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驹与有韧性的“自然之友”
2019-08-17张火鸟
张火鸟
张伯驹是中国老牌环保机构“自然之友”的总干事。近5年,在他的带领下,自然之友二次创业,改变单纯依赖项目格局,开拓了一种公益创业团队协同发展的新模式。
做环保公益,张伯驹说他“没有倦怠感,一直做的都是新事”。
如履薄冰
“一直都是如履薄冰。”回望5年自然之友总干事的职业生涯,张伯驹如此感慨。
2013年夏,即将从香港中文大学硕士毕业的张伯驹决定继续环保公益。读硕士前,他在中国第一个民间会员制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干了6年。
当时,成立于1994年,由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之子梁从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等人发起的自然之友已更换了六任总干事。
2013年夏,29岁的张伯驹出任自然之友总干事。战略聚焦,是他上任后最重要的目标。之后,自然之友确立了三个核心业务板块:法律与政策倡导、公众行动支持、环境教育。
当时中国的环境公益诉讼等制度正处于很不健全的阶段,对于资助方普遍不看好的法律与政策倡导板块,张伯驹却力主推动,“这一定要做,中国环境法治的进步是一定的,需要有富有力量的推动者”。此前,自然之友参与了中国民间组织发起的第一起环境公益诉讼案。
2014年,由于砍掉一些非核心业务及资助机会,自然之友几近“断炊”,战略调整带来的阵痛显现。“这也是在考验我们能否将战略落实,坚定地为核心业务去筹款。”张伯驹说,“很幸运,我们得到了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南都公益基金会等一系列公益伙伴的战略支持,有了坚持推动战略聚焦的资源。”
为了解决战略层面的资金困境,做更广泛的大众倡导,筹资策略上,自然之友还变“批发”为“零售”,奋力开拓个人捐赠,包括月捐和遗产捐赠等,保持机构的独立性。同时,自然之友开始尝试自我造血,通过一些产品和服务的打造,为社会提供专业付费服务,如扮演“体育赛事/嘉年华零废弃供应商”的角色。
目前,自然之友的战略聚焦已经完成,新的发展模式日渐清晰。
真问题
“伯驹唯一顾虑的是:自己所做之事是否是在面对‘真问题?”张伯驹的北大附中校友、MyH2O水信息平台创始人任晓媛说。
在资方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张伯驹坚定地认为推动环境法治是个“真问题”。
之后,自然之友环境公益诉讼团队重组。其后,团队不断进击:持续招募优秀律师和专家,和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建立合作等。2016年,团队开始独立运转。张伯驹也扎进环境法专业里,非法律专业出身的他,专门在手机上设置了“法律专业术语及概念纠错”文档。
四年多来,自然之友的政策倡导有了诸多进展:参与制定和修订近50部环境公共政策,包括《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等;2017年,环保部委托自然之友参与中国第一部《土壤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研究和立法建议,并就《水污染防治法》的修订进行专题政策研究。
相比政策倡导的专业挑战,环境公益诉讼面临更多现实压力。前几年,自然之友刚开始做环境公益诉讼时,被告企业的第一反应不是积极应诉或找专业律师,而是商量如何“摆平”自然之友。张伯驹没怎么考虑“惊险不惊险”,以“专业沟通”应对,以期能让对方认真准备诉讼。
“毕竟在中国,作为一家民间组织的负责人,有时你不得不去回应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和压力。在环境领域,当进入回应‘真问题的时候,一定会触及利益,一些深层次利益,尤其是我们选择做环境公益诉讼。”张伯驹说。
截至2018年年底,自然之友共提起涉及水、大气、土壤污染,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破坏,海洋保护等公益诉讼40起,其中立案34起,已结案17起;在各地支持了十余家环保组织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不仅撬动了数亿元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资金,还让多个行业的环境违法成本得以显性化,并促进相关公共政策的完善。
在张伯驹看来,推动绿色公民行动也是一个“真问题”。“公众是否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能否尽快到达环境改善拐点。我们需要把更多的抱怨者变成建设者。”
张伯驹用“韧性”来概括自然之友的行事风格。“你不要小看枝条,平时看起来很柔顺,当你把它弯到极限时,反弹力会很大。就像自然之友,日常行事风格是温和的,但有人突破生态或公共利益的底线时,就会用非常大的力量坚持捍卫底线”。 【责编/吴言】
公益组织链接:
组织全称:自然之友,Friends of Nature(英文名)。
成立时间:1994年3月31日在北京成立。
组织官网:http:∥www.fon.org.cn
组织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群众性、会员制的民间环境保护组织。
机构设置:在北京拥有自然之友环境研究所、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三个工作实体;在全国分布着22个会员小组,并依托具体业务推动建立了多个跨机构的行动平台。
人员构成:面向所有真诚关注并决心身体力行地参与中国环保事业的广大公众。20多年来,全国已累计超过3万名会员。
创始会长:粱从诫(粱思成、林徽因之子)。
组织愿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中,每个人都能分享安全的资源和美好的环境。
组织使命:建设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平台,让环境保护的意识深入人心并转化成自觉的行动。
核心价值观:与大自然为友,尊重自然万物的生命权利;真心实意,身体力行;公民社会的发展与健全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
工作内容:通过环境教育、家庭节能、生态社区、法律维权以及政策倡导等方式,重建人与自然的连结,守护珍贵的生态环境,推动越来越多绿色公民的出现与成长。
典型案例:滇西北天然林和滇金丝猴保护、藏羚羊保护、首钢搬迁、西南水电开发、圆明园环评听证、26度空调节能行动、环境绿皮书、5.12震后绿色援助、云南曲靖铬渣污染、福建南平武夷山脉非法采矿毁林案、常州毒地案、云南绿孔雀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