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膜糖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
2019-08-16刘圣勋彭新国袁笑王健王娟李金玲李娜
刘圣勋,彭新国,袁笑,王健,王娟,李金玲,李娜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山东 滨州 256600)
0 引言
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不断加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而在所有脑血管疾病种类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占比更大,约占总人数的75 %左右[1-2]。根据目前研究数据可以得知,缺血性脑血管病和血小板凝血因子基因多态性、遗传性小动脉病、结缔组织病以及代谢性疾病有着密切的联系。了解发病原因,有利于疾病的治疗[3]。本文将对血小板膜糖蛋白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展开分析讨论,以期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在2016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收治的100 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 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中男62 例,女38 例,年龄为40~70 岁,平均(50.2±0.5)岁。观察组患者纳入标准为:①经相关影像学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②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到本次研究中。排除标准为:①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②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异常者;③妊娠期女性。对照组中男59 例,女41 例。年龄为38~72 岁,平均(53.5±0.7)岁。两组对象一般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与检测
两组研究对象均在清晨空腹状态下采集前臂的无抗凝静脉血以及109mmol/L 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各3 mL。其中无抗凝静脉血经离心法将血清分离后,放置在-70 ℃的环境中保存。使用GPIb/Ⅸ/Ⅴ复合物试剂盒(百奥莱博)测量血清当中GPIb/Ⅸ/Ⅴ复合物的浓度[4-5]。所有操作步骤均在说明书要求下进行,并使用血小板聚集仪来检测血小板的聚集率。
1.2.2 血小板聚集率检测
采用ADP 诱导比浊法测定血小板聚集率。
1.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Ⅴ复合物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Ⅴ复合物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成正比,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GPIb/Ⅸ/Ⅴ复合物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比(
表1 两组研究对象血清GPIb/Ⅸ/Ⅴ复合物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对比(
组别 n GPIb/Ⅸ/Ⅴ复合物(U/mL) 血小板聚集率(%)观察组 100 752.37±151.82 74.75±6.55对照组 100 717.43±134.94 42.12±5.18 P 0.001 0.001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个明显表现就是血栓的形成,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血栓形成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血小板的活化程度[6]。据相关研究记载,在血小板最初的粘附过程中,GPIb/Ⅸ/Ⅴ复合物是介导血小板和血管壁受损部位结合的关键效应分子[7]。通过本次的研究结果也能得知,观察组患者的GPIb/Ⅸ/Ⅴ复合物浓度为(752.37±151.82)U/m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43±134.94)U/mL,说明血清中GPIb/Ⅸ/Ⅴ复合物浓度越高,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就越大[8-9]。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活化性强、表达上升,会让血小板加速聚集,使得血小板的聚集率也上升,给血栓的形成制造了便利条件,从而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
而血小板聚集率则是反映血小板聚集功能以及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ADP 诱导比浊法是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的重要方法,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聚集率为(74.75±6.55)%,高于对照组的(42.12±5.18)%,这也说明了血小板聚集率越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就越大。值得注意的是,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Ⅸ/Ⅴ复合物以及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成正比,也说明了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依靠GPIb/Ⅸ/Ⅴ复合物表达以及血小板聚集的双重作用[10]。
综上所述,血小板膜糖蛋白的表达水平升高后,能够使血小板聚集能力和活化程度增强,而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GPIb/Ⅸ/Ⅴ复合物表达以及血小板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