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扎根苗寨无所图 甘洒热血报春秋

2019-08-18袁微

含笑花 2019年4期
关键词:代课老师孩子

袁微

他很平凡,平凡得就像一片树叶,一根小草,让你无法在茫茫人海中对他过目不忘,刻骨铭心。他只是中国千百万山村教师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他没有气壮山河的誓言,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然而,他又是不平凡的,他深深扎根于苗家的山寨,无怨无悔地挥洒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27年如一日,默默耕耘,不求回报,用自己的爱,浇灌苗山鲜艳的花朵,用自己的情,感化苗山纯朴的人们。他是苗家人心里的根,梦里的魂!

他的名字叫熊照才。

高考落榜  初上讲台

1979年7月,19岁的熊照才从董干中学高中毕业,因为5分之差,让他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

一向品学兼优的熊照才,心情失落到了极点,看着其他同学纷纷踏入新的校园,熊照才心里充满愧疚,他觉得愧对父母和老师,于是把自己关在家里,整天哀声叹气。老实巴交的父亲看到熊照才失魂落魄的样子,心里也很难受,他劝慰熊照才说:“孩子,别难过了,这是命,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你就安心种地吧!”

熊照才偏偏不相信命运,他想复读一年重新参加高考,将来做一名教师。可父亲的一席话,彻底粉碎了他的梦想。父亲说:“我们不是不想让你上学,可家里已经穷得连盐巴都吃不起了,你拿什么去读书,你冷了不穿衣服,饿了不吃饭吗?穿衣吃饭的钱从哪里来?”

熊照才突然清醒了。他不怪父亲,体弱多病的父亲要供养自己和弟妹上学,已经是节衣缩食,倾尽所有,他不能再承受任何重压了。

穷人的孩子早當家。走出失败阴影的熊照才,开始挑起家庭的重担,每天早出晚归,靠一身使不尽的力气和一双勤劳的手,加上灵活的头脑,两年下来,家里渐渐变了模样,不光还清了欠下的债务,还把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推倒后重新建盖了一间漂亮的瓦房。熊照才也成了附近村里姑娘们仰慕的对像。

后来经人介绍,熊照才与邻村苗族姑娘顾玉美结成了夫妻。

就在熊照才沉浸在家庭的温暖和甜蜜中,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的时候,他平静的生活突然起了一个小小的漩涡,他的人生也因此发生了一些小小的改变。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熊照才家里来了几位客人,他们是镇中心校的领导。经过交谈,熊照才明白了领导的来意。原来中心校想招收一批代课教师,分配到条件艰苦的边远小学任教,如果教学成绩突出,还有转为正式教师的机会,中心校领导问熊照才愿不愿意去。

熊照才似乎又看到了希望,他坚决地回答:去!

就这样,熊照才成了一名代课教师,走上了他梦寐以求的讲台。

倾心育人  扎根苗寨

1984年的3月1日,熊照才被分配到董干镇的马崩小学,开始了他的代课生涯。

离开了刚刚怀孕不久的妻子,熊照才的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那份对妻子的亏欠与牵挂,时刻在他的内心深处徘徊,挥之不去。但一想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熊照才逐渐感到了自己肩上的责任,正是这种沉甸甸的责任,让他安下心来,专心工作!

不久,熊照才的大儿子熊桂兴出生了。因为每月只有32元的工资,熊照才无力将妻子接到自己身边照顾,他只好每月留下微薄的12元钱当作生活费,余下的20元全部给了家中的父母和妻子。

马崩是一个苗族聚居的地区,孩子们到了上学的年龄几乎都还不会说汉语,身为教师的熊照才只能先用苗语教授,然后再转用汉语。有时候为了教会学生一个简单的词语或是很平常的一句话,熊照才要反复强调几十次,甚至几百次,一天下来,口干舌燥,身心疲惫,但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坚持!

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坚持,让他慢慢找到了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快乐。只要学生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他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然后把这种高兴,化为更加耐心的教导。

一天天的相处,孩子们渐渐喜欢上了熊老师,有什么心里话都会跟他讲,在孩子们眼里,熊老师仿佛就像一位慈祥的兄长,一位仁爱的父亲。

为了解决生活上的困难,尽量的节约开支,熊老师在学校旁边挖了一块菜地,种上白菜、芹菜、大蒜、小葱。每当孩子们看到熊老师在菜地里劳动,大家就会自觉地加入劳动的行列,和熊老师一起挖地、一起下种、一起施肥、一起浇水。

辛劳的付出总会有收获,熊老师的菜地里,一年四季总是充满葱葱郁郁的绿色和淡淡的蔬菜香味,有时种下的蔬菜吃不了,熊老师就把它们摘下来,拿到马崩集市上出卖,卖菜的钱又给学生们换来他们渴望的作业本、字典、文具、小人书,孩子们的视野拓宽了,接受知识的能力也增强了。

一次,班上一位名叫罗发英的女同学突发急病,全身冒汗,嘴唇发紫。这可吓坏了熊老师,他赶紧把这位同学背到村卫生室,让医生给她打针、吃药。当罗发英睡着的时候,熊老师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一样静静地守在床边,一夜没合眼,直到罗发英完全脱离危险,他才放心地把她领回学校。

熊老师对孩子们的爱,如春风细雨,一点一点地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对熊老师的感情,也由最初的信任、依赖,变成了深深的爱!

