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2019-08-15柯燕燕
摘 要: 结合现代人力资本理论发现,建筑业经济增长主要受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提升共同推动,继而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转化模型对建筑业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47%,21.10%,23.30%,0.13%,并且获得2003-2016年我国建筑业发展的生产函数模型为:Q=9.555×10-12K0.408L1.658N2.045。这说明建筑业还是属于主要依赖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在人口数量红利逐渐消失的大背景下,建筑业亟须重视劳动力质量的提升来实现行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 劳动力质量;经济增长;扩展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模型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19.03.0018
我国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人口红利一直是推动各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建筑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吸纳了大量的社会劳动力,据2016年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建筑业共吸纳了将近5200万的社会劳动力,占全国就业人员总量的6.7%左右。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开始快速增长,经济形态的转变及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等,都对建筑行业的劳动力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劳动力质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从宏观层面来说,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提高劳动力质量列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例如,通过提升劳动力质量,美国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科学理论尖端人才和技术发明人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了科技进步,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日本政府则将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作为达成经济增长目标的重要因素来认识。在经济低谷期日本政府坚持重视通过教育来提高劳动力质量,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了经济的复苏。从微观層面来说,各行业都在积极探索劳动力数量及质量对行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致力于将劳动力作为一种要素纳入经济增长理论和实证研究。那么,我国建筑业作为一个吸纳劳动力人口的支柱行业,其增长的主要来源是什么?提高劳动力的素质会对行业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这是本文需要探讨的内容。
一、 文献综述
(一) 国外劳动力质量研究
国外学术界通常用“人力资本”来指代劳动力质量,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模型进行了分离,将人力资本因素提炼出来用以解释各国经济增长的差异性和长期持续性[1-2]。国外围绕人力资本积累和存量对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展开了大量研究,如Benhabib等人[3]以及Aiyar等人[4]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水平是一国或地区的全要素生产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的积累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效应。通过对美国的数据进行分析,Denison、Griliches和Jorgenson[5]提出一个关于解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假设,继而估算劳动力投入对产出的影响。此后,Lynch L M,Black S E[6]从代表性企业样本、劳动力国家雇主调查中抽取1987-1993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研究发现,生产工人的平均教育水平越高,工厂的生产率就越高。Schwerdt和Turunen[7]采用了两步法对欧盟1983-2004年劳动素质的增长变化情况进行了估计测算,研究结果指出,劳动力质量的增长能够解释大约1/3的劳动生产率增长。
(二) 国内劳动力质量研究
在国内研究方面,学者多以国家或省级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人力资本对生产率或经济增长的影响,如沈利生、朱运法等[8]。蔡昉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基础上建立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认为,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单纯的生产要素投入必定会受资本报酬递减的制约。如果没有TFP的提高,就不能维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9]。蔡昉的另一项研究表明,制造业职工受教育年限每提高1年,劳动生产率就会上升17%[10]。李钢建立模型分析劳动力质量提高对经济增长影响,结果显示,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率有促进作用,但不同行业采用的生产函数各异,计算得出的影响结果也有较大差异[11]。侯亚飞通过建立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的关联模型,探讨了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得出了人力资本积累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保障的结论[12]。他还提出随着时代的发展,人口素质必然成为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柯燕燕: 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综合国内和国外的研究,对于劳动力质量对全要素生产率TFP产生重要影响,劳动力质量是决定一个国家(地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已取得了共识。但是,已有相关研究的成果结论并不是都保持一致的,特别是有关劳动力质量与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选取的样本范围和年限或指标等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相反,如Pritchett的研究认为TFP的增长与教育增长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13],这与前面一些学者的研究得到的结论就相距甚远。另一方面,截至目前,虽然已有不少学者对人口数量及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了研究,但得到的大多是基于社会全行业观测到的宏观结论,缺乏对建筑业这一行业的深入考虑。建筑业作为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吸纳着大量的农民工,生产函数与其它行业也有所不同。基于此,探讨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将以建筑业为观测点,引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将人力资本分解为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两个方面,并据此对2003-2016年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探讨劳动力质量对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
二、 模型建立与数据选取
(一) 模型的建立
考虑到研究结果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及其转化的生产模型,运用2003-2016年中国建筑业发展的相关统计数据对要素的单纯投入及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在建筑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二) 数据选取
许多相关的分析和研究都表明,在对劳动力质量及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中,数据的选用是非常重要的,若选择不当就会得到不同甚至相反的结果。很多学者的研究结果都表明,衡量劳动力质量的主要指标是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基于我国现有的数据基础和数据的可靠性,本文采取平均受教育年限作为度量我国建筑业劳动力质量的指标,这样做具有充分可靠且较为精准的数据来源,可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模型分析的客观性和一致性。
本文选取2004-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4-2017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中国建筑业统计数据作为测算依据。其中产出指标(Y)用全国建筑业总产值表示;资本投入指标(K)用建筑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表示,劳动力数量投入指标(L)用建筑业从业人员数表示,劳动力质量指标(N)用建筑业平均受教育年限表示。其中建筑业总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按照2002年为基期的不变价格进行换算,计算所用的价格指数为国内以上产总值中建筑业部分的价格指数,2003-2016年我国建筑业发展相关基础数据见表1。
三、 模型应用及贡献率的测算
(一) 模型应用
模型(5)将人力资本存量分解为劳动者人数和其平均受教育年限,计算出各个要素的平均变化率。将相关数据代入模型(5),利用SPSS21.0软件作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模型的参数α、β和γ。从而得出计算期内建筑业技术进步的年均增长率a,进而根据式(6)(7)(8)(9)得出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投入和劳动力质量投入对建筑业总产值增加的贡献度。得到的结果见表2-表4。
四、 结果分析
