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

2019-08-21

安顺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市州贵阳市贵州省

(1、2.贵州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贵州 贵阳550025)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但由于历史和区位等因素,地区间城镇化发展水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我国,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不仅存在于省域之间,同样也存在于省域内部地区域之间。

贵州地处我国西南部欠开发欠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事实上,经济发展是城镇发展的基础[1],近年来贵州城镇化同样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以来,贵州省重点实施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主要措施有大力提升城镇基础支撑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创新和完善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以此推进贵州省城镇化进程。在此背景下,贵州省城镇化率从2011年的36.41%上升到2017年的46.02%①。综上可见,贵州省城镇化水平增速明显。但是,贵州省地区城镇化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不平衡问题。贵州省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同样要注重统筹协调,探索出一条能够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文章选取综合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和评价近年来贵州省九个市州城镇化水平差异及其演变情况,分析其主要成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理论与与回顾

关于城镇化和城市化的区别问题学术界一直无法达成共识,学者们进行了很多讨论。其中,巩前文在辨析城市化与城镇化时,认为目前我国的城镇化与国际通用的城市化本质含义一样,但城镇化更符合中国实际、更具有中国特色。[2]特别是在国家文件层面上,如今已经基本使用了“城镇化”的说法。由此,文章同样采用“城镇化”这一说法,并且不对“城镇化”和“城市化”加以区别。

学术界关于城镇化的定义有很多种,根据自身认识角度或研究角度不同,学者们对城镇化的理解会有不同的侧重。陈明星等提出现在较为主流的观点:城镇化不能单一理解为人口城镇化,并归纳出城镇化的内涵应包括四个层面的内容: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土地城镇化以及社会城镇化[3]。事实上,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关研究的深入,城镇化的内涵还在继续延伸。学者们根据对城镇化内涵有不同理解的基础上,针对城镇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城镇化水平测度[4-7]、城镇化不同维度间关系及其协调发展研究[8-11]、城镇化地区差异及其成因[12-15]等方面。

学术界对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研究范围、研究尺度、衡量指标、测度方法进行的。研究范围主要围绕全国[12]、城市群[16]以及省域[17];研究尺度主要基于国内地域间[7]和省域间[4]、城市群内城市间[16]以及省域内地区间[17]等;衡量指标分为单一指标[13]和综合指标[17];测度方法根据指标的选取而选取,单一指标测度方法比较常用的是泰尔指数法[13],综合指标比较常用的方法有熵值法[4]、TOPSIS法[6]以及因子分析法[17]等。纵观现有相关文献,研究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的文献已有很多,在研究范围和研究尺度上,越来越趋于细化,在研究指标和方法上,越来越趋于使用综合指标类方法。

近些年,学术界针对贵州省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的研究有:唐淼在硕士论文中对贵州省城市化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了省内部分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差异;[18]刘超等人选取了城镇化内涵不同维度的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对贵州省九个市州城镇化水平及其空间格局进行了综合评价,结论是自2000年来贵州省及其九个市州城镇化水平均一直呈递增态势,但是地区间存在明显的差异问题。[19]综上所述,关于贵州省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的研究较少,总体系统性不强,特别是实证部分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待进一步提高。所以,学者们还需要进一步从多角度对其研究,为全面科学评价贵州省城镇化发展情况提供参考。

文章选取贵州省九个市州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测度2012年和2017年贵州省九个市州城镇化水平,分析贵州省各市州间的城镇化水平差异情况及其主要成因,并为推进贵州省区域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相应建议。

二、评价指标、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一)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文章在理论与回顾中提到,城镇化的内涵包括很多维度,且关于城镇化水平地区差异研究的指标越来越趋于使用综合性指标,基于此,文章从城镇化内涵的多维度考虑,选用综合指标对贵州省九个市州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全面性和数据可得性等原则,参照已有相关文献,并根据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特点,构建了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四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文章研究的重点是分析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差异情况,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信息量进行计算,删除信息量较低的指标。其中,本研究中指标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心城市建城区的绿化覆盖率的离散系数很低,指标被删除;在数据获取时,贵州省部分市州每10万人高等教育程度人口数、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区面积比重的数据无法获取,通过查询相关资料以及咨询相关专家学者,对相关指标的概念及其代表意义进行分析,最终可分别由指标每10万人拥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中心城市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区面积比重代替。

