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耦合初探

2019-08-16侯庆双

职业 2019年8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

侯庆双

摘 要:针对“技能本位”之弊,新时代高职院校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必然要求。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文介绍了如何引入系统耦合理论,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强化机制。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系统耦合  高职院校

课 题:本文系2018年度安徽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思政教育耦合机制研究”(SK2018A0987);2018年度安徽省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研究课题攻关研究项目“‘两创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研究”(2018CXF157)研究成果。

1980年以来,“国学热”不断升温,渐成气候,可谓“一阳来复”。学习传统、了解传统、阐发传统,旨在建构民族精神、国民人格和文化软实力,这已经成为当下全国的共识。2014年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新思路,传统文化教育进入“新常态”。

毋庸讳言,囿于“技能本位”的办学宗旨,高职院校不少大学生出现文化误识、道德滑坡、信仰缺失、价值观扭曲等“症状”,成为“单向度的人”。因此,新时代高职院校推进传统文化教育,既是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然要求。

显然,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此,本文引入系统耦合理论,试从公共耦合、控制耦合、内容耦合、多场耦合诸方面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强化机制。

一、公共耦合

公共耦合是指两个以上的模块共同引用一个全局数据项的一种耦合。在高职院校这个特定的教育情境之中,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离不开知、情、意、行的认知心理学要素,四个要素之间是互生而互成的关系,共同影响、制约和作用于传统文化教育的系统效能。教育者(包括管理层)必须以系统的观点去把握,既要优化单个因素的作用,又要发挥其合力作用,实现增量的耦合效应。

以“民族建制”与“国家建制”思想指导,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性知识相结合。借重技艺类、实践性的教学内容,凸显“知”的人文性,激活“情”的自主性,强化“意”的持久性,实现“行”的实践性,促使四个要素有效耦合。

以提升教育实效性为目标,着力学生“知、情、意、行”的系统性改变。第一层次是晓之以理,通过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摄取,提高文化自觉;第二层次是动之以情,通过传统文化精气神的熏染,促进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第三层次是笃之以意,激发大学生的民族情感和家国情怀,促进文化自信;第四层次是导之以行,让大学生自觉把传统文化精神、思想、理念、价值观转化为个体的精神追求、行为准则和日常遵循。

二、控制耦合

从信息传播的视角看,控制耦合是实现由上而下纵向传播的“权利流”和人际横向傳播的“舆论流”合拍共振的重要保证。因此,实现传统文化教育的控制耦合,重在制度保障,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产生纵向耦合效应。

1.组织机构建设

比如设立由传统文化建设工作委员会、传统文化教学管理委员会、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室组成的三级管理组织架构。

2.保障资金投入

经师易遇,人师难求。为突破专业师资短缺这个瓶颈,可设立传统文化教育专项建设资金。还可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校友进行捐赠、投资或合作,多主体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教育。

3.评价体系建设

(1)评价主体多元化。由终结性评价转向“学习段评价”,评价主体为教师;由形成性评价转向“学习性评价”和“学习化评价”,前者为教师评价,后者为学生自我评价。

(2)评价内容过程化。结合多元智能理论,主要包括理论知识、思想道德品质、过程与方法、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评价等。

(3)评价方法多样化。杜绝“贴标签”式的“表态评价”,选用统一评价法、过程评价法、总结评价法、调查评价法等。旨在改进当下教学、评估学业成绩、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另外,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也要纳入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三、内容耦合 

内容耦合,是指当一个模块或系统直接修改或操作另一个模块或系统的数据,或者直接转入另一个模块或系统时发生的耦合现象。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一般划分为专业型、普及型和陶冶型三大类,高职院校自然定位于后两者。按照《纲要》的要求,“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意见》则规定其内容包括“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

据调查,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偏重“中华传统美德”,而“核心思想理念”与“中华人文精神”常被忽略。因此,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构建系统完整的传统文化课程体系。

