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理工科大学生学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2019-08-20刘文豪
刘文豪
[摘 要] 学风是高校学子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优良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以问卷的形式,调查新时代理工科大学生对学风的认识以及态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教育、落实好学业警示和抓好第一课堂考勤等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学风;调查;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9) 07-0010-02
学风建设是提高本科生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优良的学风对本科生的成长成才产生深刻的影响。[1]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学风建设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一是学习目的不明确,二是学习态度有待端正。这些学风问题,已严重制约了高校人才的培养质量,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刻不容缓。
为全面了解学风建设的现状,把握今后的改进方向,特展开问卷调查。本次调查面向理工科学生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71份,回收率达96.79%。其中有效问卷266份,有效率为98.15%。
一 问卷调研结果
当问及“你对所学习专业感兴趣吗?”时,48.87%同学选择“感兴趣”,认为自己对所学习专业兴趣一般的占37.97%,9.02%的同学表示“很感兴趣”,仅有4.13%的同学选择不感兴趣和很不感兴趣。
同学们认为“影响课堂积极性的原因”,37.21%同学选择“老师讲课水平”,只有34.10%同学认为与“个人兴趣”有关,22.46%同学觉得主要取决于课程性质。
关于大学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38.10%同学认为要实现人生理想,37.27%同学认为掌握一技之长,为就业打好基础,15.97%同学认为为了获得文凭,4.49%同学认为在班级和年级中争第一,只有4.16%同学表示没想过或其他。
二 问题成因分析
(一)学生缺乏自我管理意识。大学与高中的学习管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大学学习主要靠自觉性,不会像高中一样强制学习。丰富的校园活动,很多大学生不能处理好学习与生活的关系,时常旷课。有些学生因为高考的成绩不理想,甚至选择了消极度日。有些学生上课看心情,心情好就去课堂睡觉,心情不好就回宿舍睡觉。有些同学带着早餐去上课,迟到早退等现象习以为常。这些都是缺乏自我管理意识的体现。正因为自我管理意识差,才会有学生因挂科较多,面临留级或退学的处分。正因为自我管理意识差,才会有毕业生迷茫找不到工作。
(二)社会环境的影响。随着经济的发展,做生意的人尝到了经商的甜头,导致“学而优则商”的现象不断出现,读书无用论开始涌现。读大学有什么用呢?人家清华、北大毕业的不是在当保安就是在卖猪肉。这种“酸葡萄”的心态屡见不鲜。很多同学幻想着像比尔·盖茨一样辍学去做生意发财,或是像马云一样毕业后去创业。大学虽然是象牙塔,也是半个社会,社会上的价值观念已经间接甚至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金钱至上”的观念,逐渐在小部分间同学蔓延,逃课去做兼职的现象屡有发生。
(三)师资水平的影响。老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接受知识的效率高低影响较大,教与学的矛盾始终是第一课堂教育的问题所在。老师教的内容学生不一定喜欢,学生喜欢的知识老师不一定教。学生上课爱听“故事”,但是教师不一定能讲好课堂故事。面对学生的课堂疑问,有些老师回答不了,无奈摆出师道的架子来压制学生,导致学生对该课程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2]专业课程的枯燥无味,实践环节较少,也容易导致学生觉得老大空,无收获的感觉,容易使得学生丧失学习兴趣。
(四)校园风气的影响。一流大学的学术氛围浓厚,学业奖学金体系完备,同学之间彼此在学习上竞争激烈,校园图书馆经常座无虚席、自习室每天一座难求。学校有很多科研平台与科技竞赛项目,能让学生在学习之余提高动手能力。而一些大学校园学习氛围一般,学校科研项目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平时图书馆寥寥无几,自习室常常空荡无人,更多同学宅在宿舍组队打游戏。一到考试周,图书馆的人才爆满,众多同学企图考前突击过关,临时抱佛脚。不同的学习氛围下的毕业生,有的毕业就月薪上万,有的毕业即失业。
三 加强学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教育”,落实好学业警示制度
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才能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风气。学生在进行自我教育过程中,应加强自我认识的培养,从思想上认清学习的动机和目的,明確知识的重要性和环境带来的压力。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感知、思考、操作、想象,真正消化知识,实现知识的内化。[3]其次,在自我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自我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能力。
