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及解决措施研究

2019-08-21曾晖王斌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4期
关键词:医学检验防控措施误差

曾晖 王斌

【摘要】目的:分析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医学检验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强化误差防控后(2018年1-10月期间)接受体检的6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强化误差防控前(2017年3-12月期间)接受体检的5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合两组患者的医学检验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误差的发生情况,并对医学检验分析的管理质量进行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学检验分析结果中的误差发生率(0.97%<5.70%)相对更低(P<0.05),而样本采集准备质量评分[(92.83±3.62)分>(81.62±4.05)分]、运输与储存质量评分[(94.18±4.15)分>(83.91±3.94)分]、试剂管理质量评分[(94.76±3.78)分>(84.12±4.06)分]以及仪器检验质量评分[(93.35±3.85)分>(81.19±4.22)分]相对更高(P<0.05)。结论:针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提高检验过程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减少误差的产生,进而保障医学检验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能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帮助。

【关键词】医学检验;误差;防控措施;检验质量

医学检验分析是临床疾病诊断中的重要环节,根据各项检验指标数值,判断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并对疾病进行鉴别,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便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医学检验分析的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临床疾病的诊断结果,关系到临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了保障医学检验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需要尽可能降低误差,排除干扰因素。在医学检验分析前,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有效解决误差问题。本研究以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医学检验的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医学检验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存在的误差因素,探讨有效的解决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为2017年3月-2018年10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医学检验的1200例患者,将2018年1-10月期间接受医学检验的62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17年3-12月期间接受医学检验的579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314/307,最高龄81岁,最低龄22岁,平均年龄(42.12±5.49)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293/286,最高龄83岁,最低龄24岁,平均年龄(44.59±4.82)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照相仿(P>0.05),本研究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2018年1月,我院开始进一步强化医学检验分析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1)误差因素分析:为了了解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误差因素,需要结合实际发生的误差问题进行分析,探究其原因所在。收集患者接受医学检验分析前的资料,获取相关数据、信息,从中寻找问题,判断误差因素所在。在误差因素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样本采集、运输、储存等环节进行严格檢查,同时对所应用的仪器与试剂进行测试。根据检查和测试结果显示,样本不规范采集、运输与储存不当、仪器故障与试剂问题是误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的管控措施。

(2)样本采集管理: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样本材料,在样本采集之前,检验人员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说明样本采集和检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患者需要在空腹条件下接受医学检验,检验人员需要对此进行说明,强调饮食管理的重要性,忌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并对其日常生活活动予以叮嘱。期间,检验人员应注意安抚患者的情绪,关心其实际感受,给予其所需的帮助,使其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做好采集前的准备工作后,检验人员需要规范进行样本采集操作,严格遵循相关规程,同时对于患者的坐姿提出明确的要求。

(3)储存和运输管理:完成样本的采集后,需要根据样本的类型,妥善予以保存,明确各类型样本的储存条件。根据医学检验的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送检。

(4)仪器的性能检查与维护:在进行医学检验之前,需要对检验仪器的性能进行检查,确保其稳定运行,保障医学检验的质量,进而获得精准的检验结果。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仪器的日常维护,检查其磨损、老化情况,及时予以修缮,延长其使用寿命。另外,对于医学检验过程中应用的试剂,也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其浓度、剂量均需要符合医学检验的标准,正确、规范的予以使用。

1.3统计学处理

以SPSSl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x±s)和(%)进行计量和计数,由t值和X2检验,P<0.05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医学检验分析中的误差发生情况

在两组患者医学检验分析中,对比样本不规范采集、运输与储存不当以及仪器与试剂应用不当等问题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见于表1。

2.2两组医学检验分析的管理质量

在两组患者医学检验分析中,观察其样本采集准备、运输与储存、试剂管理以及仪器检验等各项工作情况,对于医学检验分析的管理质量做出评价,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见于表2。

3讨论

在临床疾病的诊疗中,医学检验分析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医学检验结果可以作为病情诊断的参考依据,能够真实反映出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疾病,准确判断疾病类型及病情严重程度,便于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将医学检验结果作为临床诊疗工作的参考,其前提是保障检验结果的精准度。一旦出现误差,则会干扰临床诊疗工作的进行,甚至会形成误导。因此,在医学检验分析前,必须将误差因素予以排除,以保障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医学检验的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导致误差的形成。在样本采集阶段,对于受检者的饮食、情绪状态有着具有的要求。非空腹条件下,医学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会受到影响。而患者的情绪波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机体各项指标的变化,导致检验结果出现误差。在样本采集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采集样本的位置不当,导致样本质量的下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难以保障。而在样本的储存和运输阶段,由于样本未在规定的环境条件下保存,样本会出现变质、损坏的情况。而由于储存和运输时间较长,导致样本未能及时送检,同样也会影响样本的质量。而在医学检验的过程中,仪器的性能故障和试剂使用不当,也会增加检验结果的误差。针对医学检验分析前误差因素,需要强化样本采集、储存与运输以及仪器维护等方面的管理,加强对误差因素的防控,进而降低误差率,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强化检验过程的质量管理,提高检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进而有效排除误差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保障医学检验质量,获得精准的分析结果,进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支持和帮助。

猜你喜欢

医学检验防控措施误差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隧道横向贯通误差估算与应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生物防护在中小学实验教学中的作用
系列犯罪的地域化问题研究
预付账款的管理及风险防控措施探究
精确与误差
四年制本科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必要性探讨
压力表非线性误差分析与调整
正确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