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油压缩机阀孔盖的密封设计

2019-08-15张秋颖庞岩卫马天骄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12期

张秋颖 庞岩卫 马天骄

摘 要:分析禁油压缩机阀孔盖O形圈失效原因,设计一种新型的组合密封结构,从失效根源上解决阀孔盖O形圈摩擦损坏问题,并且能够进一步增强阀孔盖的密封性,减小气体泄漏的可能性。

关键词:禁油;O形圈;密封失效;干摩擦

中图分类号:TH13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9)12-0053-02

0 前言

往复式压缩机常规使用的阀孔盖有两种结构:一种为顶丝结构,即阀孔盖与压阀罩不直接接触,阀孔盖通过螺栓安装在气缸上,并通过紧固在阀孔盖上的顶丝来固定压阀罩,为了使压阀罩受力均匀,顶丝的数量一般在3个以上,阀孔盖的安装直径越大,顶丝数量越多,阀孔盖与气缸之间采用垫片密封,同时每个顶丝均需要盖形螺母配合垫片进行密封(见图1);另一种为O形圈结构,即阀孔盖与压阀罩直接接触,通过螺栓紧固阀孔盖的同时,也将压阀罩一起固定在气缸内,此时为保证将压阀罩固定到位,阀孔盖端面与气缸之间须留有间隙,阀孔盖安装直径的侧面设有O形圈槽,安装O形圈进行密封(见图2)。

由于O形圈结构的阀孔盖结构简单,只有O形圈密封处一处泄漏点,泄漏点少,并且O形圈的密封性优于垫片,所以现在大部分的压缩机都在使用O形圈结构的阀孔盖。随着近年来天然气与光伏等清洁能源的发展,BOG和多晶硅等市场对压缩机的需求越来越多,这种压缩机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过流零部件禁油脱脂,在这种情况下的压缩机经常会在调试阶段就出现阀孔盖漏气等现象,并且多次更换O形圈仍会出现泄漏。经过不断的分析、排查,排出了O形圈材质等原因,最后发现是在安装阀孔盖的过程中阀孔盖内的O形圈已经出现损坏。由于禁油压缩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设计一款适用于禁油脱脂压缩机的阀孔盖密封结构已极为迫切。

1 禁油压缩机对阀孔盖O形圈的损坏原因

在设计一种新的密封结构之前,一定要弄清楚阀孔盖O形圈损坏的原因,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设计。BOG和多晶硅等禁油压缩机的过流零部件均需要清洁处理,安装阀孔盖前需要将阀孔盖、O形圈及气缸阀孔全部进行脱油脱脂处理,不能给O形圈提供任何润滑油,这样在安装阀孔盖时O形圈与气缸阀孔壁之间处于完全干摩擦的状态,而且为了密封性,安装前自由状态的O形圈外径会比气缸阀孔内径更大,因此在干摩擦和挤压的双重作用下,O形圈很有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磨损,甚至撕裂,其中部分O形圈会挤入气缸阀孔和阀孔盖之间的间隙内(见图3),若图中m处倒圆角不够光滑或者成尖锐的尖角,更容易出现撕裂破坏。一旦撕裂,会极大的减弱了O形圈的密封性,工作时内部带有压力的气体就能够很快的从裂口处泄漏出来。

2 禁油压缩机阀孔盖密封的设计

这种O形圈的摩擦损坏在压缩机其它应用上比较少见,但是这种损坏情况与高压气对O形圈的冲击损坏极为相似。当O形圈在密封高压气流时很容易出现受高压气吹扫作用,非受力侧的部分O形圈被挤入轴和孔的配合间隙内,在m点上O形圈应力最大,在受力严重或出现尖点时将发生破坏。尤其在动密封时,O形圈进行快速往复运动,被挤入部分不断反复摩擦,更加加剧了O形圈的磨损速度,随着往复次数的增多,O形圈逐渐会出现起毛、撕裂及脱落等不同情况的损坏。

针对O形圈密封高压气流的情况,标准O形圈的设计是在O形圈的非受力侧增加一个保护垫圈,这种垫圈并非闭合结构,而是整圈上带有一个斜开口,既方便安装,又可以在膨胀时刚好将垫圈的外径卡在配合孔的内径,可以有效的阻止O形圈被高压气流吹扫变形,挤入轴和孔的配合间隙内,从而起到保护O形圈的作用(见图4)。

同样道理,这种保护垫圈也适用禁油压缩机的O形圈设计,安装阀孔盖时将保护保护垫圈安装在O型圈的非受力侧(即O形圈的外侧),当阀孔盖向阀孔内侧推动时,O形圈受摩擦力向外侧运动,这时外侧的垫圈给O形圈提供支撑,防止其变形挤入气缸阀孔和阀孔盖的间隙,并且O形圈不会与m处直接接触,也避免出现由于此处的加工不够平滑导致O形圈破坏的可能性。从根本上解决由于干摩擦、挤压等原因造成安装时O形圈的损坏。

由于O形圈的阀孔盖结构,在密封时仅有一道密封,一旦O形圈出现的损坏,就会有泄漏发生。可以根据阀孔盖和压阀罩的结构特点,在两者之间增加一道密封,来提高密封的安全性。与O形圈形成一种新的组合密封(见图5)。由于为了安装方便,阀孔盖的下端一定会设计一个倒角,利用这样的倒角,可在压阀罩和阀孔盖之间增加一道三角型密封垫片,来进一步增强阀孔盖的密封性。这种结构使用角型密封来进行第一步密封,可以很大程度的削弱O形圈處的密封压力,增强密封的可靠性。为了保证角型密封垫片的密封性,垫的材质需要选择比较软的材料。

通过两种垫片的组合使用能够很好的解决禁油压缩机阀孔盖O形圈磨损泄漏的问题。

3 结语

这种新型的阀孔盖密封组合结构,因其结构简单,密封性强的优势,可以广泛的应用于普通的压缩机阀孔盖密封。由于结构设计上采用了双密封,可以弥补单一密封一旦失效就会导致阀孔盖漏气的缺点,尤其适用于密封高压气体的工况。介质气压力高时,可先通过角型密封垫片对高压气进行初步密封,起到节流减压作用,减弱O形圈处的压力,再使用保护垫圈对受压的O形圈进行保护,从而增加O形圈的密封性,能够彻底密封缸内气体。

参考文献

[1] 郁永章.往复活塞压缩机[M].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2006.

[2] 活塞压缩机设计编写小组.活塞压缩机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4.

[3] HB/Z4-95.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标准-O形密封圈及密封结构的设计要求[S].

[4]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第3卷.5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

[5] (苏)M.N.弗廉克尔.活塞压缩机原理、结构与设计基础[M].西安交通大学压缩机教研组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