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美贸易磋商有何不一样?
2019-08-19郭强
郭强
2月14日至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在北京与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举行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双方将在不久前华盛顿磋商的基础上,就共同关注问题进一步深入讨论。美方工作团队将于2月11日提前抵京。
自2018年3月23日美国发布对华“301调查报告”,宣布因知识产权侵权问题计划对从中国进口的500亿美元商品征收关税并实施投资限制起,中美贸易摩擦已持续了近一年,期间既有美国频频发难包括限制中兴通讯和华为的业务拓展等,也有中国方面的积极沟通磋商。细数下来,中美正式的双边磋商已进行了七轮对话磋商:包括2018年5月2次,6月1次,8月1次,12月1次,2019年1月2次。其中,中美双方元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峰会期间会晤意义重大,元首指示,双方经贸团队加紧磋商,推动双边经贸关系尽快回到正常轨道。此后的谈判氛围便逐步回暖,2019年1月初的磋商甚至比预定时间延长了一天。
毫无疑问,中美贸易摩擦是2018年全球经济、金融市场最大的扰动因素。作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国家,其贸易冲突不仅仅是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一旦矛盾激化,对全球需求都会造成严重拖累。国际金融危机十周年刚过,放眼全球仅有美国可以谈得上完全复苏,但2018年也显露出诸多经济周期的头部迹象,其余国家和地区如欧盟、新兴市场国家等依然增长乏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美出现较大冲突,对全球经济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任何一个理性的、有担当的大国都不会在这种大环境下,贸然挑起贸易战,除了“任性”的特朗普。在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之后,一直致力于履行其“美国优先”的选举承诺,包括通過退出“伊核协议”、威胁退出WTO、要求中国缩小对美贸易顺差等强硬手段,试图重回在世界的领先地位,恢复美国霸权和建立单极世界。
既然贸易摩擦因中美贸易差额而起,那么可能也会通过中美贸易差额来缓和或结束。彭博曾报道,中国提议将对美商品的年进口额合计提高逾1万亿美元,以寻求到2024年将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降至零。“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提出者,哈佛贝尔科学与国际事务中心主任艾利森教授,在美国的《国家利益》刊文称,中国将购买超过1万亿美元的美国商品,中美双方将3月1日的休战期延后,通过第二阶段磋商来解决更具争议性的问题。
回顾中美近期的谈判过程,2019年1月7日至9日的中美北京磋商时间比原来预定的时间延长了一天,时间的延长至少可以说明三个问题:一是双方的态度都是积极的;二是至少有一方的提议调起了另一方的胃口;三是双方的分歧虽然较大,但有谈拢的可能。而在两国首脑布宜诺斯艾利斯会晤之前,有外媒报道,双方谈判的气氛是较为压抑的。1月初的谈判结束后,刘鹤副总理随即于1月30日赴美谈判并会见特朗普,从网络上流出的视频来看,双方的谈判是在互相尊重和充满诚意的氛围中进行的。1月底谈判结束后,市场预期明显转为乐观,金融市场随之做出反应。
那么再来看看2月14日即将展开的谈判有何不同。有媒体报道,此次访京的美方工作人员队伍庞大,有将近60人,比1月7日的24人翻了不止一倍。加之离3月1日加征关税的最后时间仅隔半月,笔者做推断:一是可以看出美方对此次磋商的积极态度与足够重视;二是磋商团人数较多,可以判断美方或派出较多技术型官员参与谈判,目的是为了敲定更多谈判细节;三是基于上述第二点判断,可以认为中美可能已达成框架性协议,本次磋商重在细节。
本次谈判也许将是3月1日加征关税时间节点前的最后一次谈判,因此,其在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若本次谈判达成协议,那将是新一轮中美博弈的开始。若本次谈判仍未达成协议,则会对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冲击,金融市场的大幅波动也在所难免。
本次中美贸易摩擦中,美国以常规贸易为借口和抓手,多次主动出击,以经贸问题为名行全面战略遏制之实;而中方从未主动出手,只是被迫做出相应反制。
从美国的关税清单及伴随的制裁动作(中兴、华为)来看,美国主要通过加征中国对美出口的技术含量较低、劳动密集的产品来对中国的出口金额和就业等方面造成压力,再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国防安全考虑等事由来对中国的高端装备、通信技术(5G)进行打压,通过签订新的《美墨加三国协议》,(USMCA)来孤立和限制中国外贸,甚至想要通过台湾问题来对中国造成一定的干扰。中国的应对策略相对简单。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尽管中国对美出口产品有一定的可替代性,但中国市场的需求是无法取代的;此外,在朝核问题上,中国也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这都是美国需要严肃慎重考虑的因素。
基于以上推断以及外媒透露的一些消息综合分析,笔者预计本次谈判完成后,双方大概率在商品贸易方面达成协议,同时也会继续通过延后休战期的方式来进行下一步磋商。具体达成的协议会对中美经济产生何种实质性影响,等协议公布后再做判断,但至少中国又能迎来一段外围环境相对稳定的发展期。
当然,盲目乐观也并不可取,毕竟特朗普善变。反过来,我们不妨看看风险资产的表现,美股自2018年12月26日以来便持续反弹,并突破了下跌通道的上轨;A股2019年以来也表现强劲,创2018年10月11日以来新高。也许美联储放缓加息节奏是影响股市回暖的主要因素之一,但随着关键时间点的临近,若市场认为中美最终无法达成协议,那么美股和A股还会这么走吗?
作者就职于中国建设银行金融市场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