文章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土地城镇化4个方面选取了7个指标来测度贵州省九个市州的城镇化水平,并分析其差异。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见表1:

表1 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

(二)研究方法选择

研究选择因子分析法,原因是考虑到所选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和主观赋权方法的随意性,而因子分析法恰好能够很好解决这些问题。对因子分析方法的相关理论部分不做赘述。文章基于城镇化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对2012年和2017年贵州省九个市州的城镇化水平进行测度,一方面,根据各市州城镇化综合评价得分,重点分析各市州间城镇化水平的差异及其演变情况;另一方面,根据因子分析过程中因子荷载,分析影响城镇化水平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形成贵州地区城镇化差异的原因。

(三)数据来源

研究数据源自2012-2018年贵州统计年鉴、各市州统计年鉴和各市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指标每10万人拥有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的数据是由统计年鉴中高等教育在校学生数和各市州年末常住人口数计算得到;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区面积比重的数据是由统计年鉴中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和中心城市城区面积计算得到。研究样本为贵州省九个地级市州。

三、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差异分析

(一)实证分析

根据因子分析法的原理和步骤,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贵州省九个市州2012年和2017年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数据分别进行计算处理,实证分析步骤以2017年数据为例。

1.相关性检验。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矩阵中的数据有一半以上大于0.5,表明变量间存在较高的线性关系。同时,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研究数据KMO值为0.665,根据KMO度量标准,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统计量观测值为40.272,P值小于0.01,显著拒绝相关系数矩阵是单位阵的零假设,表明适合做因子分析。综上,研究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表2 KMO与Bartlett检验

2.提取公因子并命名。利用主成分方法提取因子,通过最大正交旋转,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为公共因子,计算结果见表3。研究选取了2个公因子,而且累计方差贡献率大于80%,所以前两个公因子可以充分解释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并提供原始数据所能表达的信息。

为更好地理解和解释因子,因子分析法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荷载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其中累计方差贡献率不变,计算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见表4。第一个公因子所占的方差贡献率为57.855%,X2、X1、X6、X3、X4、X7在该公因子上荷载较大,可将这组变量解释为“综合城镇化因子”,记为F1;第二个公因子所占的方差贡献率为22.291%,且在该公因子上荷载较大的只有变量X5,说明X5对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性很大,并将这组变量解释为“城镇道路因子”记为F2。

表3 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总方差

表4 旋转后的因子荷载矩阵

3.计算因子得分。根据因子分析法步骤,软件输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结果见表5。

表5 成分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得到2个公因子的表达式,分别见式(1)和式(2)。

F1=0.231X1+0.235X2+0.216X3+0.133X4-0.132X5+0.241X6-0.032X7

(1)

F2=0.012X1-0.036X2+0.114X3+0.293X4+0.449X5-0.251X6-0.533X7

(2)

根据公因子表达式,分别计算出贵州省九个市州因子得分,结果见表6。

表6 贵州省地区各因子得分及各区域综合得分

4.计算各地区综合得分及其排名。根据各市州因子得分,对其进行加权,即可得到各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得分,并进行最终排名,结果见表6。其中,每个公因子的权重由旋转后的各公因子方差贡献率占公因子总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计算得到。

(二)结果分析

1.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发展趋势。在文献综述中提到,刘超等人已得出结论:自2000年以来,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均呈递增势态。[19]文章因篇幅问题,以贵阳市为例作简要分析,数据见表7。由表7可以看出,贵阳市自2011年至2017年,指标X1、X2、X3、X4的数据是逐年上升的;X5、X6指标数据除各别年份基本呈上升状态,事实上,贵阳市卫生技术人员和城市道路面积逐年增加,而近些年地区常住人口逐年增加,所以人均指标X5、X6数据个别年份小幅度波动;X7指标数据是间断性增长,这是因为中心城市城区面积是间断性增加的,事实上贵阳市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是不断增加的。由上可见,自2011年以来,贵阳市城镇化水平是逐年上升的。

