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高寒极地的“发卡”之路
2019-08-19西仁宣
文·图/西仁宣
采集工作人员顶风冒雪奋战在高原。
社保卡形象宣传。
2018年9月,青藏高原偏远地区已经进入冬季,海拔5200多米的日喀则市仲巴县偏吉乡大雪纷飞。为了不让群众往返奔波,社保卡采集信息工作队的成员冒雪出发了。
按照采集工作规范,社保卡信息要采集到每名西藏户籍、在西藏自治区居住、虽不在西藏居住但有劳动关系或社保关系的人员。采集工作风雪无阻,在农忙季节,采集人员更是要深入农牧区田间地头逐人逐户进行采集。截至2018年底,采集工作队完成全区307万人口的社保卡和全民参保登记数据采集工作,为全面发卡奠定了基础。
高寒缺氧,人才缺乏,交通不便,西藏自治区人社信息化工作基础十分薄弱。在2017年以前,西藏是全国唯一没有发放社保卡的省份,社会保险系统分散在7个地市,中心机房频繁停电,乡镇网络时断时续……在全民参保的人社工作版图上,西藏一直是个特殊的“后进分子”。
人社部对此高度重视和关心,签署了信息化援藏协议,自治区人社厅党组为突破信息化瓶颈,摘掉“西藏除外”的帽子,想尽一切办法,协调中组部和黑龙江省委组织部增派援藏干部来西藏帮助工作。
面对山高路远、基础条件差、数据无法核实、社保信息系统用卡环境不具备等现实困难,2017年初,西藏人社厅信息中心负责人带队,经过两天长途跋涉,在海拔4200多米的偏远牧区探索数据采集方式。随后在成都进行试采集,研究区外居住人员数据采集问题。通过调研和实践,制定出符合西藏实际的社保卡数据采集方案。同时,在人社部信息中心支持下,西藏人社厅制定出“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瞄准“发一张卡、建设一个平台、形成信息化运维体系”,补短板、填空白的三年工作目标, 携手奋进,西藏人社信息化建设工作取得全面进步。
在2017年杭州“互联网+人社”工作推进会上,人社部信息中心给予西藏直接指导和支持,部信息中心主任翟燕立担任“西藏工作组”组长,并专门派驻部信息中心两名骨干专家到西藏协调各省市资源进行联调测试。部专家和当地技术人员同吃同住同加班,克服缺氧、高原反应等困难,常常工作到凌晨。经过两个月艰苦奋战,2017年8月实现了西藏社保卡首发,同步建成自治区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并顺利通过人社部组织的应用测试。社保卡首发和异地就医平台开通举行仪式,人社部副部长游钧亲临现场,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近年来,西藏人社信息化建设还得到了四川、山东、上海、浙江、广东等兄弟省市的倾囊相授,见证了人社系统守望相助的情谊。2018年8月,人社部信息中心将西藏自治区列为电子社保卡试点地区,目前已经实现了一级签发。在全区两定医疗机构改造的过程中,利用后发优势,一步到位,完成了实体卡和电子社保卡的用卡环境改造,并实现了电子社保卡与社保卡就医购药同步应用,开始在全区推广。
各族群众积极参与社保卡数据采集。
社会保障卡已覆盖所有人群。
为行动不便的贫困户上门拍照采集数据。
异地居住人员感谢人社部门的上门采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