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上海公交车辆安全行驶特征分析

2019-08-16

城市公共交通 2019年7期
关键词:标线违章交叉口

黄 云

(上海城市交通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25)

引言

2013年开展创建“公交都市”以来,上海市对标国际一流水平,聚焦“管为本、重体系、补短板”,综合施策,稳步推进。2017年12月1日,上海市被授予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上海市公共交通责任事故死亡率年年达标,公交发展坚持安全底线。为进一步加强安全防范,提升安全等级,营造安全公交出行环境,本文针对公交车辆违章行为特征的分析,有着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

1 数据与方法概述

1.1 数据基础

本分析以上海市公交车辆2017年9月份全月违章数据为依据,数据包括违章时间、违章处理时间、违章行为编号、违章车辆号牌、号牌种类及违章地址等。围绕违章时间、违章行为编号、号牌种类、违章地址的相关数据并结合天气记录,利用ArcGIS实现数据空间属性分析。

1.2 分析方法及指标

本文以定量分析为主,结合定性分析,以期透过数据呈现的特征,了解安全隐患的时空属性和原因,进而提出相应改善建议。

定量分析主要包括空间聚集程度、时间集中度、与天气关联度三项指标。其中:

空间聚集程度指违章行为发生的空间聚集程度,可用以评估相应空间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大小;时间集中度指违章行为在不同时段发生的可能性及体现的时间集中性,可用以评估响应时段存在安全隐患的几率大小;与天气关联度指通过分析违章行为发生时的天气状况,比较不同天气条件下违章行为发生的频次,从而找出两者间的关联性。

本文基于位置地址和违章时间分别剖析违章行为发生的空间聚集和时间集中情况,同时结合违章发生时的天气记录,研究其发生频次与天气情况的关系。定性分析主要依托问询调查,了解交通设施及道路环境对公交车辆安全行驶的影响,剖析容易诱发违章行为的设施设置和环境条件。

2 现状分析及分类

(1)安全情况总体良好。根据统计数据,该月全市公交运营车辆违章行为发生955起,安全行驶间隔里程为82万公里/次,参考《城市公交管理评价体系》[1]评价标准(表1),违章发生概率较低,公交安全运营情况总体良好。

表1 城市公交车辆行车责任事故间隔里程:万公里/次

(2)行为集中于7类表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上海市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研究将违章行为划分为违反车辆和驾驶人相关规定及道路通行管理相关规定两个方面、7类表现。具体包括违反车辆和驾驶人相关规定、违反标志标线、不文明驾驶行为、违反让行规定、违反交通信号、未正确处理故障和超速行为。其中:

违反标志标线行为占比最高,集中表现为不按规定车道行驶、逆向行驶、违反禁令标志、交叉口越线停车等行为。

不文明驾驶行为占比较高,包括变更车道影响其他车辆行驶,不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占用对面车道、穿插等候车辆。

违章行为分类如图1所示。

3 三项指标分析

基于收集数据的特征和分析需求,围绕违章行为的空间分布特征、不同时段违章发生量及高峰聚集特征、违章发生时的天气条件及相关性,分析空间聚集度、时间集中度和天气关联度三项指标。

图1 违章行为分类

3.1 空间聚集度

由违章空间分布可知,容易发生违章行为的地点集中于中心城,尤其是内中环间及中环附近区域(图2)。进一步分析可知,外环内占比57.8%,其中内环内、内中环间分别占比17%和24%。主要道路及交叉口附近、学校等人流集中区域尤其容易引发,如武宁路-中山北路、沪太路-宜川路、漕宝路-莲花路、外环立交等附近区域。从行政区分布看,闵行区、浦东新区和宝山区发生安全隐患的几率较大,分别占比18.6%、15.5%和8.2%(表2)。

分析不同类型违章行为的空间聚集度可知:

(1)违反标志标线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均有发生,外环内占比49%,浦西中心城安全隐患相对较高,发生几率达到32%。该违章行为空间聚集度与总体违章行为的空间聚集情况一致。

(2)不文明驾驶行为分布广泛,外环内占比34%,呈现向外转移趋势,外围青浦、松江、浦东地区局部出现易发区域,分别占比14%、12%、10%。

(3)违反让行规定主要发生在中心城或靠近中心城区域,尤其是道路交通量大、人流量大的区域更易引发。其中宝山区、普陀区和杨浦区发生频率较大,分别占比28%、15%和11%。

表2 各区安全隐患几率

图2 安全隐患空间聚集度

(4)违反交通信号行为分布较分散,漕溪路中山西路附近出现明显热点。浦东新区、徐汇区和奉贤区发生概率较高,分别占比27%、14%和12%。

(5)与车辆和驾驶人相关的行为主要在外围区域聚集。闵行区较易诱发,占比36%;嘉定区占比14%;宝山区、奉贤区、金山区、杨浦区均占比9%。

(6)未正确处理故障或事故的行为占比较小,分布以中心城为主。其中黄浦区、浦东新区和普陀区发生概率排名前三,黄浦区占比22%,其他两个区均占比17%。

总体而言,公共汽电车驾驶员主要违章行为以违反标志标线和不文明驾驶行为为主,交通流量大、通行空间有限、人流集中的区域较易诱发违章行为。

3.2 时间集中度

根据相关数据时间分布统计,每一时段都存在违章驾驶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可能性随时间变化,早晚各出现一个峰值。其中早高峰时期更容易诱发违章行为,最高违章频次集中于早上7:30-9:00段,发生的频次占比40%;违章行为晚高峰时段集中于16:30-17:15,频次占比15%,发生违章行为的频次及时间跨度低于早高峰,如图3所示。

