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玉龙雪山7种常见野生食用真菌资源调查
2019-08-16陈光富
陈光富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应用技术学院,云南丽江 674199)
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西北部,保护区建立于1984年,总面积约26 000 hm2,保护区内气候垂直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植被垂直带。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野生植物约有3 800多种,据最新文献统计有种子植物2 815余种[1-2]。大型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也是食用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对物种多样性统计分析、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区建设规划等方面具有实际指导意义,而目前对玉龙雪山大型真菌资源调查的研究较少。对玉龙雪山分布的7种大型野生食用真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以期为丽江地区食用菌资源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同时为当地居民野外采食和到丽江古城游玩的游客在市场购买辨识中提供帮助。
1 材料与方法
采用样地调查和路线踏查法[3],于2016—2018年的6—10月间对玉龙雪山的云杉坪、干河坝、哈里谷、蓝月谷、九子海、天文台、大具、文海、黑水河等地点分布的猴头菌、松口蘑、毛木耳、松乳菇、皱马鞍菌、红黄鹅膏菌、多汁乳菇等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同时调查丽江古城周边集市,调查上述7种野生食用菌的销售情况。在野外进行菌物标本采集,并用数码相机拍照记录生境特征,测量并统计形态特征参数;在市场调查俗名、主要食用方式等;在室内进行孢子印制作、显微镜解剖观察鉴定、特征描述及汇总统计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将野外考察、市场调研与文献资料相结合,主要参考《中国鹅膏科真菌图志》、《中国大型菌物资源图鉴》、《中国大型真菌》、《西南大型真菌(Ⅰ)》[4-7]等志书,同时结合前人[8-9]对滇西北丽江地区野生食用真菌的研究及《中国食用菌普通名名录》[10]资料确定物种名、分类系统、资源价值、食用方式及特征描述等。分类归属参照《现代菌物分类系统》[11]确定和编排界、门、纲、目、科、属的系统位置。
2 结果与分析
2.1 猴头菌[Hericium erinaceus(Bull.)Pers.]
玉龙雪山猴头菌常见于云杉坪、干河坝、天文台等地点,海拔约3 200~3 800 m,产量小,主要生于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et)E.Pritzel] 、川滇冷杉[Abies forrestiiColtm.-Rog.] 等针叶林下的帽斗栎[Quercus guyavifoliaH.Leveille] 、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Smith] 等植物茎干上,常单生。每年9—10月份是猴头菌集中发生的时间,特别是雨雾天气。猴头菌是丽江古城菌类贸易的常见大型真菌,出售有鲜菌和干菌,主要的食用方式为炒食和煮食,营养价值高,是著名的药食野生菌。
猴头菌又称为刺猬菌,纳西语“an yu gu mu lu”,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猴头菌科(Hericiaceae)猴头属(Hericium)。子实体中等大小(图1-A),由若干肉质软刺组成,呈头状,直径约4~20 cm。子实体新鲜时呈白色或乳白色,后期呈淡黄色。孢子无色,光滑,呈球形或近球形。
2.2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
毛木耳在玉龙雪山主要分布于云杉坪、九子海、哈里谷、天文台等地点,分布海拔约为2 600~3 400 m,产量多,主要生于针叶林中的川滇冷杉[Abies forrestiiColtm.-Rog.] 、壳斗科栎属(Quercus)植物的树桩、倒木或腐木上,常丛生。每年7—9月是毛木耳集中发生的时间,市场上毛木耳常见销售有鲜菌和干菌,价格实惠,因为子实体胶质有嚼劲,是丽江常见的野生食用菌,食用范围广泛。常见的食用方式为焯水凉拌、炒食和煮食。
