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拓思路,点石成金

2019-08-16孙春苗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初中语文学生

孙春苗

摘要:在新时代的发展中,社会的各个行业也随之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教育的改革也在随时代发展进行着一次次的改革。在新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语文也在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课改中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越发严格。所以语文教师在课程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该以新教育目标为基准,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把学生作为教学发展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发展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把学生培养成新一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过程中,我们首先所要重视的便是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创新意识 学生

在新课改中,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在发展科学知识的同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在发展脑力劳动的情况下,同时注重体力的发展,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语文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在新课改的目标下,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扩大自己在语文学习中对知识的积累和理解与运用。让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经验中,综合和发掘学习的方法,并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合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做到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因此在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注重发展中的差异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学会自发自主地学习,在教学中做到的点石成金的效果。因此如何在中学生的教学中做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也就是怎样让教师在教学中做到点石成金,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以下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参考借鉴的部分案例。

1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激发创新意识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也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所以在这样的一个现代化背景下,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变得各式各样。其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便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处于对未知的极大兴趣之中,任何他们所不了解的事物都能一定程度的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这一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创建新鲜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教学课程感兴趣,并进行自发自主的学习。在多媒体的运用中可以结合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创建对学生来讲已知与未知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的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保持持久的求知欲与兴趣热情。与此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给学生自己学习认知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有空间发挥自己的看法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意识。例如在《紫藤萝瀑布》这篇优美的散文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先向学生介绍美丽的紫藤萝,再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常识和认知,阐述对紫藤萝的感官与印象,最后通过课文的讲解加深学生对紫藤萝的认识,体会文章中作者所抒发的对紫藤萝的喜爱。这使得学生会因为自身的看法而对花产生兴趣,也会有了自我认知与学习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培养创新的萌芽

在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敢于质疑的精神。一切新事物的发明与发现都离不开敢于质疑的精神。只有在学习中不断的让学生产生问题和发现问题,才能让创新意识的萌芽逐渐长大,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在这过程中,语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产生问题,并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只有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产生疑惑或者存有疑惑,才能真正的表明学生对自己所学内容有所思考,而自我的思考便是学生迈向创新意识的重要一步。发现问题便是探索问题的第一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对问题进行表述,经过教师的引导根据已有的见解与研究对自己的疑问进行解答,这便是学生进行创新意识的最简单的表现。例如出现在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课文《孔乙己》,在教师参考文献中对这篇文章的普遍认知是讲述了对封建主义文化的批判以及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讽刺。但真的就只是如此么?我们可以根据此题目,让学生运用自己所积累的文化知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开放性题目的设立意义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与探索真正的答案是如何,而是开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在这过程中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对有瓶颈的学生进行点拨与适时的分析,做到开拓思维,点石成金的效果。

3深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创新意识

学生的想象力在初中时期正是旺盛的时候,这时候他们已经具有了基本的对事物和问题的探究能力,自然也会对感兴趣的事物产生一定的想象力。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机,在语文教学中深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由浅入深,通过对自己想象事物的深入了解和探究加大对想象力意识的培养。例如,在朱自清的《春》这一文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感受和理解作者丰富想象力的这种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感所想和作者的写作形式,写作一段自己对春天的想象的场景。使学生能够在对课文理解的同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与想法,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表达,从而锻炼到学生的自我创新能力。也使学生在发挥自己想象力的同时能够感受到自己创新写作的乐趣,并从中获得写作的興趣。又例如在《最后一课》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创作小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既感受到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学生、对身边环境的不舍,以此方式让学生自主的感知和理解课文,从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语文科目的方式,又能使学生在自己想象力的激发下进行自我创作,增加学生自我创造的信心,以及对创新的兴趣。想象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学习中引导并培养学生发展自我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养成创新意识的重要环节。

4进行科学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创新能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模式下,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的实施课堂中的教学评价,进行科学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适当适时的指导与评价。教学评价作为语文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应在教学中使其发挥到最大的作用。教学评价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总结与分析以及对自己教学生过得验收与教学过程的思考。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清晰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回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通过问题的发现与思考,可以让学生对自己本来薄弱的环节加强练习或者教师通过了解进行课堂改进激发学生在此环节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对自己课堂的反思,不断地改进教学方式,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找到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中,进行开放式可选择式的作业布置,可以让学生依据情况进行有选择性的作业。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方向,又可以让学生在此过程中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教师也可以此为简单的依据,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培养与教学,使学生能够尽可能的展现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便是点石成金的引导者,开拓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发光的金子。

5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加强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所以教师在学生的学习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做到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具备自我创新的意识。不同的学生在学习领域所感兴趣与擅长的东西也有所不同。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独特的闪光点,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做到善于观察与发现每位学生的各自优点。通过发挥学生的优点的形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对各个科目也产生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本就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只有让教师做到发展学生扬长补短,学生得到个性化发展,才能使学生做到主动性的进行创新,教师做到真正的点石成金。

6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坚持新课改的基本要求,做到以人为本的发展学生。认识到学生的发展性,独立性和独特性,做到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学生做到在学习之中的自主创新,使教师做到开拓思路,点石成金。

参考文献

[1] 李东彬.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思考[J].学周刊,2016(11):82-83.

[2] 张海燕.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J].学周刊,2018(10):130-131.

[3] 叶林鸿.简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读与写杂志,2016(09):98.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初中语文学生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学生写话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