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似”与“神似”的对立和统一
2019-08-18骆加
骆加
摘要:文章在“重神似不重形似”翻译观的基础上探讨了“形似”、“神似”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翻译时,“神似”与“形似”既对立又是统一,理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形”、“神”存在不可调节的矛盾时,译者应力求“神似”;多数情况下,神寓于形,形传递神,“形神兼似”才是翻译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形似;神似;对立;统一
一、引言
我国的翻译理论源远流长,自成体系。如直译与意译之争,翻译界关于“形似”,“神似”的讨论也长达几十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大派别也因此诞生,一是以傅雷等译家为代表的“神似”派,一是以卞之琳先生为代表的“求形存神”派;一派重“神似”,一派重“形似”。作者以为这两派本质上都是在力求“神形兼备”,最大程度上传达文学作品的神韵。以傅雷为代表的“神似”派认为“形”、“神”并不是总能兼得,必要时,舍“形”以求传“神”;以卞之琳为代表的“求形存神派”则认为神存于形,舍形则丢神,因此格外重视保持“形似”。在翻译实践中,上述两种情况都是普遍存在的,原作神韵也绝非轻易就能传达的,译者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和文本来处理这对在翻译时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追求“形似”和“神似”兼备。
二、翻译观中的“形”“神”关系
傅雷于1951年指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1961年,他在致罗新璋的信中再次提出“愚对译事看法甚简单,重神似不重形似。”(陈福康,2000)傅雷的翻译观取诸于中国古典文论和传统美学,他强调翻译必须保存原作的精神和美感特征,并多次提到中西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不同,“传神”很不容易;中西文字、句法规则也不同,并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就能济事。但傅雷也曾表示文字、句法等也是思维、情感等的一种表现方式,“神”多数情况下寓于“形”,他也提倡要尽力“兼筹并顾”,但在追求“形似”时,应“过则求其勿太过,不及则求其勿过于不及”(陈福康,2000)。
除了傅雷,中国近代以来有不少译论家都提出过神似重于形似的观点。茅盾早在1921年也指出翻译不可失去“神气句调”,强调“神韵”重于“形貌”,从而将文学翻译提高到美学范畴和艺术领域。茅盾又同时指出,“从理论方面看,‘形貌和‘神韵却又是相反相成的;构成‘形貌的要素是‘单字‘句调两大端,这两者同时也造成了该篇的‘神韵。”(陈福康,2000)
陈西滢也曾在1929年发表了关于“形似”,“意似”和“神似”的论述。陈氏从美术创作和临摹中,悟出翻译的上述三种境界。他认为,“形似”的翻译,过于注重形式会因风俗、习惯、思想的不同得到相反的效果,使轻灵变成笨滞,活泼变成古板;而“意似”的翻译则超过“形似”,译者所注意的不只是原文的内容,而且包括原作者的表达方式及原文的特殊风格。对于“神似”,陈氏认为这种境界几乎是一个不能企及的“标准”。
这三位理论家的“神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茅盾和傅雷对于“形”“神”的理解大致相同,对于翻译时间和理论具有重要意义。陈氏的观点与上述两位学者差异较大,单独将“意似”区分了出来并加以推崇。傅雷和茅盾的“神似”则包含了大部分“意似”,否则“神”也无从谈起,而陈氏眼中的“形似”有些过于追求“形”,“神似”又过于追求“神”,因此,两个“过于”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形”“神”关系,容易失去对翻译的指导意义,但是也有借鉴意义。总的来看,三位理论家都认为“神韵”是文学作品的核心和难以捉摸之处,也是译作所应尽力传达之处,有时甚至不能传达。翻译时,“形”“神”间的对立统一决定或是“舍形传神”,或是“求形传神”。
三、翻译实践中的“形”与“神”
首先,在“形”“神”这对矛盾中,“神”是首要考虑的,“形”是第二位的。对于文字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就字论字,就句论句,需要联系语境来推敲,全力抓住原文的神韵,用生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进行淋漓极致的传译。
“形”“神”对立
以孙致礼先生(1992)为例,翻译美国短篇小说《抽签》中的句子。在一年一度的“抽奖仪式”中,赫钦森家不幸被选中。根据习俗,他们中的一个应该被拉出来并作为对上帝的牺牲而被石头砸死,并为明年的村庄收获祈祷。赫钦森夫人大声说这是不公平的,并要求重新抽。旁边的一个女人非常焦虑并大喊:“Be a good sport!”这句话,虽然形式似乎与原作相同,但其含义和魅力已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让自己处于体验当时女性情绪的位置。她为什么这么说?她可能会想,“重新抽?万一落到我头上怎么办?绝对不行!”孙致礼先生刚刚意识到这种心态,并将这句话翻译成四種声音和颜色。一句话:“不要玩耍!