毛木耳又称为牛皮木耳,藏语“che cui”,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木耳目(Auriculariales)木耳科(Auriculariaceae)木耳属(Auricularia)。子实体胶质,较小,直径约2~6 cm,常呈耳形、半圆形或不规则形(图1-B)。新鲜时柔软,干后较硬,耐储藏。子实体表面有明显的灰白色绒毛,背面有长皱纹,灰褐色。孢子无色,光滑,呈圆筒形。
2.3 松口蘑 [Tricholoma matsutake(S.Ito&S.Imai)Sinfer]
松口蘑常见于文海、干河坝、云杉坪等地点,海拔约2 600~3 300 m,产量不多,主要生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Franch]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Franch] 、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et) E.Pritzel] 、川滇冷杉[Abies forrestiiColtm.-Rog.] 等高大乔木及蔷薇科(Rosaceae)、壳斗科栎属(Quercus)植物等灌木组成的林地上散生,一般同一地点有1~2株子实体。每年8—9月是松口蘑集中发生的时间,尤其是多雨天气。丽江古城周边市场贸易的松口蘑主要来源于剑川县、玉龙县、维西县和香格里拉县等地,主要销售新鲜子实体,也有销售干的子实体。丽江当地民族主要食用方式包括生吃、煮食、炒食等,也有部分纳西族、藏族用炭火烤焦后蘸盐或辣椒面食用。松口蘑味道鲜美,是珍贵的野生食用菌,深受丽江各民族人民喜爱,是夏秋季餐桌上常见的时令菜肴。
松口蘑丽江当地称“鸡丝菌、大脚菇”,纳西语“yu mu lu”,藏语“bi shong”,在系统分类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口蘑属(Tricholoma)。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小,野外调查中单株子实体最重可达0.4 kg,常呈黑灰色、灰褐色、污白色或灰白色等,常在林地上散生(图1-C)。菌盖直径4~15 cm不等,半圆球形至平展伞状,表面常具丝毛状附属鳞片,干燥无粘液。菌肉呈白色,具有特殊香气。菌褶乳白色,不等长着生。菌柄粗壮,圆柱形,长约5~15 cm不等,粗约3 cm。具有丝膜状菌环,上部常呈白色,下部呈灰褐色。孢子印呈白色,孢子光滑,呈椭圆形或球形。
2.4 松乳菇[Lactarius deliciosus(L.:Fr.) Gray]
松乳菇在玉龙雪山较为常见,主要分布于海拔2 400~3 300 m的文海、玉湖村、天文台、九子海、大具等地,产量多,常群生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Franch] 、华山松[Pinus armandiiFranch] 、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et)E.Pritzel] 、川滇冷杉[Abies forrestiiColtm.-Rog.] 等高大乔木及西康花楸[Sorbus prattiiKoehne in Sargent] 、泡叶栒子[Cotoneaster bullatusBois in Vilmorin&Bois] 及壳斗科栎属(Quercus)等植物组成的林地上,与植物形成外生菌根。每年8—10月是松乳菇集中发生的时间,在市场上常见鲜菌出售,价格实惠。松乳菇菌肉嫩脆,口感柔和,主要食用方式为炒食和煮食,是著名野生食用菌。
松乳菇又称为黄奶浆菌、奶浆菌等,纳西语“qi mu”,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红菇科(Russulaceae)乳菇属(Lactarius)。子实体小至中等,湿润时粘,呈深橙色或红褐色等,生长后期颜色变淡。菌盖直径约3~8 cm,呈椭圆形,中部常略微下凹(图1-D)。菌褶密集直生,受伤后明显变绿。菌柄圆柱形,长约2~3 cm,粗约0.8 cm,内部常中空。孢子印呈淡黄色,孢子无色,近椭圆形或椭圆形。
2.5 皱马鞍菌[Helvella crispa(Scop.)Fr]
皱马鞍菌在玉龙雪山常见于九子海、玉湖村、哈里谷、天文台、干河坝等地点,分布海拔约2 400~3 200 m,产量多,常见于云南松 [Pinus yunnanensisFranch]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Franch] 、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Smith] 、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Turcz.] 、湖北花楸[Sorbus hupehensisC.K.Schneider] 、云南杜鹃 [Rhododendron yunnanenseFranchet] 等植物组成的林地上,常丛生、群生。每年9—10月是皱马鞍菌集中发生的时间,在市场上较为常见,价格实惠,主要有鲜菌和干菌。皱马鞍菌子实体韧劲较好,主要的食用方式为焯水后炒食。
