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守规则的孩子更自由

2019-08-20张平

早期教育(家庭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规则家长孩子

咨询台

本期答疑嘉宾简介

张平,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博士,长期从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家庭教育等相关研究工作,对孩子行为问题和家庭教育指导方面多有研究。

家长提问

老师,您好,我女儿今年大班。她活泼开朗,兴趣广泛,是个鬼炙精。我比较赞同让孩子自由成长的育儿理念,所以平时很少给她立规矩,定标准。比如,在路上遇到熟人,她愿意叫人就叫,不愿意叫人,我也不要求她一定要跟人打招呼;看书阅读时,她可以躺着、歪着,不必端坐,怎么舒服怎么来;在小区里有人送零食之类的,她愿意拿就拿者,没有顾虑,等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发现她的规则意识很弱,共情能力差,显得自我、任性。裁在反思,我是不是给了她过度的自由?自由和规则的度应该如何把握呢?谢谢老师!

张老师解析:

随着科学教育理念的广泛传播和家长育儿素质的普遍提高,强调促进孩子自由成长的育儿理念逐渐得到家长们的认同,很多家长希望通过给予孩子自由的环境使其成长为独立的个体。但是,我们同样也很清楚,“没有绝对的自由”,“无规矩不成方圆”。那孩子究竟应该享有哪些自由,又应该遵守哪些规矩?规矩应当如何立呢?

明确自由的界限

自由是否就是“愿意怎样就怎样”“怎么舒服怎么来”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蒙台梭利认为,“当孩子还没有发展起控制能力的时候,‘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与自由观念相违背的”。也就是说,当孩子还无法遵从某些准则来节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让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是违背自由原则的,或者说这是对孩子的放纵和溺爱,是伪自由。

举个例子,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形:朋友带着孩子来家里做客,孩子穿着鞋子在沙发上爬上爬下,朋友只是说着“我家孩子太顽皮了”却没有一点要制止的样子;吃饭的时候朋友端着饭碗跟在孩子屁股后面,“来,吃一口吧,吃一口再玩”;临走时孩子手里抱着喜欢的玩具怎么也不松手,朋友说“让我们先拿走,回头再给你们送过来”。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进入集体生活后的样子——无视班级常规、任意抢夺玩具、行为问题突出,这种“伪自由”终将导致一系列的学习和行为问题,限制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应该明晰自由的边界,帮助孩子赢得真正的自由。

下列“伪自由”,孩子不应该拥有:

第一,威胁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自有。这里主要是指安全问题,如玩火,随意接触电源,在没有成人陪同的情况下进入深水区等。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孩子健康成长的头等大事,也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因此,对于孩子那些威胁到自身和他人安全的行为,家长应毫不犹豫地制止和杜绝。

第二,冒犯或干扰他人的自由。孩子的自由应以不冒犯和干扰他人为前提。每个儿童都是自由的个体,有其自由活动、自由选择的权利。但是,当一个个体的自由是建立在对他人自由的干扰和侵犯的基础上时,自由就变成暴力,例如,无端地动手打人,抢夺别人手里的玩具,不按规则轮流游戏等。

第三,违反社会公共准则的自有。孩子总是成长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必然会受到文化中约定俗成的规范的制约,例如,在公众场合保持安静,不乱摸乱动公共物品等。当孩子的言行符合该文化社群对一个成员的期望时,他将被视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受到其他成员的认同和欣赏,这是孩子成功参与社会生活的前提,也是孩子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优势。

摒弃规则教育的刻板方式

当看到这位家长对待女儿“少立规则、定标准”的做法,我不禁感慨“这不就是我小时候羡慕的‘别人家的爸妈么!”我的爸妈是这样的:“路上碰到长辈一定要问好,别那么没出息!”“女孩子家坐得歪歪扭扭的,像什么样子!”并且他们说这些话时的语气和表情非常严厉,而我则越来越害怕跟长辈打招呼,只在爸妈在的时候正襟危坐,不懂得合适地拒绝别人……父母只告诉我应该做什么,却没有告诉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以及该如何做。所以,这样的规则教育,是时候摒弃了:

