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山楂树引出的育人故事

2019-08-20庞志琪

中国教师 2019年8期
关键词:山楂树山楂树枝

庞志琪

明天集团求真、立美、至善的文化建设理念对于提升教师的文化素养起到了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优秀的集团文化为我们的成长提供了健康的土壤,构建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在“明天文化”这个大熔炉里,我不断积极探索,努力进取,将先进理念和优良传统融于教学工作中,让孩子们在幸福的教育中成长、收获。今天,我与读者分享一个孩子们见证四季更迭的故事。

一、邂逅山楂林

“咦?这就是山楂树啊?”“树皮像鱼鳞一样,细细高高的树枝,像小针尖一样,又像小鸡的小爪子似的。”“秃秃的树枝上有几片黄黄的叶子,还挺可爱的!”孩子们好奇地左摸摸,右看看,满眼尽是疑惑和渴望。2018年3月16日,孩子们和山楂树的故事,开始了。

二、初识于春

“山楂树发芽啦,山楂树发芽啦!快来看!”俏俏兴奋地说,伸着手,踮着脚尖,指着高高树枝上的一点点。其他孩子听到声音也纷纷围过来,抬起头认真观察,小心翼翼地抚摸,“这还是一个小小的嫩芽!”“像小包子一样,长在尖尖儿上!”“摸上去湿湿的,滑滑的,还挺舒服。”

每一天,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来到山楂林,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山楂叶芽一点点的变化,像个小科学家。他们还经常坐在山楂树下,静静地用画笔记录下每一个变化。“你看!叶子已经慢慢长大了,颜色是嫩绿的!”“上面有好多的小锯齿,尖尖的,就像小虎牙一样。”“这个叶芽像不像一朵要开放的花啊?漂亮吧!”“深深闻一闻,嗯,好香啊!有股山楂果的味道,你也来闻闻。”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相互分享自己的新发现。

叶子越来越大了,孩子们高兴地说:“一簇簇的就像开了花一样,像香菜,像蘑菇,还像一把绿色的大伞呢……”突然,小宝兴奋地说:“快看,这片叶子好大啊!”“哪片哪片?我看看!”“看我这片,最大!”“我这片最大!”“我这片最大!”孩子们争论着,但是到底哪片叶子最大呢?孩子们非常想知道,跑过来向老师求助。我想了想,笑着摇了摇头,告诉他们可以自己想想办法。于是,大伙儿讨论出一个好方法:每个人选择一片叶子,做好标记,然后分别用曲别针、笔帽、冰棒棍等不同的工具量一量,再比一比“工具”的大小。经过多次的比较、测量,孩子们选出了最大的叶子。观察还在继续,孩子们在不断的发现、探索、操作中感受山楂树叶的变化。

4月10日,幼儿园的桃花开了,孩子们非常想知道山楂花什么时候开,纷纷提议去山楂林看一看。走进山楂林,失望的声音传来了:“老师,山楂树上还都是叶子!”“山楂树开花怎么这么晚啊!”“山楂树会开花吗?”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我说:“那我们等一等,看看山楂树到底什么时候开花,好不好?”终于,4月12日,山楂树长出了小小的花骨朵,孩子们一起跑到山楂林仔细观察:“真的有花骨朵了!”“它肯定开的是白色的花!”“我觉得它好像我们吃的大蒜啊!”“山楂花一定有五片花瓣!”孩子们不停地说着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忽然,东东一本正经地说:“现在我们都是猜的,不是正确答案,要等到山楂花全开了之后才能知道!”孩子们听到了东东的建议,都同意等一等,继续观察山楂花的变化。大家做了观察记录表,就开始等。等啊等,4月17日,孩子们兴奋地发现小花骨朵变大了,白白的,好像一个包子啊!4月20日,白色花骨朵将要冲破束缚,圆圆的头又变大了一圈。4月23日,山楂花终于开放了,一串串光洁晶莹的花,就像冬天里的小雪花,五片白色的花瓣,中间是淡黄色的花蕊,它们三三两两挤在一起,开得是那样热闹,那样洁白美丽。孩子们开心极了,陶醉地说:“好像一片白色的花海啊!”“让我感觉好温暖!”“好好闻啊!”“让我们一起来跳舞吧!”在这片白色花海中,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嬉闹着,用眼、用手、用心表达对山楂花的喜爱,用笔、用歌、用舞,全身心投入,传递出一种温暖与感动。

三、相知于夏

经过了春风的洗礼,迎来了夏日的阳光,凋谢的每一朵山楂花之后都藏着一个圆圆的、小小的、绿绿的果子,那是孩子们期待已久的山楂果,5月11日,它悄然而至。

山楂林里一共有8棵山楂树,孩子们建议给它们排排队,他们饶有兴致地测量、比较、排序,一一给山楂树做了数字标签、起了名字。与山楂树相知相伴,孩子们收获了探索的快乐。

四、收获于秋

在微凉的秋风中,山楂果成熟了,树上挂满了红红的山楂果,空气中充满了酸酸甜甜的味道,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把山楂果摘下来,好好品尝一番。

