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粒和膨化对饲料营养成分的影响
2019-08-16刘军泽
刘军泽
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使养殖业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要对饲料采取制粒和膨化加工,能够有效改变饲料的营养成分。本文将从饲料制粒和膨化加工后对蛋白质的影响、对淀粉的影响、对维生素的影响、对脂肪的影响、对粗纤维的影响等方面重点阐述,供读者参考。
1 对蛋白质的影响
制粒和膨化过程中的温度高低、水分含量等因素都将对饲料中蛋白的吸收有着重要的影响。饲料中的蛋白质在高温环境中其分子变得活跃,造成分子内部结构氢键发生断裂,从而造成多肽链的三维结构发生变化;从宏观上来看,它会造成蛋白质分子变性。所以经过制粒和膨化过程,饲料中的蛋白质更加有利于动物的消化和吸收,通过大量研究发现动物采食制粒和膨化加工后的饲料其消化率会显著提高。
2 对糖类淀粉的影响
随着制粒和膨化过程温度的升高,糖类淀粉颗粒会大概在50~75℃这个区间逐步吸水膨脹,随着体积增大,发生破裂,它会使得饲料的粘稠度显著增加。糖类淀粉在经过这个变化之后的形成物质叫做糊化糖类淀粉。温度越高,糖类淀粉的破裂越全面,糖类糊化淀粉含量越高。糖类糊化淀粉的吸水性能提升明显,更加容易与动物体中的糖类淀粉酶发生作用,从而能够有效的提升动物对于糖类淀粉的吸收消化率。
3 对维生素的影响
通常来说,维生素分子大都具有不饱和碳原子结构、双键结构、羟基结构,这些结构导致维生素分子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极不稳定。饲料经过制粒和膨化中的高温、高压、潮湿环境的处理之后,造成维生素分子内部结构的破坏,造成饲料的维生素营养成分显著降低。
4 对脂肪的影响
脂肪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来说,饱和脂肪酸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发生变化;而对于不饱和脂肪酸来说,它容易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特别是在氧气充足、高温高压条件之下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不饱和脂肪酸经过氧化反应,会造成不饱和脂肪酸分子转变成其他物质。对于饲料的制粒和膨化过程来说,这个过程会造成饲料原材料中的脂肪酶完全失去活性,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饲料中的脂肪存储时间。但是又因为这个过程容易造成不饱和脂肪酸发生氧化反应,所以在制备一些高脂肪饲料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比例投入防氧化反应的催化剂。
5 对粗纤维的影响
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于温度的变化不太敏感,温度提升对其质量影响不大;但是高压和膨化阶段过程会造成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子内部结构发生破坏,可将大型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子断裂成小型分子结构,从而可以有效提升动物对它的吸收消化率。有学者研究,在温度不高于120℃的情况下,制粒和膨化过程对饲料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影响程度有限。
6 总结
饲料进行制粒和膨化处理后,能够有效消灭饲料中的不良微生物,提升饲料的卫生安全性。有利于提升动物对蛋白质、淀粉、脂肪、粗纤维的吸收消化使用率。但是,会造成饲料中维生素含量的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