再如奥斯汀《理智与情感》中的一句话。在第十九章中,詹宁斯太太带着怀有身孕的女儿来拜访达什伍德太太,见面后说了如下一段话:“...it was wrong in her situation.I wanted her to stay at home and rest this morning, but she would come with me;she longed so much to see you all!”孙致礼先生将其译为:“她身子不方便,我要她上午待在家里歇着,可她偏偏要跟我们一道来。她多么渴望见见你们一家人啊!”其中第一句话,如果拘泥于形式和字面意思,很可能译成“她身体不大好”,这样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违背事实,二是没有表现出詹宁斯太太因为女儿怀孕感到自豪,想到处炫耀。“她身子不方便”几个字,不仅传达了“怀孕”这一信息,易于读者理解,而且能表露出说话人的喜悦之情。虽然舍弃了“形”,但是传达了“神”。
“形”“神”统一
当然,翻译实践中也不乏形神统一的例子。“神”只能通过“形”才能更好地传达。
艾略特《朝圣行》中有这样一句话:“A hard time we had of it.”余光中先生曾说过这句话很不容易译成中文,他提出了四种可能的译法:①我们有过一段艰苦的时间;②我们经历过多少困苦。③我们真吃够了苦头。④苦头,我们真吃够。(罗新璋,1984)相比之下,一、二句不但过于冗长,而且用字过于生硬刻板,如“一段”,“经历”;而原文只有七个字,字面简单流畅。第三句虽然短些,可是和前两句有一个共同缺点:语法不合。原文是倒装语法:诗人将“A hard time”置于句首,用以强调三智士雪中跋涉之苦,以形传神。但前三句都是顺叙,没有表现出这种效果。显然,第四句是最合适的译法,首先它也是七个字,用词风格和原文相似,简单晓畅;句式也是倒装,将句子中蕴含的“神”恰当地表现出来;这种译法通过接近原文的文字和句式实现了形神兼备,以形传神。
说到以形传神,形神统一,不得不提到诗歌。好的诗歌翻译能保留和传递原诗的格律、形式及意象和神韵,神形兼备。诚然,这要求译者具备对两种语言精深的造诣和高超的翻译艺术。许渊冲先生便是其中之一,笔者以许渊冲先生英译的《春晓》中的前两句为例,解读赏析其翻译中的“形”与“神”。
孟浩然《春晓》原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许渊冲译文:
This morn of spring in bed Im lying,
Not woke up till I hear birds crying.
(许渊冲,2000)
首先,原诗前两句为五个字且押韵,前两行的“晓”“鸟”让人感到轻快活泼,表现诗人惜春爱春的心境。译文前两句均为八个字,且以“lying”,”crying”押韵,与原诗一样用词简单,明白晓畅,且“ing”的读音清脆悦耳,让人仿佛能听见鸟儿在耳边啼叫,传达了原诗的基调,可谓“形神皆似”,“以形传神”。
四、结语
在翻译时,“形似”和“神似”既对立又统一。既要有主次之分,又要统筹兼顾,力求在“形神皆似”上下功夫。当然,要达到这个标准,难度相当大,但是难度再大,也还是要为之付出努力,正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很多优秀的译者也正在为此做出巨大的贡献,翻译工作者正在走向一条形神兼顾的道路,将我国的文学翻译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陈西滢.论翻译[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傅雷.《高老头》重译本序[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務印书馆,1984.
[4]傅雷.翻译经验点滴[J].文艺报.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5]罗新璋.中国自成体系的翻译理论[A].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19.
[6]茅盾.译文学书方法的讨论[J].小说月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7]茅盾.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J].小说月报.上海:商务印书馆,1921.
[8]孙致礼.也谈神似和形似[J].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92.
[9]许渊冲.(汉英对照)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0]余光中.翻译和创作[A].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