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模具制造课程“企业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2019-08-16徐晓寅

职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企业项目模具制造人才培养

徐晓寅

摘 要:模具制造是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解决教学与实际生产过程、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节的问题,可以在中职模具制造课程应用“企业项目”教学方法。通过在教学中融入“企业项目”,整合教学资源,设计教学过程,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关键词:模具制造  企业项目  人才培养

当前,模具制造行业技术不断进步,企业对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但目前一些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相脱离,培养出的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综合素质不高,学生要想胜任企业的工作,还需要经过较长的学习期和适应期。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笔者学校多年来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如采用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法、项目教学法等开展教学。其中,模具制造课程通过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引入教学,并在课堂中融入企业元素,经过多个学期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模具制造课程是模具专业高二年级所开设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模具制造课程是核心课程,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能力。通过模具制造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模具各零部件的制造、模具组装等操作,使其对模具结构有更清晰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模具制造能力。

一、教学环境的创设

传统教学中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有很明显的界限,但对于模具制造这类理实一体化课程而言,理实融合是教好该课的关键。因此,上好模具制造课的第一步就是要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创设有利的教学环境。

1.改造教学车间

教学车间应该满足教学和生产的双重需求,既要有利于學生学习和教师教学,也要符合企业实践生产的条件,有利于生产,创造产教一体化的教学环境。这样才能将教学和生产过程相融合,既能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又能生产企业实际产品,让学生实现“学做合一”,真正做到车间与实训室合一。

2.教学资源配置

模具制造需要用到许多不同的设备,企业根据生产需求肯定会配齐所需的设备。为结合生产实践,学校的实训车间中也应配备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设备,使学生在学校学习时用的设备与企业生产所用的设备相同,做好学生技能训练保障。为搞好模具制造课程的教学,笔者学校充分配备了模具制造中常用的机床设备。

3.教学车间管理

笔者学校除了在教学中引入企业的项目,在车间管理中也引入企业管理制度。比如将7S管理融入到车间管理中,从而形成车间的企业人文环境,还可以邀请企业的管理层和一线员工对教师或直接对学生进行培训。通过车间整体氛围的营造,使教师在管理、学生在角色定位上,符合企业文化及岗位的要求。

二、教学项目的开发

笔者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与企业联系紧密,在企业项目上有较充足的资源。但企业的生产和学校的教学毕竟有许多不同,因此不是所有的企业项目都适合引入教学。

1.可行性分析

在选择企业项目时,需要对该项目进行可行性的评估。评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是教学资源。项目教学不能超出现有的教学资源。二是学生接受程度。学生处于学习阶段,应该选择与之水平相适应的项目。三是时间管理。学校的每项教学活动都是有一定时间计划的,每个学期的时间也都相对固定,每学期需要完成几个项目、每个项目配备了多少时间,必须按照整体的规划进行。

2.项目生产分析

为了使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该项目的实际生产过程。“企业项目”的教学如果不做实践生产分析、不结合企业运作和管理,在教学中将失去核心课程价值。

3.教学设计

从生产项目到教学项目,项目目标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做好以下规划。

(1)整合教学内容。将项目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知识技能与学生具备的以及应该掌握的内容进行分析,该补充的内容及时进行补充,该强化的内容及时进行强化。

(2)规划教学环节。在“企业项目”教学中,学生学习全程在车间完成,各环节必须衔接设计好。同时,学生还有企业员工角色的一面,这在教学环节中应该有所体现。

三、教学方法的选用

“企业项目”的教学有需要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下几种教学方法使用较多。

1.分组教学

分组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普遍,其优点在此不多赘述。在“企业项目”教学中,分组教学既利于教学,也利于管理。在“企业项目”教学中,先把一个班级学生进行分组,5~6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设项目管理一名,负责本组所有的项目事务。每组成员都有分工,合作完成项目任务。

2.行动导向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教的再多,学生在实践中也总会遇到很多课堂上没有讲过的问题。在“企业项目”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的任何分析、生产中的任何决策都由学生自行完成,项目的推进也根据学生自己制定的计划一步步去实施。

