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实践略谈

2019-08-15宗西敏

读天下 2019年26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核心素养策略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提倡,要求各个教育阶段的学科教师要培育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尤其是小学语文担负着我国汉语言文化传承和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的重任,且处于教育阶段的开端,它的开端如何直接影响着我国后续汉语言文化传承和中华民族精神弘扬的可续性。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站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深刻审视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并创新有效教学模式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核心素养;策略

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是基于我国立德树人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经济社会深化改革的现状要求,更是我国现代教育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我国各个教育阶段学科教师有责任有义务落实核心素养这一重要教育理念,特别是担负着我国汉语言文化传承重任的小学语文教师要以其为教学指导思想,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同时,着重培育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一) 我国教育现代化的现实性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改革的深入发展,及信息科技新产业的不断涌现壮大,人们对人才的定位有了重新的认识,认为:一个人是否是社会经济发展及职业岗位所需求的人才,不仅在于其专业知识水平,还应考查其品德、思想、人格、价值观、创新能力等方面。同时,为了与在教育上与国际接轨、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及提升我国教育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我国教育进行了顶层设计,倡导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各个教育阶段深化教学革新,传授学生基础学科知识以外,还应借助于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品格、审美意识、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引导。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响应国家新教育理念号召,立足现代教育的视角,尊重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和内在学习特点,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二) 小学生全面性成才成长的个体性诉求

就处于儿童身心成长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心智、行为选择和行为判断能力还不成熟,正处于不断开发和完善阶段。如果在小学生教育成长初期阶段,学科教师只是单一地对他们进行知识传授,而不进行思想品德、价值取向、情感认知、审美、人格等方面的培育,就不能够及早地为小学生建筑一道身心健康成长的屏障,很容易使思维认知不健全的小学生受到外界不良文化思潮和价值观的侵蚀,进而导致他们言行失当、心灵扭曲,最终不利于他们茁壮健康成长。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处于儿童成長阶段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性,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同时,侧重于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以便于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其后续成长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前提和条件。

二、 核心素养视角下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 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深化学生语文知识认知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节选的文本无不是中外名家的精心佳作,从小处的用词、造句到大处的思路设置、细节描述、情节铺设等无不都是这些名家的长久用心酝酿,而小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和思维认知还处于浅层次学习阶段,导致他们很难体会到佳作中的精髓。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辅助工具的优势,以更为直观、生动和有趣的形式帮助学生深化语文知识认知。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日月潭》这一课时教学时,首先,语文教师运用图片工具把中国地图,以及日月潭美丽风景图以放大的形式展示出来,有意识地在地图中标注出日月潭所在的台湾地区位置,并询问学生:“台湾地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是什么?”学生不假思索地就会回答道:“台湾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月潭是中国比较出名的景观点之一。”显然,这就及早地把《日月潭》这一文本的爱国主义中心思想传递给学生,激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情之情。而后语文教师运用音频工具把《日月潭》的标准文本阅读播放出来,抑扬顿挫又饱含感情的阅读,瞬间打开了学生思绪的大门,随着阅读的推进,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于日月潭面前,《日月潭》这篇文本的总分总结构、时间写作线索、从大到小写作思路、细节性描写在学生脑海里越发清晰起来。最后语文教师运用视频工具,把日月潭日常生动的美丽风光播放出来,学生观看着欣赏着为日月潭美丽风景所吸引,更为我国美丽大好河山所自豪,从这个层面进一步深化了《日月潭》这一文本的中心思想。

(二) 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挖掘文本背后深厚意蕴

深入地对小学语文教材文本进行综合性剖析,会发现每一个文本看似平淡无奇,其实不然,而是在平奇中蕴含着深厚的意蕴、深厚的情感渲染、美好的价值追求和深邃的精神寄托等,这些都对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有重大教育引导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挖掘文本背后深厚意蕴,以便于陶冶学生情感和塑造他们的心灵美。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渔夫的故事》这一课的教学时,首先,当学生阅读完《渔夫的故事》这一文本后,语文教师随机挑选一些学生担任独白、渔夫、渔夫妻子和小金鱼角色,要求学生根据文本描写发挥主观能动性细细揣摩角色进行《渔夫的故事》情境表演,随着各个学生本色生动表演,很多学生很快挖掘出渔夫怯懦、渔夫妻子贪婪无度及小金鱼善良的人性特点。而后当学生情境表演完后,语文教师让学生们自主发挥对《渔夫的故事》中第一次小金鱼回报渔夫一家情境进行再编,许多学生这样编制:“渔夫妻子叱责渔夫接受小金鱼回报行为,告诉渔夫帮助小金鱼是应该的,渔夫听从妻子话去找到小金鱼拒绝了它的回报。小金鱼更加肯定了渔夫及妻子的善良人品,当渔夫捕鱼时尽量赶很多鱼入网回报他们两个人,从此渔夫夫妇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显然,语文教师的这一教学策略,就潜移默化地育化了学生的美好心灵。

三、 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当下我国现代教育深化革新的教学要求,也是小学语文教师立足本职工作提升专业素养的教学实践探索。只有小学语文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促使学生语文知识不断增长,也才能够促使他们的品格、德育、情感、审美等素养同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胡晓容.浅谈小学语文如何针对核心素养教学[J].科学咨询,2015(46):19.

[2]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6.

作者简介:

宗西敏,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核心素养策略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