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乡土文化资源 优化语文教学模式

2019-08-17王冯信

新课程·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

王冯信

摘 要:乡土资源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具有地域特点的优秀地方文化,它反映着特有的地方精神气节,表达着一定的情感态度和思想意识,其内容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在语文教学中整合渗透和努力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拓宽学生学习视野,激活学生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关键词:乡土文化;资源;整合渗透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知识源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本土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具有地域特点的优秀地方文化,其内容丰富多彩,充满魅力。如今,乡土文化日益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和普遍挖掘。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让学生深入学习了解乡土文化,已是时代的需求,是提高学生传统文化底蕴的关键所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以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巧用乡土文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利于时代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情,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

那么,如何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巧妙结合起来,将乡土文化和中华精神有效传承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整合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为语文课堂教学增光添彩

语文课堂教学在以课本内容为中心的基础上,在校本教材资源开发的相关教育理念指导下,将乡土文化和语文教材内容进行巧妙整合,引导学生通过体验生活来加深对教材的理解,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综合能力。这样不仅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而且实现了语文教学由课内向课外的自然延伸,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

1.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调查研究表明,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普遍较差。对小学生教学方面,我们主要侧重于课本资源的训练,因此,为了使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应不拘一格、巧妙灵活地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把乡土资源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寻求乡土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语文知识,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和文化底蕴,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2.利用乡土资源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他们对家乡的乡土文化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很多学生心中很难燃起对家乡的眷恋热爱之情。如果教师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引入乡土文化资源,使学生在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中体验到家乡的文化,了解到家乡文化资源的丰富多彩,很容易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挖掘优秀的乡土文化

1.多角度引领学生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要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乡土文化传承教育,我们必须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地方文化巧妙结合起来,多角度引领学生挖掘乡土文化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了解优秀地方文化。比如,在寒假可以让学生收集当地的过年习俗(如除夕的上坟习俗,正月初一的上香习俗,以及初二到初六走亲访友习俗),也可以让学生调查了解当地的办社火、舞龙狮以及当地农历二月初二的打锣鼓草活动。这些能作为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文化资源,不仅让学生从中学到灵活的语文知识,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进而促进学生对优秀乡土文化的了解与应用。

2.巧妙地将乡土文化渗透在语文教学中

(1)课前引入乡土文化

精彩的课前导入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乡土文化传承教育的核心,也是将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紧密结合的关键。教师选择合适的课文引入相关的乡土文化,不仅能优化教学效果,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藏戏》时,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地方戏,然后将这些地方戏以不同方式呈现出来,这时学生积极发言,踊跃参与,说的说,唱的唱,耍的耍,课堂气氛生动而活跃,很多学生对这些优秀的乡土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其对耍社火、舞龙狮、唱高山戏更是津津乐道,学生的表现可谓生龙活虎。经过这个充满乡土文化气息的课前导入,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更加浓厚,课堂教学便顺水行舟而积极有效地开展。

(2)课后衍生乡土文化

在小学课本中很多课文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对课文中的很多知识一知半解,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课后补充一些看得见、悟得着的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说明。比如,我在学习完《国宝——大熊猫》一文之后,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保护珍贵动物、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组织学生说了说自己了解的家乡珍贵野生动物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争先恐后积极发言,说出了当地的红腹锦鸡、金丝猴、麋鹿、香麝等珍稀动物,然后我以图片配文字说明的方式在幻灯片上进行展现,不仅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热爱家乡的思想。

3.在写作教学中引入乡土文化

把乡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因此,习作教学中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整理与乡土文化相关的素材,体会乡土文化的精湛与活跃,从而为孩子的习作勾勒出更美好的画面。比如: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观看当地的非遗文化——高山戏,让学生感受人物的灵活,动作的夸张以及“走印”活动的奇妙,以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语言组织能力,使乡土文化传承与学生习作提高紧密结合。

总之,乡土文化资源是语文教学的宝贵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积极利用和努力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优化语文教学结构,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激活学生学习情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乡土文化资源
让有限的“资源”更有效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捆绑制”的文化研判:基于文化适应论观点的分析
借助乡土文化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借助乡土文化资源 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试论新背景下乡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回归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