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国企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培育思路探究
2019-08-15廖求明
廖求明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9)5-016-02
摘 要 党的十九大明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要紧跟步伐、适应要求,融入中心工作、融入社会责任推陈出新、提档升级,要挖掘创新动力“源泉”、找准创新驱动“引擎”,致力于铸造品牌、引领方向。本文以广西翔路公司“翔路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为案例进行分析,探究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培育思路,为国企创建基层党建品牌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时代 基层党建 品牌培育
新时代加强国企基层党的建设,需要给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理念思路,善于发掘特色、激发优势、创新创效,让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更具生机活力,执着于打造基层党建品牌,引领企业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鉴于此,必须要深刻把握方向、厘清思路、破解难题、确保实效,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国企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培育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重要意义
简单来说,党建工作品牌是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水平提升的标志。一方面,基层党组织结合实际,培育打造出具有独特性、竞争力、影响力的党建品牌,是国企党组织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的新载体,也是党建工作为企业中心工作任务服务的新途径,有利于推进企业深化改革稳步发展的探索和实践。另一方面,成功的党建品牌是与企业文化融合一起,促进企业文化丰富内涵、完善文化战略规划,进一步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向心力。积极推动党建品牌文化融合企业文化特色,将极大地增强我们国有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适应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和市场竞争的需求,这是我们理直气壮做强做大国有企业的底气。
二、培育基层党建工作品牌面临的难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国企中的基层党建工作更具代表性,受企业实际的局限性,这类企业所面临的现状和问题:一是基层党组织分布较散、基层党员人数较少、党员岗位流动较频繁,党建工作基础相对偏弱、党建工作发展不平衡等;二是基层政工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思想水平有待提升,岗位意识有待加强,难以全面满足新形势基层党建工作的有效展开;三是普遍存在党建活动形式丰富但主题不突出,党建活动缺乏关联性、内涵单薄不易宣传造势。这些问题限制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和培育带来极大挑战。
三、培育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创新举措
广西翔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履行广西国省干线路网项目以及一批“乡乡通”公路项目建设的国有企业。该国企突破行业与企业党建工作实际与局限,创新举措,成功创建“翔路党旗红”党建工作品牌,本文对些进行了其中一些值得提炼和探究。
(一)融入企业中心工作凝聚品牌创建共识。该公司将党建品牌创建纳入党委重要议事议题管理,组建品牌创建工作领导机构,立足交通行业特点,正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现状和问题,融入工程项目建设中心工作和目标任务实施品牌创建方案,形成了品牌培育的“沃土”。经过近半年时间的考察与酝酿、调研及分析,通过“走出去”对标学习党建工作创新,2017年底,该公司正式发布《“翔路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实施方案》,明确了“翔路党旗红”工作品牌的创建目标、创建思想、品牌标识、品牌架构以及井然有序的品牌创建步骤,自上而下系统打造出品牌创建工作脉络,在全公司范围内统一了思想,汇聚起品牌创建强大合力。
(二)统筹“五大引擎”创新“党建+”模式。基层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是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的生动实践。该公司把党建创新共识融入企业文化理念和企业初心使命,以党建品牌创建为抓手,以党建引领(党建+)为核心动力,统筹驱动“基础党建、意识形态、人才工程、文化铸魂、精准扶贫”五大引擎,形成了架构完善的“翔路党旗红”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机制。经过一年多的创建和培育,该党建工作品牌创建成效明显,基础党建、企业宣传、文化建设、人才培养、精准扶贫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突破性地提升了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为成功打造基层党建工作品牌发挥了示范作用。
(三)抓好意识形态引导,建立创建考核机制。一是结合党建工作品牌创建实施目标,该公司党委明确品牌创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要求,组织领导赴各基层党组织,开展品牌建设宣讲、指导,系统地让品牌创建工作“接地气”、“能落地”,在企业内部统一思想,形成品牌创建合力。二是将党建品牌创建纳入企业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工作中,与党组织负责人签订《责任书》,层层工作责任。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在年中或年底对党建品牌创建工作进行考核检查,不定期开展品牌创建专项督查,如对基层党支部品牌标识应用、制度上墙、阵地建设、主题活动开展等情况进行检查,保证品牌创建工作层层落实落地。三是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大比拼,在创建思路上比创新、在创建内容上比特色、在创建机制上比突破、在创建载体上比变革,逐渐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品牌创建、丰富品牌内涵。