对比违章行为的时间变化和公交服务客流强度的变化,违章行为早晚高峰时段与公交出行的早晚高峰时段基本契合。这一现象,表明了交通量大、人流量大的复杂环境,更易诱发违章行为。

3.3 天气关联度

图3 违章时段分布

据违章发生当天天气情况统计分析,违章发生频次与天气状况恶劣程度没有明显的正相关。

中雨、大雨等相对恶劣天气,由于容易引起驾驶员的重视和注意,在主观意识上提高警惕,有利于避免违章行为的发生,因此违章行为的数量并没有因此增加。相较之下,恶劣天气比多云、晴天等天气条件下违章数少;小雨天气违章数量最多(图4)。该现象与已有相关研究结论一致[2]。

4 典型分析

4.1 典型选取原则

(1)频率最高原则:分析违章类型的选取,以频率最高为原则。此次研究共涉及7类违章行为,其中违反标志标线行为发生频率最高,因此以该违章行为作为典型分析的对象。

(2)空间聚集原则:根据违反标志标线违章行为的空间布局,选取高发地段作为重点分析区域。此次选取漕宝路-莲花路、漕宝路-桂平路、漕宝路-星中路交叉口及附近区域进行现场踏勘。

(3)线路代表性原则:根据重点分析区域的分布可知,违反标志标线行为聚集度较高的主要为漕宝路沿线主要交叉口及附近路段,为尽可能全面反映道路通行条件对驾驶员的影响,此次分析问询直行通过上述路段的线路所在车队,获取一手需求及信息。

图4 违章发生时天气情况

4.2 典型分析

根据漕宝路沿线主要交叉口的踏勘情况分析可知,违章地点均为地块出入口禁停区或公交规模与服务线路规模不匹配站点,由于高峰拥堵产生溢出,引发违章行为。

其中漕宝路-莲花路交叉口东向西方向的下游、漕宝路-星中路交叉口东向西方向的上游地块出入口设有禁停标志,道路拥堵时较易引发违反标志标线的违章行为。

漕宝路-桂平路交叉口东向西方向上游地块出入口设有禁停标志,道路拥堵时较易违反;同时交叉口附近设有公交车站,停靠车辆的线路达8条之多,但公交车站规模较小,高峰时间容易溢出至禁停区。

典型区域违章原因如图5所示。

此次分析以上述典型区域相关线路所在车队为对象,开展问询调查,深入了解一线驾驶员对驾驶环境的感受及需完善的方面。问询反映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图5 典型区域违章原因图示

(1)站点设置不合理:公交站点距离交叉口较近,左转车辆需连续变道或不易进出站;线路规模与站点规模不匹配,集中到达时易溢出违章。如漕宝路虹梅路、漕宝路桂平路、航东路沪青平公路、天山路哈密路、天山路威宁路等站点。

(2)信号设置待优化:该问题集中于漕宝路-古美路交叉口、漕宝路-虹梅路交叉口信号控制与漕宝路-桂平路交叉口不协同,导致车辆积压排队,诱发违章。

(3)高峰管理需加强:高峰交通拥堵,社会车辆占路停放或相互抢道,诱发违章。主要集中于漕宝路-莲花路、漕宝路-吴宝路、漕宝路-星西路等交叉口及其附近区域。

5 结论

上海市深入践行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以创建“公交都市”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总体而言,上海市公共交通安全情况良好,为能进一步提升出行安全系数,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1)持续深化排堵保畅工程。常规公交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运行畅通、设施建设科学,是保障其运行安全的重要基础,也有利于提升公共交通服务水平。

(2)重点区域落实专项规划。对于空间聚集度高的区域,可考虑结合线路调整、新辟工作,开展区域公交专项规划,进一步优化线路走向及站点布局,完善公共交通行驶环境。

(3)进一步重视并加强安全教育。违章行为是主客观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建议进一步巩固现状良好的安全态势,在定期开展驾驶员安全教育基础上,丰富教育形式、完善考核制度、强化安全行为意识,规范安全驾驶操作,提升安全出行保障。

猜你喜欢

标线违章交叉口
谈双组份、热熔和冷漆标线的实例对比
由“咬文嚼字”说一说反违章
热熔标线施工必备『神器』
基于改进Canny算法的道路标线自动识别及定位
“三横两纵”古代城市路面标线的活化石
漫画违章
广州交警使用无人机抓拍违章车辆
珠海金鼎转盘交叉口改造设计
违章树木,岂能“砍了就跑”
一种Y型交叉口设计方案的选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