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县:大路致富 河流安澜贫困户实打实获益
2019-08-20
编者按:以工代赈是我国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政策,也是参与式扶贫的重要手段。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乡村振兴压茬推进的关键时点,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在安徽省金寨县召开全国以工代赈工作现场会,梳理总结以工代赈工作成效,分析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交流进一步发挥“赈”的作用有关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工作。我们梳理了部分地方的经验和做法,希望为其它地区开辟“十四五”以工代赈工作新局面提供借鉴。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安徽省面积最大、库区人口最多的县,是国家级重点贫困县和安徽省深度贫困县。近年来,在安徽省提出的“抓金寨促全省扶贫开发”战略等历史性机遇下,金寨县以工代赈工程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16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474万元,其中以工代赈资金3878万元,地方配套596万元,实施以工代赈项目31个,新建、改建乡村道路21条50.55公里,新建排水沟3条878米、渠2条730米,加固河堤3處1060米、堤岸15道2129米、危桥4座227延米,惠及15个乡镇、55个村、13224户、55308人,其中贫困人口2649户、9660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提升,群众、社会、政府三满意”的目标。
项目安排实施上,重点突出三个方面:
一是突出交通建设,拉动经济发展。将80%以上的以工代赈资金分配到山区贫困村,将80%的项目安排到农村交通工程,打通“断头路”,修通“循环路”,建起“致富路”。2016年以来,共改造提升乡村道50余公里,改善35个行政村、4万余人通行条件,车辆直接开到田间地头,打通农产品运输“最后一公里”,“出门就见山,运货靠两肩”成为历史。麻埠镇齐山六安瓜片示范区水泥路建成后,300多户茶农直接受益。油坊店乡莲花山道路建成后,油坊店、槐树湾两乡实现“无缝对接”,“六安瓜片”茶越过莲花山,进入槐树湾,带动发展茶园3700亩,莲花山也由“藏在深闺”成为“新网红”,年接待游客3万人次,沿途新开农家乐80余家。古碑镇黄集村宋羊水泥路改造后,通达能力大大提升,古碑集镇至村部还开通了乡村公交,村民“出门走上水泥路,抬脚迈上公交车”。天堂寨后畈至张湾道路、双河悬剑山道路建成后,大大改善了天堂寨、悬剑山景区交通环境,有力带动了乡村旅游发展,500余户群众吃上旅游饭、走上富裕路。
二是突出水利建设,保障防洪安全。金寨山高、川多、水急,水利灾害频发多发,严重威胁着山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该县以提升规模较大农庄、集镇等防洪保安能力为重点,安排实施了一批水利堤防工程。如古碑镇宋河基础设施综合治理和沙河乡高牛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所在地宋河、沙河部分河段,水患得到彻底根治,千余户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5000余亩的农田和经济林实现长久安澜。
三是突出群众参与,助力脱贫攻坚。把赈济贫困贯穿于项目始终,将项目建设受益面广不广、工程建设中贫困户获取劳务报酬多不多作为评判项目的重要内容,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在项目投资计划下达时,把劳务报酬作为约束指标一并下达;坚持在项目绩效目标制定时,将劳务报酬作为重要内容一并纳入;坚持在工程招标合同及施工合同中,对吸收贫困户参加建设、投工投劳及相关劳务报酬等方面与施工方进行约定;坚持在项目检查时,一并检查用工数量及身份,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履约。据统计,近年来该县实施的31个以工代赈项目,累计支付劳务报酬近500万元,相当于以工代赈总投资的13%左右,其中的50%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如,古碑镇宋河村基础设施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农民工获取劳务报酬104.07万元;青山镇马冲公路桥项目,包括贫困群众在内的农民工获取劳务报酬58.26万元。此外,贫困户在参加工程建设中,学到了施工技术,积累了管理经验,为转移就业打下了基础。
(国家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