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预习

2019-08-17赵中琴

新课程·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有效预习小学数学

赵中琴

摘 要:数学课程是小学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运算能力。预习是数学学习中必要的方式之一,指的是学生在课前独立对新内容进行研究,了解课程内容大意,可以视为是课堂教学的前奏。现在小学教材中结论性内容减少,取而代之的为探究性或启发性的语言,给学生留下了充足的学习空间,这些对于课前预习极为有利。数学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呢?一一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预习;预习指导

一、小学数学有效预习设计

(一)利用习题开展预习

利用习题开展预习指的是将课本内的知识点通过习题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带着疑问进行预习。例如,教师可以首先选择部分难易程度适中的题目,安排给学生,让学生课前尝试自己解题。这种方式的优势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学会提问题。随后学生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始预习,从预习中寻求答案,更加透彻地理解教材内容。这样的预习方式,因为学生是在问题的指引下进行学习的,这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教师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常见方式之一。

(二)拟定提纲开展预习

拟定提纲,让学生进行预习也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将其按照一定的顺序完善结构,列出提纲,让学生在提纲的指引下预习。

例如,以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百分数”为例,教师首先将整理好的提纲发给学生,具体提纲可以列为:第一,百分数的定义是什么;第二,为什么百分数在生活中受到大家的喜爱;第三,百分数与分数之间是否有联系;第四,你在生活中见到过百分数吗;第五,关于百分数的知识,你是否还有不清楚的?等到学生根据提纲预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讨论,对预习中遇到的难点与疑点等提出来,大家进行讨论。这时学生可以自由抒发自己的感想,讨论过后,教师进行归纳,将正确结论告知大家。拟定提纲这样的预习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性作用。教师列出的提纲,不仅能够直观地体现教材的知识脉络,还能够将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记忆,有利于后期的讲解。

(三)实践操作开展预习

实践操作进行预习是针对部分以公式推导的操作性较强的知识点,这需要学生通过实践验证真知,可以采取移、量、观察、比较以及拼等活动,对新知识进行体验。由于动手是建立在教材基础上的,所以学生就需要首先对教材了解更加透彻,了解实践中应该掌握的方法、材料等,课前就要准备好。学生通过实践验证书本上的理论,有助于其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不仅知其然,还能够知其所以然。

同样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探索活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实践操作进行预习的具体方式如下: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定义,随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平行四边形进行裁剪,再将平行四边形剪为长方形,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自行想象。最后让学生对长方形的长与宽进行测量,求得长方形的面积,考虑应该如何求取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内容定义,还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四)温故知新开展预习

温故知新开展预习有助于巩固新旧知识的联系。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可以对新知识有初步及更加深刻的认识,将新知识中的疑点归纳出来,另外也可以对旧知识进行巩固。温故知新的预习方式就是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让新知识能够更加系统化,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新知。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分数加减法”时,我会让学生首先回忆分数的新知和意义,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联系是什么,然后给学生讲解如何对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将知识变得更加系统化,还能够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让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新的知识。

二、小学数学预习方法的有效指导

第一,初读教材,掌握教材中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学生要从教材的情境图中发现数学信息,试着回答教材中提出的问题,从整体上了解新知,读懂教材上的结论。

第二,斟酌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脉络。理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在了解了当天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后,消化、吸收这些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

第三,重点思考,标注教材的疑难之处。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不一定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应该及时记下来。

第四,加强练习,检验课程的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预习,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可以检验预习效果。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因为有一定的抽象性,课前进行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必要途径。落实课前预习,不但能够确定新知识的重难点,找出问题,还能够在课堂上进行更加有針对性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很大好处。数学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问题,并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学好数学,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将会是数学质量提升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小杰.学而常思以思促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指导学生反思性学习的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

[2]马艳芝.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J].新课程(小学),2016(1).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有效预习小学数学
浅析如何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
有效预习,助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预习教学策略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