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推进慕课平台建设探索
2019-08-21罗新方王安然
罗新方 王安然
摘要:慕课为高职院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一种思路,助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高职院校可以建设慕课资源,构建慕课平台。该研究总结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建设慕课的模式,通过对保定的高职院校进行调查,分析其建设慕课平台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为驻保高职院校搭建慕课平台提供可行性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 慕课平台 资源共享
2018年教育部制定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中提出,“构建一体化的引入“平台+教育”服务模式,整合各级各类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支持系统,逐步实现资源平台、管理平台的互通、衔接与开放,建成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慕课,作为一种大规开放在线课程,为高职院校资源共享提供了新契机,它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符合信息化教育的发展方向。研究将以驻保高职院校为例,通过分析高职院校自身条件,为其构建慕课平台提出可行性的对策。
一、慕课与高职教育资源共享
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共享的模式主要有大学城、高校联盟和远程教育。慕课,自2012年出现,以大规模、开放性、网络性等特征,成为较有优势的资源共享模式,分析原因如下。
一方面,网络教育已经成为各高校的教育改革趋势。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网民中学生群体规模最大,占比25.4%。由此可见,学生群体各方面生活深受网络的影响,而慕课与学生的网络学习习惯是相适应的。
另一方面,我国已经开始出现一些高职院校慕课联盟。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蓬勃发展的生力军,自2014年以来,各个高职慕课平台纷纷涌现,如苏州联盟课程平台、福建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的慕课先生、超星职业教育课程中心等。以上案例为我国其他高职院构建慕课平台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二、高职院校建设慕课的模式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高职院校搭建慕课平台主要分为联盟模式、加盟模式和自建模式。通过结合具体案例对以上几种模式的运作情况进行分析,以此为保定高职院搭建慕课平台提供参考。
(一)联盟模式
联盟模式,指在某区域内,由政府进行协调和推动,由一所或几所综合实力较为雄厚的高职院牵头,成立的慕课联盟组织,联盟院校可以共享课程资源。如宁波慕课联盟,由地方主管部门组织区域内有相关意愿的高職院校组建课程联盟,通过互联网公司,搭建慕课平台,获取上线和运营的技术支持,平台可供联盟院校进行教学和管理。
(二)加盟模式
加盟模式,指高职院校借助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及其提供的技术支持,建设慕课资源,希望借此打造本校的特色课程品牌。作为高校慕课资源汇聚的场所,还是以中国大学生MOOC为例,该慕课平台专门开辟了职教MOOC频道,由爱课网成立职教委员会,负责职教版块规划和课程审定,引进其他高职院校提供的慕课课程。
(三)自建模式
自建模式,指某区域内,某所高职院校自身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搭建校内慕课平台,整合本校的特色课程并开发形成慕课,同时引进外校的优质课程,形成本校慕课平台的教学资源,以此推动本校的教学信息化改革。
三、保定高职院校构建慕课平台的条件分析
截至2017年5月31日,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中,保定市的高职院校共6所,全部为公办专科。
(一)优势分析
1.历史文化底蕴厚重
慕课资源的建设关键是内容,而优质的课程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目前,保定市共有6所高职院,数量在河北省名列第2,部分高职院校历史悠久。此外,当地还有10所本科大学。这种浓厚的人文环境为慕课资源的建设提供了较为充实的师资力量、课程资源以及文献资料等。
2.部分专业设置相近
保定市高职院校的办学类型较为多元化,包括综合类、工科类、教育类和艺术类。在突出特色的同时,这些高职院校在部分的专业设置上有重复之处,经调查,设有财经类专业的高职院校有3所,设有电子信息类专业的有3所,设有机电专业的有3所,设有艺术设计传媒类专业的有5所。有相近专业的院校可以加强交流,互通有无,发挥各自优势,共建慕课资源。
3.资源共享实践积累
目前,部分驻保高职院校正在积极推进信息化教育进程,不断探索“互联网+教育”的路径,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以共建共享资源为目的,搭建教学资源云平台,可以用来建设课程、教学互动以及教学管理等;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以网络电视台的形式,对精品课程和课件资源等教学资源进行展示和管理。
(二)劣势分析
1.缺乏充足的经费支持
在财政投入方面,驻保高职院校不仅远低于京津两地,还低于本地的本科院校。而慕课的建设离不开资金的保障,制作一门高质量的慕课,既需要有相关的设备、场地等硬件环境,还要有高水平的制作团队,而具备这些条件都需要资金的投入。据统计,我国建设一门慕课课程大概需要5-20万元日,对于每个保定的高职院校而言,这样的投入显然是较高的,可以说经费不足将是制约慕课建设的一大阻力。
2.学生的自学能力较弱