第一,单纯灌输规则知识。一提到规则,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各种条条框框,有我们在社会中生存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也有家长出于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而确立的家庭规则。家长们热衷于向孩子们灌输这些规则知识,好像对规则知识的学习必然会带来规矩的行为一样,其实不然。国外一项研究发现,通过交通俱乐部的培训,儿童对道路安全的知识增加了,但是当拍摄儿童在街道中实际的安全行为时,参与培训的儿童与未参与培训的儿童并无差别。

第二,板起脸来立规矩。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无疑是调皮的、难以管教的、爱挑战家长权威的,因此,必须树立起家长的权威形象,否则孩子将无法无天。所以,我们的文化里才有“慈母多败儿”和“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但是,家长可以强迫孩子去分享、谦让、有礼貌,却不能真正培养他自觉分享和谦让的品质,反而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和逃避惩罚的心理,进而出现“伪分享”和“伪谦让”的行为。

第三,忽视榜样作用。一个家庭的规则应该是所有人都要遵守的,而不仅仅是孩子。但是有多少家长一边要求孩子不要总看电视,自己却一直盯着手机看;一边要求孩子不能随便发脾气,自己却时不时地冲孩子吼两嗓子;刚把孩子赶到卧室再三说明早睡早起的重要性,自己却躺在床上刷着手机到凌晨……所以,在家总是盯着手机看的家长一定会让电视成为孩子的“保姆”;不善于控制自己脾气的家长则往往会有一个暴躁的孩子。

提倡培养自由精神的规则教育

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没有自由的规则是控制。所以,蒙台梭利提出自由和规则就像是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并认为“真正的自由,是在教育的帮助下使潜在的机能得以发展的结果。”这些潜在的机能就是孩子可以有节制地行动的能力,并通过独立自主的个性为自己赢得最大的自由。因此,家庭规则教育应以自由为前提,培养孩子的自由精神。

第一,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这里主要是指家长为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确立的规则。我们需要明确,孩子才是理解和执行规则的主体。因此,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定,一方面有利于孩子主动建构规则的意义和内涵,而非被动接受;另一方面,这一过程也可以让孩子深刻地体会到规则建立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自由而非限制自由。在和孩子一起讨论制定规则的过程中,家长可以设计一些小游戏,让孩子进一步体验遵守规则为自己带来的便利,如把玩具和零食分享给别人时,也能得到别人慷慨的分享;互相谦让可以使游戏进行得更加顺利;有礼貌地与人交往可以让大家更喜欢自己等。

第二,有弹性地执行规则。规则一经确定就需要所有人按照规则办事,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心情。家长不能因为自己情绪不好就随意对孩子发脾气,孩子也不能因为今天是周末而长时间地看电视或晚上迟迟不睡觉。但这并不意味着必须刻板地、一成不變地执行规则,比如当家里有客人在的时候,孩子是否可以晚点睡觉呢?但是,家长要告知孩子规则有所变化的原因,让孩子形成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行为之间的关联,他们就会知道只有在某些情况下他们才可以暂时不那么严格地守规则,这样家长就不必担心是否会因为一时的放松而导致前功尽弃。

第三,合理对待孩子违反规则的行为。就像我们前面提到过的,掌握了规则知识并不意味着孩子会有相应的符合规则的行为,当孩子出现违反规则的行为时,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是斥责孩子,“不是说过了不能……”“你怎么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人通常会用“自我中心”来解释孩子的违规行为,但是家长的反应何尝不是一种“自我中心”。所以,相较于急于重申规则,家长更应该去了解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心平气和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在被尊重和被关爱的环境中学习规则。

总之,孩子的自由应该有其底线,具备我们一般所认为的良好教养,明白自己和他人的界限,懂得尊重他人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同时,有限制的自由也会节约孩子的成长成本,使孩子成长为一个理性、有尊严的社会人。

猜你喜欢

规则家长孩子
家长错了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