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

2019-08-17池金新

新课程·中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网络平台中华

池金新

摘 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教学改革要求完善中华优秀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渗透利于丰富地理教学内容,完善地理教学方法,实现地理育人目标,且更好地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详细阐述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理教学;传统文化;渗透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主要是从网络、书籍、杂志、电视媒体等渠道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仅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一点了解。同时,对地理教材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远远不够,且渗透效果一般,渗透方法仍然是以讲授法、榜样示范法为主,不利于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一、提高文化运用意识

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会在教学过程中影响学生的成长。初中地理课堂上,为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应树立起科学的教育观念,为学生营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氛围,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应用引导学生用“仁爱”思想等约束自身行为习惯,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

例如,在《自然环境》一课教学时,可先向学生出示一幅地图资料,再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读图,找出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伊朗高原、蒙古高原、印度河平原、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说一说三组地形区海拔和分布特点,探讨一下亚洲地势高低起伏大致趋势。当学生讨论完毕之后,对学生进行“道法自然”教育,即在社会发展中要学会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够随意破坏亚洲自然环境,要在一定地域空间里进行道路修建、城市规划、区域开发等,以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不仅能够通过学习归纳出亚洲地形地势和河流特点,也能够从中掌握到“道法自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起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充分利用好地理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通过组织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讨论、传统文化知识大赛、名人名句标语设计等课堂活动,促进学生文化素养发展,使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下慢慢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例如,在《自然灾害》一课教学时,为了教会学生辨析什么是自然灾害,让学生了解各种自然灾害,并向学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运用大禹治水故事导入,由大禹率领民众与洪水斗争引出《自然灾害》这一课题。大禹治水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故事,既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又利于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学习大禹身上勇于战胜困难,置个人利益于不顾的精神。课上,可先引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句话,再为学生播放一段自然灾害视频,提出问题:“洪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引发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引导学生展开积极思考,并从中形成良好的节约用水、节约水资源意识。课堂最后,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可能会遇见哪些自然灾害。小组讨论期间,学生将抱着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寻找问题的答案,总结出地震、生物灾害、火山爆发各种类型自然灾害。同时,讨论期间学生将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懂得“爱人”,学习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仁爱”思想的精髓。

三、积极组织课外活动

在初中地理课堂上,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效果,可以爱国主义教育、乡土教育、国情教育为目的,组织乡土地理调查、风土民情调查、专题讲座、国情新闻评论等课外活动,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提高学生个性品质和思想觉悟,让学生学会社会关爱,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在《人口》一课教学时,可设计一个调查家乡人口课外活动,明确调查目的是了解家乡人口情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爱乡情感。调查内容是了解家乡人口分布。调查路线,是利用周末一天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调查家乡四个区域人口分布情况。调查之前,要先确定好所要调查的问题、内容,再通过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获得一些调查成果。通过这一次地理课外活动的组织,学生的爱乡情感被充分激发出来,并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四、利用网络平台传播

在初中地理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还要强调利用网络平台向學生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无线网络已经全面普及,所以运用网络平台,将地理教材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图文并茂形式呈现给学生,更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文化传播效果。

例如,在《“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一课教学前,可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油菜田、湖泊星罗、旅游胜地等迷人景色制作成动态图,将动态图发送到微信平台,与学生共享,实现用直观的场景展示,表现人们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对长江三角洲富庶之地的赞美,带领学生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习俗和民居。整个教学过程,可通过网络平台的运用将优秀传统文化变得更为直观且富有吸引力,促使学生实现对传统文化和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

总之,初中地理课程有着综合性、人文性特点,为实现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育人价值,注重渗透上善若水、天人合一、仁爱思想、爱国主义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分重要。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渗透时,需充分利用好地理课堂这一教育主阵地,再通过课外活动的组织和网络平台的利用教导学生,鼓励学生对其展开深入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宏英.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方法[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7(6):13-14.

[2]刘庆河.传统文化案例在初中地理中的应用[J].教师,2017(15):69.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网络平台中华
一种基于5G网络平台下的车险理赔
课外活动类作文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网络平台打开代表履职新视窗
依托网络平台,构建学习评价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