班主任和辅导员要全面了解班上学生的学业情况,对可能产生的不利于学生完成学业的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处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一学期中不及格课程(必修课程)达到规定门数者,学校应给予学业预警,通知挂科学生本人,并以书面形式告知家长,要求家长引起重视,一起督促学生提高学习主动性。辅导员要定期组织召开学业警示大会,通过学习学校学籍管理条例,提高挂科学生的学业危机意识。当学业问题学生挂科达到一定数目时,学校教务处应及时做留级或退学处理,并将处理意见及时通报给家长。学业警示制度能够及时正确引导学生,第一时间让家长知悉学业情况,提高学生与家长承受挫折的能力。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多方面促进师生交流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师资队伍的好坏,是大学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培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4]在学生眼里,老师应该像“浩瀚的大海”一样知识渊博,能够随时给自己“一杯水”的人。高校应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好教育部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指导意见,把“立德树人”理念贯穿到新教师岗前培训的全过程,引入“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致力创建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老师能讲好课堂“故事”,发挥好第一课堂的无限魅力。
平时,师生之间可利用易班、微信和微博等新兴社交媒体,打造线上交流平台,把课堂留下的问题,课后线上来解答,提高讲课效率。学院要充分利用期中教学座谈会,将学生反馈的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进行分析改进。也可以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技能竞赛和师生篮球友谊赛,邀请学生当听众,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师生交流。
(三)嚴抓课堂考勤,改革考试制度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的长期工程,需要师生共同参与。任课老师应勤抓考勤、定期点名或随机指定同学回答问题,严格执行学校考勤管理条例。落实好请假制度,将奖惩制度落实到每个班每堂课。辅导员要发挥好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模范作用和骨干作用。党支部可组织志愿者到自习室监督考勤情况,党员应帮助维护自修室的纪律。积极发挥好学生会、学生社团联络学生、引导学生和监督学生的作用。从纪律管理上形成“班委、党支部(学习部)、辅导员、党委副书记”四级管理机制。
目前传统的考试以教材为主,题目发散性不够强,甚至还有题目抽题一说,让学生认为平时就算不努力,考前突击一下就可以了。建议从制定科学、人性化的考试制度入手,给师生一定自由发挥空间,实行平时不定期抽查与期末综合考试相结合,尽量避免考前突击复习就能拿高分的情况出现,让学生明白功夫在平时,下定决心好好学习。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建设好校园文化环境是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途径。高校应尽可能地营造好浓郁的学习氛围,为在校生的学习提供必要保障。学院可依托学校的创先评优活动如:优良学风班、文明寝室、优秀学生等,将各班开展学风建设情况与每年工作评估相结合,营造争先创优的氛围。学校每年可定期举办优秀学子事迹展及考研经验分享会。优秀学子事迹对学生感触较大,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能引起同龄学生的共鸣,引导其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此外,多邀请校外各行业的专家及知名学者来学校举办讲座,分享最新研究成果,能鼓励学生追求自我提升,扩展眼界,启迪新思想。
(五)严抓考试作弊,树风清气正的校园风气
考试是一件严肃认真的事,但在答题过程中还是会存在部分同学想舞弊的现象,历年都难以避免发生。关于考试作弊,是一个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很多时候如果监考老师放任自流,那么考生会得寸进尺一遇到考试便是东张西望,企图通过投机取巧来蒙混过关。如果监考老师一开始严明纪律,要求考生的通信工具存入指定位置,巡考时认真负责,那么考风考纪会得到良好的维护。每次考试前,学院班主任或辅导员要积极组织召开学风考纪专题班会,说明白挂科还有补考机会,作弊将会记入个人诚信档案的严重性,让部分打算在考场碰运气的同学悬崖勒马,打消作弊念头。某些高校创新地提出设立无人考场,由摄影头代替监考老师,一人作弊,全场作废等举措,也未尝不值得一试。
(六)以赛促学,让学生找到实现自我的舞台
近年来,大学生竞赛已经成为重要的实践育人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问题分析解决能力。研究表明,有比赛经验的毕业生更受企业的欢迎,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薪资待遇会更高。高校要以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为载体,建立“院级-校级-省级-国家级”竞赛管理平台。平时学院要鼓励学生投身各类竞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团队协作能力。在竞赛中激起学生专业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科技竞赛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个同学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总之,提高学风建设水平不仅要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使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依,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关注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更要留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翠玉.教育改革背景下加强研究生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10):29-32.
[2]俞荣.关于加强教师职业认同感的问题探讨[J].山西科技,2008(5):95-96.
[3]肖逢连.独立学院学风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3(5):215-216.
[4]钟方胜.加强校本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J].师道:教研,2012(1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