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金融结构发展金融科技

2019-08-20李子彬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19期
关键词:融资金融经济

李子彬

一、应对大势,做好自己的事情

习近平总书记说,世界形势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全球债务不断上升。发达国家内部分配不公的问题突出,富人越来越富,中等收入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收入近2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发达国家的人口结构问题日渐突出,劳动力人口逐年下降。全球经济增长下行趋势未变。

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外部的经济环境趋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社会就业的压力上升。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首要的任务是做好自己的事情。历史证明,第一,要继续深化体制改革,这是唯一出路。实行改革开放40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分为几个大的阶段。一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二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回答了“姓资姓社”的问题,阐明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提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是硬道理。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的思想认识问题,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三是2001年加入WTO,推动了体制改革的深化,扩大了对外开放,综合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党的十八大、十九大,開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二,要继续扩大开放,利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学习利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加快发展。第三,要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研究,加强共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提高经济质量和效益。

面对国际风云变幻,要坚持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坚定“四个自信”、贯彻“四个全面”发展方针,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继续扩大对外开放,扩大进口,扩大服务贸易的对外开放;坚持创新引领,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就一定能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优化金融机构

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血液。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金融支持是十分重要的。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11月1日发表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讲话之后,中办国办于2019年2月14日发布《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的引领性文件。

首先,鉴于我国金融结构的现状,60%—70%资产集中在银行,当前必须继续深化银行业的改革和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是银行的本源。我国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65%以上的GDP,但是只占有三分之一的信贷资源。必须深化改革,建立对民营企业贷款的“尽职免责”制度。建立“敢贷、愿贷”的长效机制。

抓紧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大银行主要为大企业服务,小银行主要为小企业服务,是一个不可违背的经济规律,这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一致的。

其次,我国金融体系改革今后的关键任务是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完善股票发行和再融资制度,积极推动各类股权融资规范发展。当前,中国企业直接融资约占20%左右,这和发达国家的企业直接融资比例约80%左右相比较,中国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太低。特别是小型企业直接融资比例只有3%—5%,而全国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覆盖率不到10%,所以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我国还应该加快债券市场的规范发展,推动各类股权投资的发展,培育和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总之,需要使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更加畅通,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方能真正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难。

三、发展金融科技

大力发展金融科技,催生出一批金融新业态、新产品,提高了金融服务效率。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5G、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下,降低了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各类金融新产品、新业态快速涌现,助保贷、税易贷、税易融、税融通、微业贷、纳税网络贷等新产品层出不穷,前景看好。推动了银票融资、商票融资、资产证券化等业务的发展。加快了应收账款、存货及仓单抵押或质押贷款等动产融资业务,加快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步伐,促进金融的新业态、新产品的加快发展。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为广大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提供了交流交易平台。“小企业 大梦想”高峰论坛及5个分论坛上,政府部门领导、经济金融专家及企业家们,深入浅出地与各位代表分享他们的建议与智慧。通过本次投融资交易会,一定能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业的改革与金融科技创新,推动互联网金融以及产业互联网的发展,推动我国新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融资金融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9月重要融资事件
7月重要融资事件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5月重要融资事件
4件重要融资事件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
经济
金融大海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