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实践

2019-08-19郑力免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郑力免

◆摘 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习惯性影响,许多教师还是注重追求认知目标,而忽视情感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实现。本文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要想真正快速地走出蜗步牛行的状态,必须积极在核心素养的理念指导下,在全面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同时,有效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创新创优教学方式,努力吸引学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取得突破性的飞跃和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理念与创新;行为与质效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过程中,改革与创新是发展道路上的永恒话题。在应试教育魔力棒的指挥下,许多教师本着经验主义依然墨守成规,表面上高喊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标准的口号,行动上却是“穿新鞋走老路”,难以冲破应试教育的原宥,导致教学活动一直处于“高消耗低产出”的态势。面对未来社会,学生应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品格、能力和素质,具有合作意识,能够自主发展和创新实践。新时代的教育,首先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健康的自然人,理性的社会人,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成为有尊严的职业人和有影响的领袖。本文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始终把核心素养理念作为统领引擎,在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基础上,注重实践创新,促进学生勤学好思,不断提高教学成效。

一、构建和谐教学关系,以健康成长为目标

传统以来,社会校园一直遵循“师道尊严”的教育观念,致使师生关系长期维持在“教父教母与教子教女”的严肃状态,双方之间横亘着一堵难以逾越的“无形之墙”。在这样的情形下,哪里有“和谐之说”?正因为如此,新课程和核心素养理念强调要求以下几点:一是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关系。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应是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互相合作状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而教师只是组织者、主导者、引导者,是教学活动中的首席合作者,而非凌驾于学生之上的“审判长”和“独裁者”。理论和实践同时表明,只有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和自觉参与,才能赢得最佳的教学状态和最大的教学合力。这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时效和改革创新的基础前提与必要条件。二是教学之中发扬民主精神。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努力创设一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教学氛围,充分激发、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和有序组织下,积极主动、注重实践、能于探究,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个性观点,有效推动教学相长。三是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教师要根据“个体差异性”努力实施“因材施教”和“因人施教”的教学活动。无论从学习上、生活上还是心理上,都要关心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爱、肯定、欣赏和激励。这既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也是赢得每一位学生衷心爱戴和尊敬的情感底色。四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要“阶梯”式的实现发展目标,即以兴趣为出发点,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能力为中心,锻炼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以健康成长为方向,课程设计以健康对标。教师是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目标的“扶梯人”。

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道德与法治教学空间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多媒体设备以其独特的现代优势有着广阔的运用空间。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和学生需要,创设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精炼和生动。如下:①运用电教媒体营造教学情境。充分运用媒体技术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可以激发课堂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增强对教学内容的深切感悟和理解把握。如在教学《促进民族团结》内容时,下载演示了一段关于“两会”的专题短片,片中描述了56个民族齐聚北京共商国是,在《我和我的祖国》优美歌声中,学生更加深刻感受各民族互相帮助、互相尊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学生在看后作出各自感想,通过讨论交流,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②运用电教媒体整合教学内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范围非常广泛,教学信息也非常丰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能够有效运用媒体信息技术对其进行有选择的处理加工,使整合后教学内容更加“与时俱进”和“贴近现实”。如在教学《延续文化血脉》内容中,因为初中学生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没有切身体会,真正理解确有难度,对此,运用多媒体设备筛选最近几年以来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如《中国诗词大会》《汉语桥》等电视节目的播出等案例,予以补充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课堂教学成效;③运用电教媒体精炼教学过程。如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新课导入环节,播放一些背景资料短片,不但能够发挥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的作用,而且还能为整个课堂教学活动奠定良好基础。还有,在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突破上,教师可以向学生直观演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在欣赏之余开展一些辨讨活动。

三、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

與传统教育相比,新课程理念的一个显著要求,就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这既是“促进学生终生发展”的一种深谋远虑,也是对于提高教学效率的具体做法。开展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则是当前优化课堂教学的最佳选择。运用中要努力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①吸纳学生主动参与其中。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目标问题的提问方式,有效激发、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为开展探究教学奠定合作基础。例如教学《凝聚价值追求》内容时,课前布置学生积极收集关于民族精神的具体事例,以此作为教学讨论与分析的有效素材。由于内容的真实可感和措施的易于操作,而且针对性较强,学生对于这样的学习活动非常有积极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时效性;②放手学生充分合作探究。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有些问题教师完全可以不用讲解,而是有秩序有程度的放手学生去消化解决。比如,可以把教学目标编制成一些循序渐进的系列探究题展示给学生,让他们通过几人学习小组进行讨论学习,教师只是根据需要进行适时适量地点拨、启发与引导;③认真指导梳理归纳总结。在每一次的双边活动结束之后,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成果进行提炼和深化,即指导他们对收集、讨论到的各种信息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系统加工和整理,主要是培养梳理知识能力,增强联系整合能力,提高他们的系统掌握和理解程度。

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深化道德与法治思想教育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其他学科相比较,除了实现共有的教学目标外,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就是极其重要的思想教育和引导作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吧道德与法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以有效提升思想教育的深广度,发挥更大的思想教化作用。教材多是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设计进行的,教师要充分领会教材意图,把有效教学活动与加强学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在关于《共圆中国梦》内容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学习,再联系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希望学生在充分享受美好青春的同时,不要忘记当前的主要任务,还要初步确立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努力把“追求个人人生价值的一穂”和“实现中国梦的一穂”紧紧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同身受。还有,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社会生活密不可分,二者互为倚重、互相生成、互相促进。教师要善于将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拿来”课堂,以提高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针对性和实在性。如在教学“全面依法治国”时,指导学生认真审视和判别社会生活,寻找社会法治案例作为教学讨论的生动素材,如呼格吉勒图案、聂树斌案等,通过实料分析,相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沈剑.初中思想政治课学生参与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孙茂群.焕发政治课堂教学生命活力[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3]陈旭远.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贺加贝.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以初中政治教学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7(45):88.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师生参与,构建高效课堂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