首先,把传统文化纳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学分和课时。遵照《纲要》和《意见》精神,结合多元文化教育理论,构建传统文化三级课程体系。比如,第一级为《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必修课,第二级为《大学生国学经典导读》《中国哲学简史》《书法欣赏》等选修课程,第三级为《高职大学生<弟子规>践行读本》等校本选修课。

其次,就动态的课程实践而言,以《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为例,笔者所在学院通常在一年级第一个学期开设《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共32学时,分理论和实践两大模块。校内实践课教学则以“六艺堂”(礼乐、书艺、茶艺、形体和“双创”)为载体,加强“具身体验”。

再次,全课程育人。逐步打破学科壁垒,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通识课和专业课,实现全课程育人。

四、多场耦合

多场耦合是指多个物理场相互叠加的问题。教育实施主体不同,有交集、有抵牾,只有同向同行,聚合力量,增强耦合度,才能产生多重叠加效应,达到学习主体与多种学习环境之间双向建构。具身认知理论强调身体在认知、身体、环境三者交互关系中的作用,颠覆了“离身认知”的传统教育范式。由此,可从以下诸方面着手,实现传统文化教育“多主体场力”耦合。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目濡目染,不学以能。”(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现代课程论之父”拉尔夫·泰勒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學校的资源,抑或突出隐形教育的作用。因此,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重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环境,润物无声,推进陶冶型传统文化教育。

(1)对大学生进行视听觉熏陶。可以通过物化载体呈现名人肖像、名言警句,与校风校训相得益彰。还可以定期播放传统文化方面的诵读、音乐、广播剧等。

(2)人文景观中增加传统文化元素。不能让文化遗产沦为文化遗憾,要把丰厚的安徽人文资源呈现于校园环境,释放其智慧和能量,强化环境体验。

(3)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丰富社团文化、员工文化。搭建道德讲堂、国学大讲堂等,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民间非遗艺人来院校演讲,提升校园文化品位。

(4)加强网络建设。当前各种社会思潮弥漫网络空间,对“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影响甚巨。校园网站开辟主题专栏,精准滴灌,如设置“微国学·每日一句”栏目,借助APP等新媒体感性化的传播形式,提供视听互动参与的国学盛宴。引导大学生利用自媒体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助推媒体融合,进行对话、引导和文化重塑。

2.丰富社会实践活动

派纳指出:“课程的开展就是动态的建构自我、建构主体性生活体验的过程。”我们需找准职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接榫”,设计主题活动,推行第二课堂记分册或学分制。同时,借助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农村等外界力量,开展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传统文化寻访等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场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反哺课堂教学。与思想政治教学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促进知、情、意、信、行的统一,实现如冯契先生所说的“化理论为德性”与“化理论为方法”。

3.共倡传媒道德

默顿和拉斯韦尔都强调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功能。为此,大众传媒自身必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文化使命,社会效益第一,强化教育主体意识,保证质量、打造精品、营造健康向上的传媒生态环境。高校急需强化媒介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加强对学生使用大众传媒、自媒体行为的管理,做到人人自律而“不逾矩”。学生需加强辨识能力和媒介素养,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始终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

4.促进家校接力

古人云:“闺阃乃圣贤所出之地,母教为天下太平之源”。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立德树人的基点,珍视优秀家风的“老家底”,打好家庭的底色,进而优化社会人文大环境。一方面发掘家训家风中的仁义忠孝、勤俭礼让、互敬互爱、重义轻利等优秀传统文化因素,促进传统文化在家庭的传承。另一方面,学校要创造条件常与家长联系,组织相关的座谈会、代表联谊会、优秀家风汇报会等,激励学生传承传统文化、弘扬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社会化成长。

总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转换视角,将理念与制度、需求与供给、形式与内容、实践与养成相结合,通过系统耦合的四个路向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强化机制,以期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生根、开花、结果。臻于冯友兰先生所说的精其选、解其言、知其意、明其理,从而使得大学生“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作者单位:安徽绿海商务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教育高职院校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弘扬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和谐校园建设
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高职学生成长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