3.项目分层教学

企业的生产由各部门分工配合完成,每批订单甚至每一个零件都要经过多人多工序共同来完成,生产过程都是连续进行的。而学校的教学通常不是连续的,也不可能完全把学生当做员工来管理。因此,应该把项目进行分层。比如在模具制造项目中,可以对不同岗位进行分层,也可以通过加工类型进行分层。通过分层的方式,让项目更便于教学和管理。

四、教学实施过程

1.课程规划

模具制造课程教材建议安排80学时,该学时安排以理论课程为主,这与我们的实施理念不符,再加上把“企业项目”融入课程的时间,因此,课程计划安排120学时,每周安排6课时。为保证学生的教学与加工的连贯性,将课程安排在同一天。学校车间已具备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需求,所以安排该课程教学全程在车间进行。

学生学习的目标是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企业项目”。整个项目是完成整套模具的制造,掌握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质量检测和调试装配等操作技能。在项目实施中分成模具零件加工和模具装调两个子项目,分别对学生安排相应的任务。

2.企业项目选择

经过对企业部门所提供资源的分析,结合教学和资源情况,选取“太阳镜模具”作为学习项目。下面以该项目下某零件的加工为例进行具体介绍。

项目任务描述:企业现接到某眼镜厂新设计的太阳眼镜加工订单,太阳眼镜产品如右图所示。生产部已于2018年3月15日接到安排生产的订单,零件图号为TYJ—T01。请于接到生产订单后20日内完成生产。

3.教学实施过程

(1)下发订单,明确分工。学生:根据下发的生产订单,在组内进行讨论,由组长根据每位组员特点和能力进行初步的分工。完成工作页相关内容。教师:强调分工配合的重要性,积极调动起学生参与生产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工作页进行审核。

(2)分析项目,制订计划。学生:收集生产计划的制订方法。根据提供的产品零件图,小组讨论,制订出TYJ—T011零件的生产计划。

教师:指导生产计划的制订,协助学生合理制订生产计划。

(3)确定加工方案。学生:分析零件,小组制定加工方案。每小組可以允许加工方案的不同,这样才有对比。教师:对学生的加工方案进行评估,根据学生的需求给出一定的建议,在保证加工安全和教学最终方案的确定由学生自行决定。

(4)零件制造。学生:首先完成加工工序卡,根据工序卡完成零件的加工制作。教师:结合加工工序,对加工中需要的操作进行适当的指导,同时进行安全管理。

(5)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以及组员的表现作出评价。并根据表现作简单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五、小结

中职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中高级模具制造技术水平的技能人才,学生的能力应该是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因此,在教学中融入“企业项目”对技能人才进行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企业项目”的融入将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笔者也一直在进行该教学方式的实践探索,在实施中也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有些至今没有找到很好的解决办法。比如,有时不同方案所用的时间差别较大,如何去调节颇有难度;在使用电加工设备加工零件时,所用的时间较长,有时课内无法按时完成,根据学校实训室的管理制度又不好让学生在课外使用,导致教学效果受到影响。虽然实施时困难依然存在,但更多的是实施后对教学的好处。

“企业项目”教学中不仅涉及模具制造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还能让学生熟悉员工的角色,学习到企业生产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同时,学生所学的知识、所用的设备都和企业是一样的,可以很好地与企业实践对接,不会产生脱节的现象。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获取实践经验的过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战能力。重实战的教学内容也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

参考文献:

[1]颜碧宇.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实现教学实践双赢[J].中国商贸,2013(32).

[2]邓福镑.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模具理实一体化实践课中的应用[J]. 机械职业教育,2012(3).

[3]刘世革,袁长勇.基于中职《模具制造》课程的项目式教学实践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4).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机电工程学校)

猜你喜欢

企业项目模具制造人才培养
基于战略视角的企业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模具制造与数控加工技术的探究
浅析冷冲压工艺与模具制造技术的发展
基于公众视角的民族地区地方企业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关于当前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建设的探析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