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向中国曲艺人的"娘家"

2019-08-16王宏

曲艺 2019年8期
关键词:娘家军旅曲艺

王宏

军旅曲艺从来都是中国曲艺队伍中的一支生力军。早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部队文艺战士竹板上的红缨穗便如漫漫长夜中的火光,为那条充满着搏战、死亡、饥饿、疲惫的道路点燃了希望、温暖、浪漫与信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军旅曲艺名家辈出,佳作频出,为强军铸魂、提高部队战斗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曲艺人的“娘家”——中国曲艺家协会的联络、协调、服务,引领、推动、培育。

在军旅曲艺队伍中,我算不得老兵,但也不是个新兵。我亲身经历了军旅曲艺繁荣发展的壮年时期,亲身感受到了曲协这个“娘家”对军旅曲艺事业的支持、指导与关爱。在这里,我没有资格代表所有军旅曲艺战士,也不能就军旅曲艺工作进行总结,我只想就我的創作经历与我在创作生涯中的感受,对我的“娘家”说实在的感慨,表达由衷的感恩。

我感恩这个“娘家”,源于她真诚的培育。

我感恩这个“娘家”,源于她有力的呵护。

我感恩这个“娘家”,源于她广阔的胸襟。

我感恩这个“娘家”,源于她聚力的能量。

我于1978年参加工作,在济南市曲艺团工作了16年,那时我只是一个痴迷曲艺创作的毛头小伙子,对创作充满热情却毫无经验可谈。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创作的评书段子《卷发与光头》入选了中国曲协举办的全国故事大赛,并获得了三等奖。虽说在以后近3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和我的伙伴们荣获了包括文化部文华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中国曲艺牡丹奖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级大奖,但那个三等奖的证书我却始终珍藏着,因为那是我艺术的起点,给了我这个怀揣曲艺梦想的年轻人最初但最坚定的自信。之后,我勤奋学习,笔耕不辍,但受限于当时的眼界、境界及学识,在一段时间内少有好作品问世。而正是中国曲协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各种培训、笔会、采风活动,让我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让我结交了一大批来自全国的曲艺名家,进一步触摸到了曲艺艺术的灵魂、理念及创作方法。如果没有这个“娘家”搭桥,也许我一生都只个是活跃在舞台边缘的“好事者”而不可能真正进入这个领域。有了“娘家”的帮扶和“亲人”的栽培,我在创作之路上一路奔跑,先后有小品《我要上学》和山东琴书《魂系桃花庄》分别获中国曲协首届小品大赛一等奖和首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自此以后,我用半辈子的时间连续创作了琴书《生灵叹》、相声《懒汉糖葫芦》等100多个曲艺作品,还有小品近300个,话剧、京剧、评剧、越剧、吕剧20多部。管子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而我就是“娘家”悉心栽培下成长起来的一棵树。除我之外,还有更多的年轻人在“娘家”的提携、培育、督促下进入了这一行业并有了相当的成就。中国曲协在发现、培养年轻人才方面所做的工作有目共睹,功德无量。今天曲艺事业有如此蓬勃发展的劲头,“娘家”功不可没。

1994年,我携笔从戎,成为一名军旅曲艺工作者。当时每支部队的文工团几乎都有一支人员精干、灵活轻便但名家众多的曲艺队伍。这些曲艺队的节目贴近生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下部队慰问演出是最受欢迎的。此外,曲艺因说唱结合、内涵丰富、表现力强的艺术特点,也是国家和军队系统各种文艺晚会的重头戏。九八抗洪晚会,我创作的琴书《俺想对你说》,在排练中得到了中国曲协这个“娘家”的大力支持。从装腔、作曲,到乐队人员调配,“娘家”事无巨细,事事操心,最终帮着把这个作品立到台上。节目大获成功,受到了中央领导的表扬。我觉得:抗洪胜利是军民团结的胜利,而这个节目的成功也是军民携手、“娘家”与我齐心协力的成功。

这只是我所经历的其中一件事,“娘家”对军旅曲艺家有针对性的各种业务培训和人才输送,评奖、笔会基本年年都有、岁岁不断,对军旅曲艺表演水平的提高,作品质量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娘家”的支持培育下,部队曲艺日益繁荣,在百花齐放的艺术版图中形成了一道独特的绿色风景。

2003年,我调到原总政话剧团,先后担任创作室副主任、主任、团长。虽然转行到话剧,但我的底子仍然是曲艺,也正因为曲艺的滋养,我的话剧作品有了些相对独特的样貌。我们团的魏积安、郭达、孙涛、邵峰等人,早年都学过曲艺表演,在曲艺小品创作表演领域卓有建树,对曲艺有感情,也有期待。为此,我向时任中国曲协领导建议,让我们团的作品参加中国曲艺牡丹奖的角逐。没想到我的“娘家”非常积极地回应了我的建议。我们的演员在牡丹奖激烈的角逐中开阔了眼界,取到了真经,也争得了荣誉。而众多的观众也因为明星的加盟而大饱眼福,曲艺艺术的影响力亦得到拓展,几次联手都称得上是双赢正果。我想,这是“娘家人”“大曲艺”的战略、谋发展的担当、海纳百川的情怀所结出的正果。

因为对曲艺艺术的热爱,我还应邀为济南市曲艺团、河南省演艺集团曲艺团量身打造了方言剧《泉城人家》《老汤》《老街》三部大戏。我无意改变曲艺传统的表演形式,我只是将曲艺的元素大幅度融进剧中,在排演中为曲艺演员搞培训,为剧团生存找出路,为曲艺艺术做科普。但业界对此褒贬不一。而我的“娘家”却以海洋般的胸怀接纳了她们的存在,在连续三届曲艺节上安排演出。《泉城人家》甚至参加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并荣获文华剧目奖、文华剧作奖,这是曲艺人的骄傲,也是“娘家人”自信、包容的结果。接下来我还将应中国曲协第八届副主席张旭东(叮当)的约请,以谐剧艺术家王永梭的生平事迹为蓝本,创作大型谐剧《永不谢幕》,以期让更多的年轻人走近曲艺,让他们知道,曲艺真的很好看、很好听、很时尚、很自信。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艺术是浑然一体的,只有融合了一切种类的艺术才能臻于最完美的境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任何一门艺术都应在向姊妹艺术学习的过程中继承、融合、发展,从而壮大自身。曲艺艺术也不例外,一部曲艺发展史告诉我们:融合与互鉴不但没有让曲艺消亡,反而使之更加强悍,而抱残守缺、困守孤城的一些曲种却在别人的攻城略地中走向凋零,走向衰亡,这是历史的定律。习近平总书记说:“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由此可见,创新对于任何艺术形式来说都是责任、都是生命,曲艺不会成为例外。

今天的中国曲协领导者是开明的,清醒的,敢于担当的,可以相信,中国曲艺的未来必然会在多元化发展的守正创新之路上阔步前行,曲艺工作者的“娘家”也必会继续凝聚全国曲艺工作者的人心,带好这支队伍,守好这个阵地,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发展繁荣贡献力量。

今朝可赞,未来可期,向娘家人敬礼!

(责任编辑/马瑜)

猜你喜欢

娘家军旅曲艺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军旅题材受关注 2022年03月立项表分析
一位军旅书法家的慈善情怀
《曲艺泉城》
本期主题:军旅
娘家欠你的,别到婆家来讨要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韩国:娘家出力婆家受益
SKAP秋冬军酷系列新品上市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