2.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差异及其演变分析。对2017年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由表6可以明显看出,贵州省九个市州城镇化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贵阳市综合得分最高,为1.776,与得分最低的铜仁市相差2.412,可见贵阳市城镇化水平远远超过贵州省其他市州。除贵阳市外,综合得分大于零的还有遵义市、六盘水市和黔南州,说明这几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综合得分小于零的有毕节市、安顺市、黔西南州、黔东南州和铜仁市,可见贵州省一半以上的地区城镇化水平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表7 贵阳市城镇化水平各指标数据

(注:数据来源于历年贵州统计年鉴,为保证数据准确性,部分数据不作小数点后保留3位处理)

根据因子分析法,同样计算出2012年贵州省九个市州的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结果见表6。以2012年和2017年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为基础数据,利用极差和标准差对综合得分进行处理,结果见表8。可见2017年相关统计数值均小于2012年的数值,即贵州省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呈现缩小趋势。

表8 2012年和2017年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综合得分统计表

为进一步分析地区差异的演变过程,把2012年和2017年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做成折线图,见图1。如图,贵阳市作为贵州省的省会,综合得分在两个年份中均是第一,且远远超过其他市州城镇化水平,这与贵阳市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处于领先位置的事实相符合。遵义市和六盘水市是除贵阳市外城镇化水平较好的地区,特别是遵义市,城镇化水平和增速都相对较高,并正在缩小与贵阳市的差距。黔南州作为贵州省相对欠发达的地区,近些年城镇化发展明显快于其他欠发达地区,且其城镇化水平正在缩小与贵州省相对发达地区的差异。毕节市、安顺市、黔西南州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和速度均处于中等水平,在市州综合排名中变化不大。黔东南和铜仁市的排名从2012年的第四名、第二名下降到至2017年的第八名、第九名,可见其城镇化的提升速度相对缓慢。

图1 2012年和2017年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

3.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差异成因分析。根据实证中各因子及其得分情况可以看出,不同因子和不同指标对城镇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同。“综合城镇化因子”所占的方差贡献率为57.855%,可见地区城镇化发展是由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以及土地城镇化共同发展组成的,其中人口、经济和社会城镇化所占比重较大。“城镇道路因子”所占方差贡献率为22.291%,可见近年来贵州省地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与城市路网建设有着密切关系。事实上,由于贵州省特殊的自然区位,交通问题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而贵州省自2011年以来大力提升城镇基础支撑能力,特别是加快大中城市骨干路网建设,有效推动了各地区城镇化发展。

综合实证结果和贵州省地区实际情况来看:自2012年来,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存在差异是由多层面原因共同促成的,并且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差异成因不同。接下来,根据城镇化综合指标的四个维度分别来分析:人口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核心,既包括城镇人口数量的增多又包括人口质量的提高。实证中,近年来关于人口质量的指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六盘水、毕节以及黔西南在此指标上水平和速度都相对很低。经济城镇化作为城镇化的动力,地区经济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反映城镇化水平,并且可以从不同维度促进城镇化。实证中,贵州省各市州相关经济指标的数据存在非常明显的差距,其原因与区位、历史等多方面有关。社会城镇化是城镇化的重要体现,实证中选取教育、医疗以及交通等相关指标,得出目前社会城镇化在城镇化发展中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贵州省各市州社会城镇化水平不仅差异明显,而且普遍较低。其中城市路网建设对地区城镇化差异影响更明显,黔南州在该指标上得分最高,这是黔南州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从2012年第七名上升到2017年第四名的主要表现;黔东南和铜仁市在该指标上得分最低,这是黔东南和铜仁市的城镇化水平综合得分从在2012年的第四名和第二名下降到至2017年的第八名和第九名的重要表现。土地城镇化在实证中对地区差异影响并不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近年来,贵州省各地区城镇化水平逐步提高,但是地区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文章主要基于贵州省九个市州2012年和2017年的样本数据,选取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和建议如下。