建设慕课势必要考虑到相应教学方式的受众,即高职院校的学生。慕课教学需要学生在课下自主进行网络学习,这就对他们的自学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偏低,这就意味着其生源质量并不理想,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相对薄弱,这必定会为慕课教学方式的推广增加难度。如何制作出符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慕课,就成为高职院校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机遇分析
l.网络技术催生优质教育资源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们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收集最新的信息。国内外的慕课平台建设不断成熟。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上的优质资源,引导教师们进行学习,从技术层面和业务层面来积累建设慕课的知识和经验,这也是对教师们进行培训的一种途径。
2.国家政策支持慕课平台建设
驻保高职院校构建高职慕课平台,助推优质资源共享,这是积极相应国家号召的体现。201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到,“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建设智能化校园,统筹建设一体化智能化教学、管理与服务平台……创新教育服务业态,建立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作为信息化产物,慕课平台的构建属于国家加快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战略任务,未来高职院校在这方面大有可为。
(四)挑战分析
1.人才培养目标侧重实践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社会的一线岗位,更加侧重于输出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与之相应的,高职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上就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局限于坐而论道是难以完成对知识的转化和应用的。因此,实训课在高职院校有着重要的意义,这样的课程与作为网络课程形式的慕课是产生冲突的。
2.增加高职教师的工作量
建设慕课的核心力量就是高职院校的老师,他们是策划、录制与推广课程的主体,必要时,他们还要学习相应的技术手段,亲自制作慕课。然而,目前我国高职慕课教师的周授课学时约为普通高校教师的两倍,除了完成基本的工作量,在实施慕课的教学方式后,还要抽出时间关注平台,并进行在线答疑。这无疑会增加教师们的工作压力。
四、高职院校构建慕课平台的对策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為保定的高职院校搭建慕课平台提供了以下策略。
(一)加强院校合作
基于共同的地域环境,驻保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交流与沟通,组建高职院校慕课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共享教育资源,合力搭建慕课平台。整合优质的教师及相关的教育资源,规划与开发慕课课程的设置;制定慕课学习和考核的管理办法,鼓励学生参与慕课教学;完善教师参与慕课建设和应用的教学工作绩效评价机制,提升教师对于慕课教学的积极性;组建慕课辅导师资团队,在线上线下解答学生的疑惑;统一开展慕课教学的培训活动,提高师生对于慕课的认识和接纳程度。
(二)整合社会资源
《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提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融合众筹众创,实现数字资源、优秀师资、教育数据、信息红利的有效共享,助力教育服务供给模式升级和教育治理水平提升。”高职院校应当依托教育主管部门,针对慕课建设申请政策或资金的支持。还可以借助当地政府协调社会各方力量,拓宽慕课建设的人力、资金来源渠道,鼓励有实力的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与驻保高职院校积极合作,为高职慕课平台的建设建言献策,贡献力量,为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三)结合线下教学
基于高职院校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院校的慕课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网络课程上,还应该从实践层面,结合线上专业课程内容,定期组织线下的教学或培训活动,为师生提供更加直观、生动的交流情境。苏州国际教育课程共享联盟为辅助慕课教学,在线下设立了专门的教学点,同时保证每个月最少开展一次课堂面授或者远程直播。结合线下活动,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掌握并督促学生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四)打造特色课程
构建高职慕课平台,高职院校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需求出发,建设和推广慕课课程。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和职业特色,从已有的网络课程资源中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进行改造和加工,调整相应的教学方法、考核体系等,着力打造一两门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慕课课程,并在学生中进行试验推广,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摸索慕课建设和教学的方法与经验。将“试点”课程作为标杆,以此带动其他专业的慕课建设,最终形成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慕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