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画一世界
2019-08-16于秋月
于秋月
睢宁人用画比喻自己的家乡,他们说,如果说高党新村是中国的水墨画,湖畔槐园则是水彩画,官路小区便是融入中国技法的油画,鲤鱼山庄无疑是中国农村的风俗画。这一幅幅不同风格的“画卷”,像一朵朵艳丽的鲜花,姹紫嫣红,花团锦簇般绽放在古老的大地上,然而,这众多人间好画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闻名世界的睢宁儿童画。
来到睢宁,就好像回到了童年,儿童画在乡村、街道随处可见,孩子们用稚嫩的筆描绘着他们的生活,每一点色彩都在述说、在歌唱,充满了童趣,在睢宁的每一天,都被这天真浪漫包围着,心中暖暖的。
走进儿童画活动中心,仿佛进入时间隧道,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这座投资一百多万元,总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的画廊,是全国第一座县级儿童画活动中心,被称作“东方童画之都”,是中国儿童画发展的标志。徜徉在宽敞大气明亮的画廊,人便进入了色彩斑斓的万花筒中了。
——迎面而来的这幅《喜迎丰收》,是一个7岁孩子的作品,红扑扑的脸蛋儿、黄澄澄的稻米,敲锣打鼓,喜气洋洋,这幅画接足了地气,瞬间就把人带入苏北农村丰收的场景。
——11岁画童郁萍《武术表演》这幅画非常有意义,1981年,南斯拉夫举办国际儿童画大展,中国共有15幅作品获得金奖,而睢宁儿童画占了7幅,这幅画是之一。它标志着睢宁儿童画从乡村走向世界,开创了睢宁儿童画的新纪元。武术是中华民族瑰宝,画面上椭圆形的中心是整齐舞剑的运动员,四周是人山人海、情绪高涨的观众,让人感觉到精神与力量的组合。
——9岁画童张忠实的《龙门石窟》画面简洁,黑白分明的寥寥几笔,就勾画出石窟的神韵,又有历史的沧桑感,对比之下,静的是石窟,动的是人物,画面里几个小孩有的在玩耍,有的在写生,有的在欢呼,童趣十足。动静得宜,相得益彰,难怪这幅画获得1991年国际画展金奖,并被选作国宾礼品。
——12岁画童王恂的《家乡变化快》,他以浓重的笔墨,从不同角度,用起重机、吊车、水泥、脚手架等描述了建筑工地繁忙的景象,透过图画,不仅感受到小作者对家乡变化的欣喜,也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这勾起了我的回忆,想起小时候家里从简陋的平房搬到楼房的喜悦。这幅画曾获世界儿童画展银奖。
——我在一幅《赛龙舟》的画前久久伫立,这也是1981年南斯拉夫国际儿童画获金奖的作品,出自一名10岁的女孩之手,蓝色的江水上几只龙舟竞相前行,龙头高昂,舵手齐心奋力,岸上众人高举双臂好似在呐喊……我被画面带回家乡,每年端午节松花江赛龙舟的场面就在眼前。也许是看到我专注的神情,县委宣传部王璇副部长走了过来,轻声对我说:“这幅画的作者王庆就在现场呢,她现在是我们县的文联主席。”我瞪大了眼睛,急忙请她帮我找到王庆主席,王璇把我带到正在为大家照相的一位憨厚朴实的中年女同志面前,听我说要和她在画前合个影,她露出了羞涩的面容,但很痛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她说,画这幅画的时候她才10岁,已跟老师学了几年了,当时,她只是在端午节前夕的报纸上看到龙舟比赛的报道,旁边的插图“龙”引起了她强烈的兴趣,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她根据报纸上“龙”的插图改画为龙舟的形状,几经修改完成作品,没想到获了大奖。她接着笑道:“12年后,当我从徐州师范美术学校毕业,以美术教师的身份回到母校,再看《赛龙舟》时,惊讶地发现画面中的观众竟然没有一个大人,这让人感觉不可思议。”
孩子的眼中只有孩子,这就是纯真,我突然明白那幅《家乡变化快》为什么打动我?孩子们描绘的是他们心中的境界,而正是这样的美,引发了我们的认同和共鸣,让我们找回童年的心灵,犹如返璞归真的儿歌。
陪同我们的王璇副部长如数家珍般给我们介绍了睢宁儿童画的发展过程。
