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成新时代的“铜墙铁壁”
2019-08-15王颖
王颖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是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结论的一部分。最早发表在1934年1月31日《红色中华》特刊第5期上。新中国成立后,被收A1951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毛泽东提出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思想,虽然过去80多年了,但今天重温这篇经典文献,对于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强党的群众工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写作背景
1934年,正值中国革命战争形势异常严峻的时候。国民党蒋介石调集百万军队,加紧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五次大规模“围剿”,势力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和革命根据地面临巨大的困难。国民党反动派在军事上采取持久战和“堡垒主义”新战略,大筑碉堡,步步为营;同时在经济上对苏区实行严密的封锁,禁止白区与苏区之间的一切货物往来。他们以为这些办法是压制共产党的铜墙铁壁,企图扼杀中国革命于摇篮之中。
为扭转不利局面,打破国民党反动派第五次“围剿”,动员人民群众,支持和保护红色政权和土地革命成果,1934年1月22日,在当时的红都瑞金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在代表们充分讨论大会报告的基础上,毛泽东做了结论。结论的一部分即《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主要内容
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中,毛泽东用真实的事例告诉人们,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才是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铜墙铁壁。无论是拥有坚固城池宫殿的中国历代封建皇帝,还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俄国皇帝,当无产阶级和农民革命起来的时候,什么皇帝都倒掉了。这里,毛泽东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用精辟的通俗语言,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了生动的创造性表述。他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有了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一铜墙铁壁,中国革命必将取得胜利。那么,这个铜墙铁壁要如何形成呢?毛泽东的回答就是,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
毛泽东首先阐明了党的中心任务与群众生活的关系。他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達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同志们,那时候,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够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
接着,毛泽东用实际调研中的实例雄辩说明:“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一个例子是只管扩大红军和动员运输队,对于群众生活问题一点不理的汀州市政府。“汀州市群众的问题是没有柴烧,资本家把盐藏起来没有盐买,有些群众没有房子住,那里缺米,米价又贵。这些是汀州市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十分盼望我们帮助他们去解决。但是汀州市政府一点也不讨论。”空抓革命任务,而得不到群众的响应和支持,因而成绩极少。另两个例子是模范的长冈乡和才溪乡。“长冈乡有一个贫苦农民被火烧掉了一间半房子,乡政府就发动群众捐钱帮助他。有三个人没有饭吃,乡政府和互济会就马上捐米救济他们。去年夏荒,乡政府从二百多里的公略县办了米来救济群众。才溪乡的这类工作也做得非常之好。”正因为他们真心实意关心群众生活,无论是扩红,还是其他各项工作,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讲到这里,毛泽东郑重提出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吗?要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放到战线上去吗?那末,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去发动群众的积极性,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国民党要来进攻红色区域,广大群众就要用生命同国民党决斗。”
最后,毛泽东强调要注意工作方法。他用过河要解决桥或船的日常生活道理,说明了工作任务与工作方法的辩证关系。他说:“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不注意扩大红军的领导,不讲究扩大红军的方法,尽管把扩大红军念一千遍,结果还是不能成功。”他提出要“反对官僚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实际的具体的工作方法”,“抛弃命令主义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说服的工作方法”。要像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那样“有很好的创造”,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把革命的工作方法问题和革命的工作任务问题同时解决。
影响及现实意义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关于群众路线的一篇重要文献。从理论上说,它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根本上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刨造者”的思想。同时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实践,初步形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奠定了立党为民的理论基础。从实践上说,它深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在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排忧解难,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铸成任何敌人和困难都打不破的铜墙铁壁,取得了一个叉一个伟大胜利。
从革命到建设、改革,从救国到兴国、强国,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阻力也是极为巨大的。国际国内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四大考验。这同样是一场斗争,是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支持,这场斗争我们是不可能取胜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清醒地看到,脱离群众是新形势下党面临的重要危险之一,提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铸成新时代的“铜墙铁壁”,才能从容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克服各种艰难险阻,实现几代人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
要铸成新时代的“铜墙铁壁”,必须关心群众生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
要铸成新时代的“铜墙铁壁”,必须注意工作方法,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2018年1月,他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强调:“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把手要负总责。要靠深入调查研究下功夫解难题,靠贴近实际和贴近群众的务实举措抓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加强作风建设必须紧扣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这个关键。领导干部要坚决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扑下身子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温毛泽东的《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我们更能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深刻含义。在新时代,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继承和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与时俱进地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以求真务实的精神铸成新的“铜墙铁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