一转眼,两年过去了。1986年,熊老师被调到了条件更加艰苦的麻栗堡小学任教。临走的时候,孩子们都舍不得熊老师离开,他们围在熊老师的宿舍门口,久久不肯离去,眼里的泪水,无声地挂满孩子们的脸庞,此情此景,令熊老师百感交集。他哽咽着安慰孩子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幼小的孩子们似懂非懂,但他们都把熊老师的话记在心上。

接下来的几年中,熊老师又分别辗转于花地坪、坪上等七八所小学和教学点,把他的足迹和汗水,洒满了苗山的每一个角落。

由于董干镇的大部分地区都比较贫困,为学生垫支书费对熊老师来说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在熊老师代课期间,累计为学生垫支书费超过了3000元。3000元虽然不多,但对熊老师来说,已经无疑是天文数字了。

熊老师的工资虽然逐渐提高,由原来的32元增加到68元、120元,最后到了140元,但由于要为学生垫支书费,熊老师的生活仍然非常拮据,每当这时候,通情达理的妻子反倒会每个星期都让熊老师从家里带钱,有时几十元,有时上百元。正是妻子这份默默的支持,给了熊老师巨大的精神动力,让他更加倾心于苗族村寨的教育事业。

忘我工作  忠孝难全

转眼到了1996年,正是“普六”和“扫盲”的攻坚阶段。除了要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熊老师还要负责完成他所在的这个片区的“普六”和“扫盲”重任。熊老师每天吃过晚饭就要下到村里,一家一家地教授、一个一个地辅导,直到山村寂静,月亮西沉,熊老师才拖着疲惫的双腿回到学校。虽然夜已深,但熊老师还得批改作业、备课,忙完这一切,才能入睡。

多少个这样的日子,孩子们看到熊老师眼里的疲惫,却恨自己不能分担熊老师的忧愁,只能认真听好熊老师的每一节课,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以此作为对熊老师的报答。

看到熊老师一直这么艰苦,时任董干镇中心校长的黄太文老师曾真诚地对熊老师说:“马林村委会要招一位村主任,如果你愿意去就去吧,每月工資180元。”

熊老师听后说:“黄校长,我知道你是为我好,可是如果我走了,这‘普六和‘扫盲的工作岂不是会给全镇拖后腿,因为这个地区的情况我已经很熟悉,加上我们都是苗族,做起工作来也方便一些,我可不想为了每月多那40块钱,误了全镇的大事,你还是让我继续代课吧!”

听了熊老师的一番话,黄校长深受感动,他深情地说:“如果以后有转正的机会,我一定会第一个为你考虑!”

因为忙于“普六”和“扫盲”的中心工作,熊老师对病中的父母照顾得越来越少,有时连回去看一眼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守在床前端水送药了。两位老人分别在1997年和1998年相继去世,但是两位老人临终时,熊老师都没能陪伴在身边。熊老师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看到老人最后一眼,作为儿女,我知道这是最大的不孝!”

俗话说:“忠孝难两全。”可是真正像熊老师那样面临这种两难的境地,又有几个人能像熊老师做出这样的取舍呢?

辛勤耕耘  硕果累累

熊老师终于等来了转正的机会,1999年10月1日,熊老师被转为正式教师,他的执着和坚持,终于有了回报,那是熊老师一生中最开心的日子。可是在这开心的背后,他又流下了伤心的泪水,他想到的是九泉之下的父母,为他操劳一生,却没能享到他的福。

转正后的熊老师,自愿申请调到了全镇最偏远的马林上弄小学,一直工作到现在。上弄地处中越边界,一公里外就是邻国越南的领土。熊老师有时开玩笑说:“我在这里教书有一种自豪感,仿佛自己就是一位镇守边关的战士。”

弹指一挥间,30年过去了,熊老师的人生经历了太多的风雨,风雨过后的熊老师,依然默默地坚守着三尺小小的讲台,用自己的满腔心血,教育着他的学生。

由于熊老师工作出色,他曾经两次受到镇党委政府表彰奖励,三次受到县委政府表彰奖励,2009年,熊老师被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受到省教育厅、省社会资源和保障厅表彰奖励,2015年,熊老师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受到教育部表彰奖励。

面对这么多的荣誉,熊老师显得很淡定,他说:“有很多老师做得比我还好,上级却给了我这么多荣誉,每一份荣誉,就是一份动力,我希望在有生之年,都能站在这熟悉的讲台上,为苗家儿女多传授一点知识,让他们能够走出大山,改变命运。”

猜你喜欢

代课老师孩子
代课老师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月薪从一百五十元涨到九百元
孩子的画
老师,节日快乐!
孩子的画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代课教师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