睢宁儿童画从1955年孕育破土,至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先后有三万多幅作品被选送到世界上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参赛,荣获各类国际奖项两千多项。已经出版数本儿童画集、学校教材,向各类艺术学校输送了上万名美术人才。
1996年,睢宁县被文化部命名为“儿童画之乡”,这一殊荣至今仍是全国唯一。2006年,睢宁儿童画被外交部定为“国宾礼品”,2009年,中国邮政发行的“祝福中国”儿童画邮票,一套四枚,全部是睢宁画童作品,睢宁儿童画成为“国家的名片”……睢宁儿童画的成绩铺天盖地,数不胜数。
我也曾询问王庆主席:全国许多地方都有儿童画,为何单单睢宁的儿童画一枝独秀,并升华为国家的礼品和名片?她说:是“情愫”两个字,这种情愫是持久的、永恒的,从没有因为贫穷、困难、挫折和灾难而改变过,也没有功利性,崇尚率真,追求创新。
这样骄人的成绩值得我们去追溯它的本源,去解读它辉煌成果背后的故事。
1955年,睢宁实验小学来了一名美术老师叫李训哲,这位从小就喜欢画画,照着香烟盒就能画出栩栩如生画面的年轻人,当时正是踌躇满志,当年他的一幅版画《风雨无阻 送报上门》被《江苏文艺》发表,这不仅是当地的一个大新闻,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李训哲老师思路敏捷,当他看到一些孩子对绘画有强烈的兴趣,就把这些孩子召集起来成立了一个美术兴趣小组,最初只有3个孩子,后来发展到二十多人。李老师没想到,他成为了睢宁儿童画的创始人。
学校设施简陋,没有活动地方,李老师就在他宿舍内组织活动,10平方米的房子,地方小,就掀起床铺上的铺盖,把床板当画桌,后来,人多挤不下了,在李老师努力下,学校给他一间旧的空棚屋,他带着学生到处捡砖头,师生自己动手和了些黄泥做了两个泥墩子,上面放了一块旧门板当作画桌,有时师生画得投入,不知不觉天就黑了,只好点起煤油灯接着画。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80年代。
贫瘠的土地没有浇灭年轻人和学生们对美追求的热情,老师无私奉献,学生忘我投入,1959年,睢宁实验小学首次举办了学生的绘画作品展览,当即引起轰动。1962年,县文化馆举办了首届全县中小学生书画展,展品中很多作者都是李训哲老师的学生,后来的国内国际大奖作品,许许多多都出自这里,这里是睢宁儿童画的“摇篮”。李训哲老师则被后人称为“中国儿童画之父”。
几乎与此同时,1968年,另一名教师武家兴在睢宁县睢城小学建立了第一个美术兴趣小组。县里的情况稍好一些,有一间独立的美术活动室,一个大桌子,活动的时候,孩子们围在桌子周围,有的甚至趴在、跪在凳子上,在老师的引领下,放飞自己的思绪,寻求灵感和创意,绘出心中最美的画面。睢城小学的儿童画先后在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展览、参赛。
两位老师经常带着学生们到田间地头、大河山川、黄河故道采风,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创作的灵感。两所学校犹如双子座,互相点映,携手前进。
后来,就像星星之火,辐射普及,睢宁县村所有的中小学都成立了兴趣小组。
睢宁儿童画走到今天,历经三代人执棒,逐梯发展,从乡土写实主义的耕耘,到“小学院派”的传承与突破;从美术兴趣小组的组建,到美育与科研的探讨;从当初被培养的小画家,到脱颖而出的才俊精英。睢宁这块人杰地灵的地方创造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奇迹。
作家阿成老师在画廊里挥墨留言:睢宁画童 天之骄子。八个字道出了真谛。
睢宁就是一幅画,是一幅人间的好画,走进睢宁,人就在画中,沿着黄河故道走,这天然的、迷人的、让人沉醉的画卷就在你面前渐次地展开,这样非凡的感受如沐春风,如遇美酒。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