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自主学习方式实践例谈

2019-08-16高建国何继刚

江苏教育 2019年27期
关键词:计算器数学课程探究性

高建国何继刚

我校“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数学课程基地”引入了视频管理系统、课堂管理系统、自适应学习系统等平台,借助于自主学习流程的设计与管理,将平台与数学课程进行整合,由此拓宽和构建了自主学习路径,形成了混合式的自主学习方式,发展师生的自主学习力。现将其中的典型样例介绍如下。

1.线上个性化解疑,线下自主互动。

我们依托E-Learning平台,通过线上个性化解疑、纠错,线下或线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与文本对话的学习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解疑、纠错的教学,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反馈与评价自主选择相应的微视频资源,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促进数学深度学习的能力。

2.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线上自主检测。

高三备课组利用大数据学习系统帮助学生提高基础题的正确率。采取自主测试形式,每周3次,每次自主测试后,择时安排20分钟让学生观看视频讲解并自主订正。其流程如下:精选试题(与当周学习内容匹配)→自主测试→视频解析→自主纠错→自主解疑(网络平台上自主学习)。隔一段时间我们可以根据大数据的分析,将前一段出错率高的题目再次整合,在后面的测试中再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对基础题的掌握程度。

3.基于主题的“混合式”个性化解题教与学。

我们依托E-Learning平台和大数据学习平台,开展自主学习,构建“混合式”个性化解题教与学的方式如图1所示:

(图 1)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看自己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发展水平,通过数据采集自动生成错题本,便于及时巩固复习。应用大数据平台,在不改变教师原有的教学习惯前提下,发挥教学反馈的诊断、激励功能。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推进分层教学和适应性教学,通过对作业测试的数据采集,为教师课前提供学情数据,实施精准讲解。

通过大数据平台,使学生、教师、家长有了用数据追踪学习过程和评价的平台。同时,也营造了家庭自主学习环境,家长可以实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可以有效地实现家校融合,实现教师、学生、家长间的精准互动。

4.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性学习主要在课程基地的数学探究实验室中进行。学生应用图形计算器考察图形的动态变化规律,探索问题解决的方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和求知欲。在数学探究实验室中,数学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模型如下:

数学实验(HP图形计算器)→直观想象→归纳、类比→猜想并推广→利用HP图形计算器建模→一般化→代数推理一般化→获得新的认知结构。

案例:圆锥曲线中一个定性问题的探究性学习。

(1)求圆C的方程;(2)过原点O作圆C的两条切线,与抛物线y=x2相交于M、N两点(异于原点),求证直线MN与圆C相切;(3)若抛物线y=x2上任意三个不同的点P、Q、R,且满足直线PQ和PR都与圆C相切,判断直线QR与圆C的位置关系,并加以证明。本课按以上教学模型进行教学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 2)

用以上教学模型进行教学,学生通过HP图形计算器进行探索,在算法思想引领下,不断地进行探究性操作,思维不断深入,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得到了提升。在此过程中,学生会经历“问题—实验—合情推理—猜想—推理证明”的探索历程,锻炼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此外,利用图形计算器手持技术上课,学生带着好奇,带着问题进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培育了直观想象能力,学生成了学习、探究的主人,学生在探索中获得了发现感和喜悦感。以上基于“HP图形计算器”的课堂模型,为我们建构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参与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除了上述典型的教学方式外,我们还利用我校数学课程基地的设备与平台,构建了数学图书馆,引入了数学阅读平台,为学生自主化、个性化数学阅读提供便利,为学生对数学材料的自主学习、主动感知和深度阅读开辟了路径。学习数学还需要数学文化的滋养。我校数学环境课程是动态且是丰富的。数学课程基地的数学文化长廊、电子屏中展示的师生数学学习活动场景等等,营造了数学文化场域,展现了数学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计算器数学课程探究性
基于在线教育技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预习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大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探索
让钟表发展史走进数学课程思政课堂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
[计算器不是万能的]
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探究性拓展实验
一个损坏的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