但是,用什么方法把山楂果摘下来呢?孩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想出了很多种办法。他们有的想用梯子,有的想用长棍子,有的想用麻绳,还有的想爬上树摘山楂果。讨论过后,我们决定试一试。登梯组,小朋友自己摘,高的地方在老师的保护下尝试登梯子采摘。手摘组,老师帮忙用小棍敲,下面的小朋友用大布接住。“掉到我头上啦!”“我摘了好多,下面接住啊!”大家忙作一团,不亦乐乎。麻绳组的小朋友在采摘的时候遇到了问题,大家将麻绳绕过树枝并使劲压低树枝的时候,突然球球大声喊:“不要压了,不要压了,我感觉树枝都要断啦!”“对对对,我都听到‘咯吱的声音了!如果树枝折了就长不出山楂了。”出现了意料外的状况,孩子们停了下来,议论纷纷,大家觉得用麻绳摘山楂果很容易伤害山楂树,最终,一致决定和手摘组的小朋友一起用手摘低处的山楂果。孩子们一起踮起小脚,摘下一颗颗山楂,仔细地将一颗颗红红圆圆的山楂果放到小筐里、小桶里、袋子里。10月23日,每个孩子都收获满满,共同体验丰收的喜悦。

采摘过后,我们迫不及待地制作了糖葫芦。挑选、清洗、制作,一双双灵活的小手不停地忙碌着,在食堂叔叔的帮助下,蘸糖后一串串晶莹透亮像红宝石一样的糖葫芦很快就做好了。孩子们高高兴兴地把糖葫芦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共同享受这甜蜜而自豪的成果。

10月31日,课堂上,老师告诉孩子们山楂有不同的食用方式,剩下的山楂果用来干什么?不如,一起尝试制作山楂酱吧!那怎样把山楂核去掉呢?孩子们热火朝天地讨论着,并准备了多种工具,有勺子、刀子、筷子、擀面杖、去核器。哪种工具更好用呢?孩子们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观察习惯,不仅动手进行了实验,还一一做了记录。他们专注地去除每一颗山楂果的核,切一切、挖一挖、按一按。慢慢地,他们发现,去核器不太好用,不能一下子去除山楂果里面的5颗核,还需要进行二次清除,并且还很危险,需要老师帮忙;反而是勺子、刀子很好用,把每一颗山楂果都清理得干干净净。然后,再用擀面杖、捣蒜器敲一敲、压一压,仔细将山楂捣成泥。小朋友们分成小组进行制作,有的去核,有的捣泥,有的负责传送,配合默契,好不认真。最后,在老师的帮助下,用电磁炉加热蒸煮,很快,山楂酱出锅了。好香啊!山楂酱做好以后,孩子们没有独享,而是分别送给小班的弟弟妹妹,送给保洁阿姨、门卫叔叔,送给客人老师们品尝,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受他们的自豪与喜悦。

还剩下一些山楂果,怎么办?孩子们想了各种办法,有的想把山楂放到冰箱,有的想把山楂放到没有暖气的屋子里,还有的想做成山楂干,放到通风的地方。说干就干!孩子们用小刀把山楂切成片,穿起来做成了山楂项链,平铺在托盘中,放到太阳下晾晒。11月12日,孩子们在自主欢乐的制作中完成冬藏活动。

五、感恩于冬

冬天到了,孩子们依旧经常来到山楂林,看看这,摸摸那,不时“报告”一下自己的发现,“黄色的叶子变得软软的,折不断,绿色叶子很脆,来,我给你们演示一下。”“黄色的叶子有点薄,有点干,绿色的叶子还是厚厚的,摸起来滑滑的。”“闻起来有一股干干的味,没有之前刚长出的那种新鲜的味道了。”孩子们拿起一片片叶子细细地看、轻轻地闻、悄悄地说。

渐渐地,天气越来越冷,孩子们的衣服也在一层层增加。“我们也给山楂树穿上厚厚的衣服吧,这样的话它就不怕冷了。”我们请幼儿园的于爷爷帮忙,一起给山楂树剪枝、保暖,来年可以结出更多更美味的山楂果。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孩子们陪伴山楂树走过了春夏秋冬,见证了生命的四季轮回,感受了自然的神奇力量;山楂树陪着孩子们从中班走到大班,见证了孩子们的成长和收获,让他们懂得了关爱与责任,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感恩,更学会了坚持。

泰戈尔说:“生如夏花之绚丽。”万物守恒,生生不息,生命中没有极致的完美,只有不断经历的轮回。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味的体现。为人师,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思想的清泉潤泽心灵,用经典的睿智引领前行,用我们最初的心,立德树人,用自身的人格和影响力影响所教育的每一个孩子。让我们与四季同行,驻足于脚下的土地,带着灿烂的微笑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播种希望,播种灵感,播种真情,守望每一个灵魂的幸福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明天幼稚集团第七幼儿园)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山楂树山楂树枝
山楂树
秋天的山楂树
山楂丸与大山楂丸
山楂菊花茶降血脂
冰糖山楂
树枝变虫虫
悬崖上的山楂树
树枝贝壳花
成功与树枝
成功与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