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与“魂”(上)

2019-08-17戴木才

善天下 2019年3期
关键词:仁义崇尚传统美德

戴木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思想上有大智,伦理上有大善,艺术上有大美,科学上有大真。

中华民族,始终贯穿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向上、崇善的精神追求,形成了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更为丰富、更具民族特色和举世公认的传统美德,素以“崇尚道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

中华传统美德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追求和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包含着人类社会道德发展的精髓,与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一致,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具有超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永恒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标志性特征和传家宝。

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体,包容开放、兼收并蓄,包括了道、墨、法、释等各家思想,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对于中华传统美德,可以从家庭、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方面来概括提炼。

在家庭方面,强调尊老爱幼、父慈子孝、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等;

在社会方面,强调诚实守信、互助友爱、与人为善、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为政以德”“精忠报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等;

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讲信修睦”“和为贵”,等等;

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民胞物与”“道法自然”,等等。

根据我国传统道德思想“内圣外王”的思维方式,主张通过修身为本、践履躬行,把上述内容落实到个人品德和理想人格上。

在个人品德方面,追求君子人格、圣贤人格,崇尚“仁者爱人”“见利思义”“见贤思齐”“浩然之气”“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等;

在理想人格方面,追求至善至圣、刚健有为,崇尚“既仁且智”“从善如流”“知行合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等等。

中华传统美德的内容非常丰富。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历来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仁义礼智”;有人认为是“礼义廉耻”;有人认为是“孝悌忠信”;也有人认为是“忠孝节义”;还有人认为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等。但最根本最凝练影响最深远的还是“仁义礼智信”。

对于人民群众对“仁义礼智信”传统美德的认知情况。我们的调查显示:71.9%的人听说过“仁义礼智信”;69.1%的人了解或了解其一些基本内涵;68.7%的人会以其衡量他人的道德水平;71.3%的人会以其要求自己;80.7%的人认为有现实意义。各项调查结果几乎都在70%以上。这说明“仁义礼智信”在我国影响深远,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核,是一个完整的价值系统,对其他传统美德起着规范、统摄和导向作用。如孝悌、忠恕可以涵盖在“仁”当中;公义、廉耻可以涵盖在“义”当中;谦让、恭敬可以涵盖在“礼”当中,等等。离开“仁义礼智信”,就很难正确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也很难对传统美德做出价值判断。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历史上“仁义礼智信”既有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社会等级秩序的阶级性一面,其中包含封建性的糟粕,绝不能照搬照抄;同时,它又有维护我国古代社会起码的公共生活的公共性一面,其中包含民主性的精华,完全可以批判继承。

對待中华传统美德,我们既要看到其阶级性的一面,又要看到其公共性的一面,要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和时代精神的进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创造性转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做到“古为今用”。 【责编/吴言】

猜你喜欢

仁义崇尚传统美德
让老人幸福 促社会和谐
助人为乐的小牛
《崇尚宪法 落实法治》教学设计
做人美德
久假不归
仁义不过是“客栈”?
名人家风
意外
崇尚生活
百善孝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