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克斯的玩笑读《霍乱时期的爱情》
2019-08-20撰文优游编辑方凤燕
撰文_优游 编辑_方凤燕
马尔克斯以锋利的文字,用一个极端到近乎荒谬的故事,将爱情咔嚓一下给解构掉了。在解构了爱情的同时,也解构了生活本身。
年少时的惊鸿一瞥,就像孔雀开屏般的,爱情在男女主角心中灿烂地绽放了——这种一见钟情难道不是源于性的吸引?然后是爱情的波折,家庭的阻挠,轻易地让这爱情之花枯萎——爱情能否抵御物质的力量、地位的悬殊?之后那段百年孤独式的旷世奇情,是长达五十三年的长相思——622 个女人可化解得了这么多年的苦苦痴守、相思之情?最后是守得云开见日,娶得美人归。暮年的弗洛伦蒂诺搂着同样年龄的费尔明娜轻声告诉她,他为她守身如玉五十余年——不知历尽沧海的医生太太对此有几分相信,而她对这个为自己守候一生的轮船大亨所怀抱的,究竟是感动是同情还是爱情?
如果说弗洛伦蒂诺与费尔明娜曾经有过爱情,爱情也早已死于费尔明娜的婚姻中,死于弗洛伦蒂诺日复一日与无数女人厮磨中,死于那场如影随形的霍乱,死于旷日持久虚假奇情之中。在我看来,弗洛伦蒂诺痴守五十余年,并非为了爱情,存在于他内心的也许只有一偿夙愿的快感。两人浓烈的爱情是基于没有现实考虑的一见钟情,而爱情被切断也是因为现实地位与金钱差异;最后结合也是在于在历经半个世纪之后,双方地位的平等。让我们设想一下,假若弗洛伦蒂诺还是一个年华已逝的退休电报员,那么他们最后的结合还有可能吗?年少时还有外貌的吸引,还有性的冲动,年老之时除了双方的地位,少了几十年的耳鬓厮磨,少了几十年的磕磕绊绊,少了一万多个日夜的相互容忍,少了彼此的承诺与支撑,还有什么能留住爱情呢?
如果弗洛伦蒂诺与众多女人的厮混只是逢场作戏,而对费尔明娜的爱情则始终留在心底的话,那么费尔明娜呢?费尔明娜告诉弗洛伦蒂诺,她在婚姻中从未有过爱情。而她刚刚去世的丈夫在临死前,却深情地告诉她:“只有上帝才知道我有多爱你!”看来她也是虽与医生相敬如宾半个世纪,但心中仍然没有对他的爱意,仍在等候她白马王子的到来。不知长眠于地下的医生,听到此话会是一番什么心情,或许他一直都是了然于心?
他与费尔明娜很少争吵,有一次当费尔明娜对他叫嚷着说,“你就没有发现我一点也不幸福吗?”医生不紧不慢地回答说:“你要永远记住,对于一对恩爱夫妻,最重要的不是幸福,而是稳定。”这话是费尔明娜所无法反驳的,她正是在这种稳定的婚姻中,安稳享受了几十年幸福的时光。年轻时的爱情是激情,是容貌相悦,是性的吸引;中年时的爱情是温情,是一种承诺,也是一份责任;而老年时的爱情是亲情,是一种熟悉一种相偎。费尔明娜与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也许缺乏激情,但正是后两者,让他们过着安稳日子,也让他们生活幸福。
马尔克斯在书中与其说写的是爱情,不如说写的是生活,一种如何能够幸福的生活。书中曾经写道,当听到表姐说“不仅没有爱情能够幸福,而且与爱情背道而驰也能幸福”时,费尔明娜感觉到相当惊愕,以至惊惶失措。青春年少时期的费尔明娜当然会如此,何况她还处于恋爱之中。在她看来,如果没有爱情,这样的生活怎么能够幸福?她的一生却恰恰为她被吓着的那句话,做了绝佳的注脚。
她虽然也向医生控诉过她一点都不幸福,但幸福是什么,却也是件相当主观的事情。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的幸福观,即便是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一生都在变。对有的人来说,能吃饱饭就是幸福,然而当其拥有财富时,幸福就不止于此了;对另外的人来说,能够与相爱的人一起生活就是幸福,但几十年的相处,过着贫贱夫妻百事哀的生活,激情不也是有燃烧殆尽之时吗?从非君莫属到相看两不厌,这可是相当漫长且需耐心的过程。爱情不在轰轰烈烈,爱情也不在撼人心魄,爱情就在平平常常。只有建立在日常生活中的寻常爱情,才能持久并温暖人心。
