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分析

2019-08-20李焱

医药前沿 2019年20期
关键词:修补术腹股沟张力

李焱

(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中医医院外科 湖北 咸宁 437200)

腹股沟疝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病,腹股沟疝一旦发生,如果不积极治疗,可能发生疝嵌顿、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临床通常采用手术修补,传统疝修补术主要是缝合治疗。传统治疗方法患者的创伤较大,如果缝合张力过大,术后手术部位会出现疼痛、牵拉感影响愈合。随着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的应用,对患者创伤小,操作简单,无张力等优点备受患者的喜欢。本文作者结合126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6例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男性38例,女性25例;年龄48~68岁,平均(58.79±4.62)岁;斜疝40例,直疝23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47~67岁,平均(59.01±4.33)岁;斜疝39例,直疝2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部位、类型等基础资料方面(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修补手术治疗全麻后切开皮肤组织,分离暴露腹股沟韧带,分离结扎疝囊,将患者腹横筋膜切开进行重叠式缝合,联合腱采用间断缝合,腹外斜肌腱采用重叠缝合。

1.2.2 观察组 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平卧位,依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大小合适的补片,补片材料为聚丙烯单丝编织成。手术切口与对照组相同,游离精索,高危游离疝囊并回纳,网塞充填疝环内固定网塞叶瓣与内环周的腹横筋膜缝合4~6针。最后在精索后方将修补网片覆盖在腹横筋膜表面,注意网片应预留孔穴使精索通过,之后缝合腹外斜肌腱膜和皮肤[2]。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组别 n 手术时间(min) 术后下床时间(h) 住院时间(d)观察组 63 52.83±10.67 36.22±5.21 7.22±1.62对照组 63 70.45±9.20 56.40±6.43 9.96±4.21 t - 6.22 7.18 5.98 P - <0.05 <0.05 <0.05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例)

2.3 两组复发率对比

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1.58%;对照组复发5例,复发率为7.93%;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临床传统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通常是将不同组织和不在同一解剖结构的组织强行拉拢缝合。这样组织相容性较差,且胶原纤维容易出现代谢异常,影响合成的障碍,出现较高的张力,所以术后患者疼痛时间较差,且不容易愈合[3]。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依据疝的生理功能和解剖特点,优化了传统手术治疗的缺陷,进一步提高了功能的修复。加之修补材料的出现,为疝治疗修补术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术后患者恢复快,下床活动时间灶,可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尿潴留的风险。无张力疝修补术作简单,创伤小,局部不形成张力,对精索牵拉压迫小,术后并发症少,被临床广泛应用[4]。而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术后下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17%低于对照组23.80%,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58%低于对照组7.93%(P<0.05)。由此可见,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上效果确切,且手术时间短,术后患者恢复快,有效避免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理想,对患者的创伤小,并发症和复发率较低,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修补术腹股沟张力
翻转,让记叙文更有张力
论张力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张力
张力2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肝脏刀刺伤修补术后黄疸一例
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后感染的预防及处理
改良Kugel补片修补腹股沟复发疝应用体会
3种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