皱马鞍菌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 盘菌纲 (Pezizomycetes) 马鞍菌科(Helvellaceae)马鞍菌属(Helvella)。子实体较小,不规则褶皱,呈白色、淡黄色或乳白色等。菌盖直径约3 cm,幼嫩期呈马鞍状,后期不规则形(图1-E)。菌柄具有明显棱状深槽,呈圆柱形,高约3~5 cm,粗约2 cm。孢子无色,椭圆形。
图1 玉龙雪山7种常见野生食用菌形态
2.6 多汁乳菇[Lactarius volemus Fr]
多汁乳菇在玉龙雪山分布广泛,常见分布于天文台、玉湖村、文海、九子海、大具、金山等地点,分布海拔约2 300~3 200 m,产量多,常见于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et)E.Pritzel]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Franch] 、华山松 [Pinus armandiiFranch] 、高山栎[Quercus semecarpifoliaSmith] 、峨眉蔷薇[Rosa omeiensisRolfe] 、大白杜鹃[RhododendrondecorumFranchet] 等针阔叶植物组成的林地上群生或散生,与云南松、壳斗科栎属等植物形成外生菌根。每年9—10月是多汁乳菇集中发生的时间,在市场上常见,新鲜子实体较便宜,成堆出售,也有干菌出售。在丽江是典型的药食用菌,常见的食用方式为生食、炒食和煮食,当地农民常焯水后冰冻保存。
多汁乳菇俗称奶浆菌,纳西语“ya nuo mu”,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红菇目(Russulales)红菇科(Russulaceae)乳菇属(Lactarius)。子实体小至中等,常呈暗红色、淡黄色等。菌盖直径约5~10 cm,幼嫩时圆形或半圆形,后期中部下凹呈漏斗状,菌盖表面平滑。菌肉白色受伤后有乳汁流淌,乳汁白色。菌褶白色或近乳白色,受伤后变色明显变为褐黄色(图1-F)。菌柄近圆柱形,常实心,高约5~8 cm,粗约2 cm。孢子印呈白色,孢子无色,呈圆球形。
2.7 红黄鹅膏菌 [Amanita hemibapha(Berk.&Broome)Sacc.]
红黄鹅膏在玉龙雪山分布广泛,主要分布于文海、天文台、九子海、大具等地点,分布海拔约2 400~3 300 m,产量多,常见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Franch] 、华山松[Pinus armandiiFranch] 等乔木组成的针叶林林地上散生,与云南松、壳斗科栎属植物形成外生菌根。每年7—8月是红黄鹅膏集中发生的时间,在市场上常见,子实体较大,肉质肥厚,食用口感较好,是丽江著名野生食用菌,主要食用方式为炒食和煮食。
红黄鹅膏俗称黄罗伞、鸡蛋菌,纳西语“mu shi a la mu”,在分类系统上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纲(Agaricomycetes)伞菌目(Agaricaceae)鹅膏菌科(Amanitaceae)鹅膏属(Amanita)。子实体巨大,在野外采集中最重的达0.8 kg。子实体幼嫩期呈圆钟形、倒卵形或圆球形,常被白色菌幕包被,后期菌盖平展。菌盖平展直径约8~18 cm,中部向上凸起,呈橙黄色、橘红色、亮红色等,菌盖光滑(图1-G)。菌褶呈离生状着生,白色或淡黄色,不等长。菌柄呈圆柱形,内部酥软明显束状,高约10~18 cm,粗约2~3 cm。菌环明显,呈淡黄色至白色,膜质,常残留于菌柄上半段。孢子印呈白色,孢子无色,呈椭圆形至圆形。
3 讨论
松口蘑(松茸)和猴头菌食用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知名度,已经在丽江建立不同规模的市场贸易或销售集散地,而且目前市面上已经售有不同的附属产品,比如猴头菇饼干、松茸饮片等;同时也形成比较成熟的保藏加工方式,但在玉龙雪山野生产量已经不高,应该进行保护。毛木耳晾晒过程简单,对设备设施要求不高,玉龙雪山周边农民可以晾晒后出售或自家食用,产量较高具有较大开发前景。多汁乳菇、皱马鞍菌、红黄鹅膏菌及松乳菇在玉龙雪山产量大,食用口感好,极具开发前景;但是也因为出菇季节性强,销售渠道单一,知名度低,在菌类贸易中未形成规模,同时未形成稳定的加工、保藏方式和开发出相关附属产品,常以鲜菌零售为主,无法为当地农民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需要投入力量开展相关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