马尔克斯在小说中,以费尔明娜为中心,将魔幻爱情与幸福生活做了比较。这种互为镜像的故事,却相互消解其存在意义。同时通过费尔明娜这个中介,也将黄金港城中两个阶层呈现出来。乌尔比诺与费尔明娜虽无爱情基础,却过上安稳的幸福生活。而弗洛伦蒂诺最后用爱情战胜乌尔比诺,但他就赢得了与费尔明娜的幸福生活吗?他只是通过逆袭而取得了与费尔明娜平等的地位,他向费尔明娜许诺的一生一世,却也只是在重复费尔明娜过去的生活。在他们重逢的激情之后,依然只是平淡地相处。只不过乌尔比诺给费尔明娜所提供的是城中真实的社交圈子,富庶而安稳的生活。而弗洛伦蒂诺所提供的,与其提供的爱情一样,更像空中楼阁般的魔幻:一艘来来回回穿行在漂浮着尸体的河流之上的船,除了船员就只有他们两人存在。他们依然还生活于霍乱时代。
这样的生活在马尔克斯看来,其实是很孤僻且无意义的,他先将爱情魔幻化,然后将幸福魔幻化,其实也将生活解构掉了。
重读经典
《霍乱时期的爱情》
作者_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
译者_杨玲
出版社_南海出版公司
这是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完成的第一部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作者曾说:“这一部是我最好的作品,是我发自内心的创作。”
书摘精彩
爱情,首先是一种本能,要么生下来就会,要么永远都不会。
诚实的生活方式其实是按照自己身体的意愿行事,饿的时候才吃饭,爱的时候不必撒谎。
从缝纫室前经过时,弗洛伦蒂诺透过窗子看见一个上了年纪的妇人和一个少女。两人坐在两把紧挨的椅子上,一起读着一本摊开在妇人裙兜上的书。这一幕看上去颇为奇特:竟然是女儿在教妈妈读书。但弗洛伦蒂诺其实只猜对了一半,这位妇人是女孩的姑妈,并非母亲,虽然一直以来,她就像母亲一样抚养着她。朗读没有中断,但女孩抬眼看了看是谁走过窗前。正是这偶然的一瞥,成为这场半世纪后仍未结束的惊天动地的爱情的源头。
多年以后,当他试图回忆那个被诗歌的魔力理想化了的姑娘原本的模样时,却发现自己无法将她从昔日那些支离破碎的黄昏中分离出来。即便是在急切等待着她的第一封回信的那些日子里,在他悄悄地望着她却不让她发现的那些日子里,他看到的也只是午后两点的阳光下和纷纷扬扬的杏花中她隐约的轮廓,无论季节如何变化,那情景始终都停留在四月。
小说塑造了一位巨富形象,这在当代文学作品中并不多见。这同时也是一部爱情大全,是关于情与欲在资本隆隆推进的物质主义时代最细致入微的描述。主角的奉献与牺牲,深爱和顽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小渔村深不见底的情感,也许是书中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
高阳的历史小说,犹如一部百科全书,社会风物和人情世故无不包含其中,让读者全方面地获取知识,全角度地了解历史。本书改编自经典唐传奇《李娃传》,作者在其中加入了大量可考证的细节,使小说内容更为丰富、故事逻辑更为合理、人物刻画更为丰满。
作者以一宗案件为线,讲述了发生在十二个时辰之内的“破案”故事,堪称大唐反恐24 小时。而悬疑之外的阅读过程,长安城的规划建制跃然纸上,唐代子民的衣食住行也生动地呈现眼前,比起悬疑小说,这亦像是一本盛唐时期长安生活游览指南。
悦读
从一枚珠玉去读《红楼梦》,你会读到什么?作者以古珠爱好者的视角重读这部经典,不仅为古珠故事增添新的趣味,也为读者理解《红楼梦》提供了别样视角。讲述珠玉故事时,作者亦对《红楼梦》中不被人重视的情节进行挖掘,并提出一些有趣的新观点。
器物与人接触、发生关联后便获得了生命和滋养,而老物件更是承载着感情、记忆甚至历史和人文。本书描摹了旧日里的用具、书房里的文玩、闺阁中的饰物以及年少时的玩物等各种留有岁月痕迹的老物件,讲述它们与作者相遇的缘分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
一个世纪以来,消费主义的大潮已经让人无法独善其身,必须消费,只能消费,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构建身份认同的渠道。然而,“消费至死”的时代,将会把我们带往何处?本书则试图解答这些疑惑,并重新梳理这背后繁复纷乱的历史线头与社会群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