一掌骨基底关节面在尺桡侧均为凸起,在掌背方向为凹陷,而大多角骨在尺桡侧为凹陷的,从而使第一腕掌关节成为马鞍状;同时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松弛,关节具有较大活动度,导致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发生率较高。Bennett骨折比较容易漏诊,因为在手的正位片上实际为拇指侧位,近端骨折块位于掌骨基底偏掌侧,骨折块容易被遮挡;而手斜位片则为拇指正位,当骨折块较小时容易被忽略。同时由于Bennett骨折特点,导致其在外展位牵引拇指、向尺掌侧加压掌骨基底时,骨折容易复位,但放松牵引后也极容易发生再脱位。目前Bennett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较多,包括闭合复位外固定、闭合复位经皮内外固定和切开復位内固定"。然而外固定难以维持骨折复位位置,固定过程中容易发生再次移位情况,且治疗时间长,患者较难接受凹。微型钢板、螺钉也是治疗Bennett骨折理想材料,但由于切开复位会破坏局部血供,有潜在桡神经损伤风险;同时部分患者需要二次手术取出,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10~7。闭合复位交叉克氏针固定能避免切开复位,保护了局部血供,操作相对简便,目前得到推广使用。
Bennett骨折术后的克氏针尾端留置于皮肤外,有针道感染风险,应在骨折愈合后尽早拔出。Mahmoud等通过对10例Bennett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圆,随访观察16个月,认为其骨折愈合的时间一般为6周。Greeven等随访观察25例第一掌骨基底关节内、外骨折患者(包括7例Bennett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进行24个月随访发现骨折愈合平均时间<32d。张净宇等采用韧带松解联合克氏针固定方法治疗10例陈旧性Bennett骨折患者响,进行12.5个月的随访,行X线及CT检查显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为2~4个月,平均3.5个月。本研究患者均于术后6~8周内拔除克氏针,术后复查X线显示骨折均愈合,术后功能恢复满意。
在行骨折手法整复过程中,骨折复位的关键在于恢复关节的稳定性,只要骨折愈合且关节稳定,对于1~3mm的关节台阶仍是可以接受的"。然而该手术方式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手术过程中术者与助手需暴露于X线放射下;同时6~8周的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有可能存在针道感染的风险,因此,术后需要注意局部护理,避免感染。
综上所述,对于Bennett骨折患者,C型臂下闭合复位联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可有效恢复第一腕掌关节功能,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的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宫可同,阚世廉,鲁毅军,等.第一掌骨基底骨折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小.中华创伤杂志,2005,7(2):118-120.
[2] W agner CJ.Method of treatment of Bennetts fracture[J]-Am J Surg, 1950,80(2):230-231.
[3]潘達德顾玉东,侍德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术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J].中华手外科杂志200016(3):130-135.
[4]孙磊,徐军,田军.Benett骨折修复-植入物选择的适宜原则及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44):7199-7204.
[5]郭锋,陈棉智,李永军.手法闭合复位联合经皮克氏针交叉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J].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2015,7(3):169-172.
[6]冯晰旻,田兴辉,姜荃月.不同手术方式对Bennett骨折远期疗效的影响[J]小.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5):485-486.
[7] Uludag s ,Y Ataker, A Seyahi,et al.Early rehabilitation after stable osteosynthesis of in-tra-articular fractures of the metacarpalbase of the thumb[J]J Hand Surg Eur Vol,2015,40<(4):370- 373.
[8] Mahmoud M,EI Shafie S,Menorca R M,et al.Management of neglected Bennett fracturein manual laborers by tension fixation[J].TheJournal of hand surgery. 2014,39(9):1728- 1733.
[9] Greeven AP,TD Alta ,RE Scholtens,et al.Closed reduction intermetacarpal Kirschnerwire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fractures of the base of the first metacarpal[JInjury.201243(2)246- 251.
[10]张净宇,孙文强,高顺红,等.陈旧性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小]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731(6):762-764.
[11]唐佩福,王岩,卢世璧,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