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聚集效应视角下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研究
2019-08-16余薇
余薇
【摘 要】协同创新网络从根本上说就是集聚地内各项人才汇总所形成的复杂关系的集合。利用数据分析人才聚集效应与区域内协同创新网络的本质关联,提出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研究。明确协同创新网络的运作模式,确定协同创新网络节点构成与行动者的选择,最后对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组建资源进行整合与处理,研究发现浙江省在人才集聚的正效应下协同创新网络发展形势良好。
【关键词】人才聚集效应;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技术创新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发挥的作用得以凸显。技术创新涵盖范围广,从单一元素开始很难解释系统复杂的创新流程,系统创新需要转向协同创新网络化的方向发展[1]。以知识、信息积累为主要特征的人才是社会资源创新的重要来源,是创新元素中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协同创新网络的出现与发展,依赖创新因素中人才的优化分配与协同合作,所以应深入研究人才聚集与协同创新网络的关联,充分发挥人才聚集效应在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中的作用。协同创新网络成为整个浙江省社会经济向前发展的巨大引擎,促进了浙江省实现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协同创新网络固然对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与企业市场竞争力提高有着一定功效,一旦其创新资源无法做到继续集聚,将难以维持其市场竞争优势,很难发挥作用[2]。因此研究推动协同创新网络长远发展的原因十分必要。
一、协同创新网络的运作模式
明确人才聚集效应的有关划分及其概念,以人才流动为立足点,从吸引性和驱动性两个基本方面分析人才聚集效应的主要特征,利用对数据信息的共享效应、资源集聚效应、创新效应、自主效应、应激效应、派遣效应、区域效应、经济效应、协同效应、风险平分效应等人才聚集效应方面做更深入的金融学分析,通过主因素分析法以及时间排序的平滑法,对人才聚集效应进行定格化衡量与发展趋势的一定预估,以此来评判人才聚集效应特征的具体表现[3]。
协同创新网络作为一种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主要利用交互式纠结功能将网络中的主要元素(如资源要素,知识要素,经济因素等)统一起来形成新的、全面的网络关系,可以更快速有效地实现网络行为每个主题之间的资源分配和经济协调,以及加速技术创新,知识评估和人才的形成[4]。网络的创新主体使用固定在网络关系中的某些资产(例如,信任值)建立一般关系,并通过与外部世界的接触接收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某些特殊资源,从而形成自身的优势。企业的协同创新网络以企业为单位,在企业特定集体创新过程中,通过同一竞争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中介机构以及政府等创新主体的联系,利用交互作用组成技术链与人才链,从而形成长期固定的协作伙伴关系[5]。协同创新网络作为各个创新主体之间的纽扣进行协同合作,最终实现建立稳定发展关系网络的目的。从生态系统视角看,协同创新网络作为一个自我增值、自我循环的创新生态系统,利用网络主体之间的协同关系实现彼此之间的资源共享、创新传递和技术发展以及与外界环境的沟通。协同创新主要是以企业、大学以及科研机构作为关键要素,以政府机关、金融企业、中介组织、非营利性组织等作为辅助元素的多元化主体之间协同互动的网络创新格局,突破了以往线性、链式的传统模式,表现出非线性、跨越式、网络化以及创新性的新特点。
二、协同创新网络节点构成和行动者的选择
协同创新网络是创新结构共同发展的网络,是网络创新的主体(其中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中介组织等)它基于共同的文化概念在正式或非正式关系中进行交互和协作,使知识和技术等创新资源在网络中自由分配和有效配置,具有集聚技术转让和知识共享的优势。在协同创新网络中,企业与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关系可以以结构化的形式表达:如果网络的节点应该紧密连接,那么网络的核心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综上,行动者的选择主要出于以下几点。政府作为浙江省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资源的全面掌控者,能够在宏观调控上对各个行动参与者的具体行为进行大方向调控,更是区域协同创新网络机制形成的引导力量,所以选择浙江省11个地级市代表整个浙江省的政策规划。
高等院校作为重点人才的培养基地和聚集地,拥有大量人才资源,在知识、技术方面拥有绝对优势,在协同创新网络机制形成的过程中十分重要,是区域协同创新的最佳参与者,也是组建区域协同创新网络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科研院所的科研工作者们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和探索,拥有一系列的人才资源与学术研究成果,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持作用。企业作为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直接的力量,是科技成果的享用者与应用者,更是社会创新的直接推动者,只有在政府宏观调控的正确领导下,通过企业正常、有效的实施,高校、科研院所所以及企业本身做出的创新成果,才可以持续转化为现实社会创新的直接生产力,发挥出创新成果的最佳效果,提高区域协同创新能力,进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人才聚集通过利用其效应特点主要作用于区域内协同创新网络的形成过程,并产生创新成果,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进步。所以,在协同创新网络行动者的选择中,需要重点考察的便是协同创新主体之间的协同创新活动过程。由于金融机构在本文中只是作为大众平台的参与者而分析,所以不列入行动者的选择范围之中。鉴于解释程度、综合性、数据参考性等因素,以浙江省创新主体为例,选择5个地级市,9所高等院校,6所科研机构,7家上市企业作为行动者(如表1)来组建浙江省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
三、协同创新网络相关组建资源的整合与处理
在协同创新网络行动者的积极参与下,浙江省2013—2018年人才指标规模持续上涨,协同创新网络布局初见成效,具体相关数据见下表。
由于浙江省协同创新资源集聚的基础比较好,处理重点是协同创新网络各个系统之间的主体应该怎样吸引、整合区域内的资源,进行知识创新和技术更新,并进一步吸引到社会投资的融入,使各项创新成果可以有效、科学的投入到社会市场中,并最终产生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为区域内提供特殊的市场竞争力,这便是协同创新网络能够逐渐集聚资源的最佳动力来源,同时也是协同创新网络不断发展、完善的源头所在。因此,其输入指标的设置也必须以企业、教育机构、政府机关单位、中介机构以及作用环境为基本单位。在這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下,出现了以人才交流、互动为中心的创新协作、资金扶助、跨界合作、知识互动、技术支撑、创新研发等关系,因而浙江省在人才集聚视角下,人才规模指标稳定增加,协同创新网络支持下的浙江省社会经济水平连年稳定上涨,经济形势大好。
四、结束语
本文对人才聚集效应视角下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进行分析,依托人才集聚效应的优势,根据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大数据分析,实现本文研究。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人才聚集效应视角下浙江省协同创新网络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薛昱,张文宇,申丹丹等. 基于层次聚类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模式研究[J].计算机仿真, 2017, V34(8):351-355.
[2] 王聪. 基于人才聚集效应的区域协同创新网络研究[D]. 太原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7.
[3] 夏艳红. 浅析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协同创新体系[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12):98-101.
[4] 周涵婷,余晓 ,宋明顺. 浙江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特征分析[J]. 科研管理, 2017, 38(7): 166-169.
[5] 牛冲槐, 江海洋, 王聪. 科技型人才聚集环境及聚集效应分析 (一)——制度环境对科技型人才聚集效应的影响分析[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25(3):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