(一)结论

第一,现阶段贵州省各市州城镇化水平呈递增态势,因篇幅问题,以贵阳市为例,列举了该市2011年至2017年代表城镇化水平的多个指标数据,可见贵阳市自2011年以来城镇化水平处于提升状态。

第二,近些年贵州省地区城镇化综合水平差异呈缩小趋势,但依旧存在显著差异。贵阳市城镇化水平一直以来都远高于本省其他市州;遵义市和六盘水市是除贵阳市外城镇化发展情况较好的城市,特别是遵义市的城镇化水平和增速都相对较高;黔南州城镇化进程明显快于本省中等及以下水平地区,并正在缩小与相对发达地区的差异;毕节市、安顺市和黔西南州的城镇化进程速度处于中等水平,在综合排名中变化不大;黔东南州和铜仁市的城镇化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化水平综合排名降到最后,正在扩大与各市州城镇化水平的差距。

第三,贵州省城镇化发展是由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以及土地城镇化共同决定的,所以市州间存在差异同样是由多层面原因共同促成,并且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存在差异的成因不同。贵州省地区间城镇化差异的成因主要在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其中,社会城镇化中城镇路网建设是近年来贵州省形成地区城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

(二)建议

1.有序增加城镇人口,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城镇化发展的两大支撑点之一是人口流动。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应该根据地区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措施有序地增加城镇人口,此外还应特别注重提高人口的素质。文章实证中,除贵阳市外,本省其他市州的城镇化率均低于我国整体城镇化率,所以各地区需要切实考虑人民的利益,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有序地增加城镇人口;现阶段,人口素质要素对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影响越来越大,其中,六盘水市、毕节市和黔西南地区因人口素质严重制约了本地区城镇化水平,各界应该加大对地区不同教育类型的投入,鼓励全省各阶层人民接受教育。

2.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形成差异化城镇模式。地区城镇化与经济发展间是相互促进关系,大力发展地区经济,可以有效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在实证中,贵州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落后地区较多,整体来看各地区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经济,特别是要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第二、三产业,进而从不同层面推进城镇化进程。此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做好全省整体规划,避免区内竞争,注意形成差异化的城镇化模式。

3.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城镇支撑能力。贵州省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提升城镇化基础设施支撑能力,可以使城镇吸纳更多的人口和产业。在实证中,各市州基础设施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贵阳市在基础设施方面已经遥遥领先,而其他市州的基础设施水平相对落后,贵州省委需要对落后地区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各地区城镇基础支撑能力,使人口向城镇转移,使产业向城镇聚集,从而提升落后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其中,六盘水市城镇化水平总体较好,但基础设施水平处于中等以下位置,所以该市在城镇化发展进程中,更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便缩小贵州省地区间城镇化差异。

4.完善交通网络建设,加强地区间合作。交通网络建设是近年来贵州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形成地区城镇化差异的重要原因。贵阳市作为省内城镇化发展最快的地区,各种要素不断向其聚集,对交通网络建设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应进一步对其完善,并且要侧重于向郊区和农村延伸,从而带动周边发展。黔东南州和铜仁市作为城镇化水平排名最低的地区,交通网络建设不足是与省内发达地区形成差异的重要原因。特别是,黔东南地区是连接黔中地区和珠江三角地区的纽带,贵州省委应该加大对落后地区交通网络建设投入,特别是黔东南地区,既可以提高本地区城镇化水平,又能推进全省城镇化进程。整体来看,贵州省建设交通路网时,必须重视路网建设与本省各地区不同要素空间布局的联系,使贵州省交通网络不断完善的同时,各地区能够加强合作,其中较发达地区应该积极发挥自身增长极优势,提升本地区城镇化水平的同时,带动其他较不发达地区,进而实现贵州省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注 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2年贵州统计年鉴和2018年贵州统计年鉴。

猜你喜欢

市州贵阳市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Couple's dance helps lift spirits of millions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关于贵阳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的探讨
离贵阳市区最近的滑雪场 高坡滑雪场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2017:市州报社长在谋划什么?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贵阳市世界语协会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