(四)丰富党建活动形式,激发基层组织活力。一是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抓好党员教育管理。如组织党员干部到西柏坡、井冈山、百色等红色爱国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深刻领悟创建党建品牌的重要性。二是不断丰富党建活动载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激发基层党建活力。如在组织举办基层党组织党的十九大知识竞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演讲比赛、手抄入党誓词、微视频创作比赛等活动,以此为契机将企业党建品牌创建效果宣传出去。
(五)着重提炼宣传,增强党建品牌影响力。一是注重展现品牌创建中的亮点和成果,在企业网站、OA系统和微信公众号开辟党建品牌专栏,为各基层党组织搭建展示品牌创建成果的平台。二是积极向社会展示企业品牌建设成果,强化与对标学习单位的交流互鉴,进一步提高品牌创建高度。如该公司党组织以制作主题宣传微视频形式向社会展示成果,积极参与摄制的《温度》微视频获评为全国首批“企业微党课优秀作品”。“翔路党旗红”品牌创建所取得的成果也得到广西电视台、广西新闻网等社会媒体的关注和推广。
四、“翔路党旗红”品牌创建成果
(一)党旗引领,企业发展核心驱动力得到增强。“翔路党旗红”品牌创建推动深化了公司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设置和管理,全面形成“路网项目建设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的强大格局,实现了党组织在路网建设一线的全面覆盖。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引领一线职工为打通交通扶贫“最后一公里”砥砺前行、攻坚克难。
(二)与时俱进,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力得到提高。公司党委创新党建工作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适应新时代党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新形势、新要求,创新方式方法,依托公司官站、OA系统、微信公众号、微视频全媒体平台,打造“大宣传”格局。采用传统的政治理论学习、主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方式外,还利用微信公众号刊发十九大、国家安全教育等主题宣传内容近50期,制作《“翔路党旗红”党建品牌创建纪实》等宣传微视频4部,采用快闪形式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活动,党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更加新颖、主题更加突出、效果更加明显,有力激发了意识形态工作创新力。
(三)文化铸魂,企业发展软实力得到增强。坚持文化铸魂、品牌兴企,以党建文化为引领,在“翔路党旗红”品牌创建过程中,凝炼了“人企合一,持续发展”的翔路梦、“翔路,你回家的路”企业承诺和“坚决打通交通脱贫‘最后一公里”的使命担当等企业核心价值观。结合路网项目建设特点,编制《品牌视觉形象管理手册》,并在基层落地并推广实施,标准化、规范化开展项目驻地企业文化建设,在社会上形成了企业的统一形象,形成了富有翔路特色的企业文化,有力提升了企业的品牌识别度和美誉度,为深化政企共建,加快区域路网完善,助力全区脱贫攻坚提供了强劲的“核心动力”。
(四)创新引领,企业人才队伍创造力得到迸发。“翔路党旗红”党建创新充分激发了企业科研创新氛围,有效提升了以党员为先、青年骨干为主的党员干部队伍创造力,带动全体干部职工积极投身广西路网建设和新时代发展浪潮中,涌现出了一批科研创新先进典型。2017年以来,该公司青年党员干部荣获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广西国资委党委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得实用新型发明专利授权、广西科学技术奖等。
(五)坚持务实担当,企业社会影响力得到提高。深刻挖掘党建品牌中的“党建+精准扶贫”子品牌内涵,以“党建+就业”、“党建+教育”、“党建+技能”、“党建+爱心”等形式,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广西北投集团翔路公司重点依托路网项目建设平台,在所属的各个建路网项目创新实施“党建+扶贫”翔路模式,统筹推进就业扶贫、技能扶贫、教育扶贫、爱心扶贫四大工程,受到广西纪委纪检组、广西国资委、广西交通运输厅等上级单位的充分认可,基层党组织成立的“筑路促脱贫”团队被广西区党委、政府授予“全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是广西直属国有企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集体。
五、结语
党建工作品牌的创建深化了企业党的政治建设,充分激发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引领党员干部担当作为,为企业改革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助力事业绿色、安全、高质量发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企业业务领域向縱深发展,成为企业党的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是企业改革发展历程一张响亮的“名片”。
参考文献:
[1] 付树春.强化石油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意义及方法[J].企业文明,2017(02).
[2] 杭天珑.基层党建品牌建设问题探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8(5):33-34.
[3] 徐洪君.国有企业党建品牌建设工作的探索[J].现代企业文化,2018,(15):76-77.
[4] 巫媛珺.探讨新常态下如何创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品牌[J].现代企业文化, 2017(32):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