(一) 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行业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2003-2016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后的实际增长率为1626%,其中技术进步、资本投入、劳动力数量和劳动力质量的贡献率分别为55.47%、21.10%、2330%和0.13%。数据说明了技术进步对建筑业总产值的增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是很低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技术进步对建筑业的贡献率较大,但是目前国内学者通常认为技术装配率是技术进步一个重要观测指标。而建筑业的技术装备率作为技术水平的衡量标准,它的取值源于人均机械设备净值,机械设备净值又是固定资产的一部分。因此,综合资本投入来看,我国建筑业经济发展对固定资产的投入依赖性很高。另一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6年间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对行业经济增长贡献度有44.6%,这说明行业经济增长仍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我们认为单纯依靠数量上变化,只能起到结构调整的作用。只有进行质量上的提升,才能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因此,如何提升技术装备的投入产出比率,以及提高劳动力质量是未来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的因素。
(二) 资本投入未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应用,投资效益低
数据表明,资本产出弹性系数α为0.319,劳动力数量产出弹性系数β为0.626,劳动力质量产出弹性系数γ为0.071。这说明,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数量或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增加1%时,产出增加0.319%、0.626%或0.071%。劳动力数量的弹性系数最大。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量呈上升趋势(见图1),然而資本的产出弹性系数却远小于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说明资本投入未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应用,投资效益低。从2012年起,建筑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量上升速度逐渐平稳甚至出现了下滑现象,说明资本深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 我国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性低
据测算结果,我国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程度低,但这并不能说明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建筑业经济增长没有作用。前文提到,测算所得到的结果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该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综合体现。建筑业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见图2。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劳动力质量提高后,劳动者能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相关生产技术以及生产设备的适用,这有利于推进先进生产技术和机器设备的普遍应用。另一方面,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也表现为劳动者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试验能力,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进行精细化和个性化操作的可能性增大,建筑产品的合格率和安全性得以不断提升。此外,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也使得劳动者的探索和开发能力得到相应提高,有利于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可以说,建筑业劳动者素质的提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技术进步,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但是另一方面,劳动力质量提高后必然要求更高的报酬,提高劳动力成本,改变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价,从而促使企业转变生产方式,采取资本密集型技术,减少对劳动力的使用。2003-2014年,我国建筑业人均劳动报酬保持增长趋势,且2010-2013年期间大幅增加,2014-2016年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趋于平稳(见图3)。
经测算2003-2016年我国建筑业人平均报酬的年增长率为16.4%,而同期建筑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年增长率只有0.3%。这说明我国建筑业劳动力质量在提升的同时,劳动报酬确实出现了增加,但劳动力推动的技术进步却没有得到相应程度的提升,在2010-2013年间表现得尤其明显。这也正好解释了劳动力质量对经济增长贡献小的原因,说明由劳动力质量增长带来的正向影响绝大部分都被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负向影响所抵消了,且劳动力成本因为劳动力报酬上涨的原因而大幅增加,劳动力质量的提升没有与相应的报酬所匹配,从而导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明显。
五、 结 语
劳动力质量通过产业结构演化而作用于经济增长,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提高建筑业的劳动力质量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另一方面,随着建筑业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劳动力的报酬也得到显著提高。研究表明,2003-2016年建筑业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会推动经济增长,但不显著。由此说明由劳动力质量增长带来的正向影响绝大部分都被劳动力成本增加带来的负向影响所抵消。应该说,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将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需要分行业看待。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资本密集型行业、技术进步较快行业的发展的推动作用更加明显,而对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发展作用则不显著。该文的结论也可能同样适用于其他劳动密集型或粗放式、外延式发展的行业。劳动力质量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劳动力质量的提高是通过内涵式的增长来实现经济增长,而不是简单地通过外延式扩大来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在中国传统的数量型人口红利不断减弱的当下,只有提高劳动力质量,增强质量型人口红利,加快技术进步,才能推动建筑业行业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建筑业国际竞争力从数量型向质量型、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战略性转变。
[参考文献]
[1] Romer,P.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2] Jr R E L.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J].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 22(1):3-42.
[3] Yihhyi Chuang. The Role of Human Capital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Evidence from Taiwan[J]. Asian Economic Journal, 2002, 13(2):117-144.
[4] Aiyar S S, Feyrer J. A Contribution to the Empirics of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002,10(1):1-42.
[5] Jorgenson D W, Griliches Z.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67, 34(3):249-283.
[6] Lynch L M, Black S E. How to Compete: The Impact of Workplace Practice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Productivity[J]. Working Papers, 2002, 83(3):434-445.
[7] Schwerdt,G. and Tutunen,J.Growth in Euro Area Labour Quality[M] Frankfurt:European Centeal Bank,Working Paper Series,2006:24.
[8] 沈利生, 朱運法.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9:115.
[9] 蔡昉, 都阳. 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J]. 经济学动态, 2011(9):9-16.
[10]蔡昉. 超越人口红利[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8.
[11]李钢. 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人口红利:劳动力质量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10.
[12]侯亚飞.人口质量与经济增长方式[M].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73.
[13]Pritchett L. Where Has All the Education Gone?[J].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1996, 15(1581):367-391.
(责任编辑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