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自知力恢复程度的研究
2019-08-15张伟
张伟
[摘要] 目的 研究认知疗法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間于我院治疗的176例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患者认知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TAQ)、贝克认知自知力量表(BCIS)以及应对方式问卷(CSQ)得分。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ITAQ、BC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CSQ问卷中对于积极因子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因子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认知疗法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行为方式,促进自知力恢复。
[关键词] 认知疗法;精神分裂症;自知力;贝克认知自知力量表
[中图分类号] R749.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7-0095-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therapy on the recovery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the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Methods A total of 176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6 to June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with 88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medic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gnitiv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self-consciousness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 Beck cognitiv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BCIS), an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 score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TAQ and BCIS scor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scores of positive factors in the CSQ questionnai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scores of negative factor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therapy has a better therapeutic effect on the patients with first-episode schizophrenia,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ehavior of patients and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self-consciousness.
[Key words] Cognitive therapy; Schizophrenia; Self-consciousness; Beck cognitive self-consciousness scale(BCIS)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不明的严重精神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反复的特点,其中认知功能损害是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病情康复和社会能力回归[1]。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认知能力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且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也是治疗过程中的一个难点[2]。认知治疗是一种在治疗过程中改变患者的认知、观念,纠正患者的异常行为的治疗方法,现已在改善心理情绪,提高用药依从性等方面得到了证实[3-4]。为此,本研究以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为研究对象,观察认知疗法对患者自知力恢复程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2018年6月期间于我院治疗的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176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中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5];(2)均为首次发病;(3)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1)伴有其他类精神疾病;(2)不能完成治疗者;(3)伴有严重心、肝、肺器质性疾病者。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8例,均为男性。对照组患者年龄28~64岁,平均(46.33±7.4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初高中学历36例;大学及以上3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65岁,平均(47.32±7.56)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8例;初高中学历39例;大学及以上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使用利培酮治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309),1片/次,2次/d。同时对患者予以常规心理治疗和心理辅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疗法,具体措施如下:(1)通过参阅相关认知疗法治疗手册,编制我院的认知疗法操作手册,同时邀请国内外认知疗法相关方面专家对我院治疗师进行集体培训,培训完成并经过考核后治疗师方可对患者实施精神治疗。(2)认知治疗前对患者进行一般的健康宣教,使患者对自身病情有更为清晰的认知,对疾病症状有正确的理解,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认知疗法治疗时采用个体治疗的形式,分为治疗期和巩固期两个阶段进行。治疗期采用自身对比法提问,引导患者思考发病前与发病后自身有无差别,让患者发现目前与过去的区别,意识到自己是有病的,增强对妄想幻觉的辨别能力,并正对妄想、幻觉帮助患者总结发病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存在消极情绪患者,帮助患者找出消极原因,对自身疾病的不合理态度,引导患者克服各种消极情绪,重建行为模式。1次/1周,1 h/次,治疗持续12周。巩固期引导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自身对比,提问患者相比于治疗前,治疗后感觉如何,哪些方面有所好转,好转原因是什么,让患者体会到治疗的好处,并针对患者现阶段情况,适当调整用药方案和治疗方案。进入巩固期后1次/3周,1 h/次,治疗持续12周。(4)加强与家属间的交流,向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指导家属对精神病患者的正确方式,并鼓励家属多与患者沟通交流。
1.3 观察指标
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6]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的自知力恢复情况和精神症状。以减分率作为评定指标:减分率≥75%判定为痊愈;50%≤减分率<75%判定为显效;25%≤减分率<50%为有效;减分率<25%或增加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自知力及治疗态度问卷(insight and treatment attitude questionnaire,ITAQ)[7]评估两组患者的精神状况康复程度及病情康复情况。ITAQ量表包括对治疗的态度及对疾病的认知两个因子,共11个条目。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知力越高,身体状态越好。
采用贝克认知自知力量表(beck cognitive insight scale,BCIS)[8]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自知力。BCIS量表共15个条目,各条目采用(0~4)级评分法,包括自我反思、自我确定两个因子,自知力的综合评定得分=自我反思分数-自我确定分数,分数越低表示患者自知力越差。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评价(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CSQ)[9]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康复情况。CSQ量表共62个条目,包括求助、自责、回避、幻想、解决问题、合理化六个因子。每个条目按“是”或“否”分别记为1分和0分。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9.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ITAQ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ITAQ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TAQ量表评分均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比较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BCIS量表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CIS量表综合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CIS量表综合指数评分均明显上升,其中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CSQ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在CSQ基线评分上無显著性差异;治疗后,观察组在逃避和自责这两个消极因子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解决问题和求助这两个因子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病因复杂,难以彻底治愈,临床表现为意识清晰,但是在情感、思维、行为等方面出现障碍,特征为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在群众中发病率较高。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首选方法,但是有很多患者单一药物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且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可能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10]。程娟等[11]研究表明认知行为疗法可以显著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恢复,关于认知疗法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有文献报告。
认知障碍是精神分裂症的持久性症状,早期心理治疗一般治疗时间较短,注重行为和认知,而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通常需要长期干预,且对患者情绪方面的干预要求较高。认知治疗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同时,也能有效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双相障碍等以药物为主进行治疗的心理障碍。大多数精神类药物会减少患者的情绪反应,因此以情绪改变为主或强调人际沟通的疗法往往较难开展,使用情绪较强烈的治疗方法可能会使患者病情恶化[12]。因此,本研究采用认知疗法以注重认知调整、现实检验、行为干预为主,其在心理抑郁、失眠障碍、创伤后遗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13-14]。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BCIS、ITAQ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这与刘敏[15]的结论一致。且从CSQ评分比较中可以看出观察组在积极应对的方面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消极应对方面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应对方式有较好的改善效果,能明显促进患者康复。分析原因为认知疗法通过主动指导、纠正、示范可以帮助患者发现并意识到认知能力上的缺陷,并指导患者如何应对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尽快的建立合理的行为方式。而一般的心理治疗仅仅通过支持性心理安慰、心理疏导等技术难以改变患者的自我认知能力和建立合理的行为方式。
综上所述,对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认知疗法治疗,能显著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认知自知力,促进自知力恢复,并改善患者的行为方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Hodgins,Sheilagh.Aggressive behavior among person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those who are developing schizophrenia:Attempting to understand the limited evidence on causality[J].Schizophr Bull,2017,43(5):1021-1026.
[2] 王勋,马宁,张五芳,等.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评价方法(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4,28(1):45-50.
[3] 孔凡贞,钮美娥,赵惠英,等.正念认知疗法在抑郁症患者中的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2):1502-1505.
[4] 李慧慧,毛富强,韩邵明,等.内观认知疗法对精神分裂癥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 23(6):70-73.
[5] 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障碍分类)[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1, 34(3):184-188.
[6] 宋建成,费立鹏,张培琰,等.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中各分量表的评价[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1,11(2):86-88.
[7] Mohamed S,Rosenheck R,Mcevoy J,et al.Cross-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insight and attitudes toward medica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chronic schizophrenia[J].Schizophr Bull,2009,35(2):336-346.
[8] Warman DM,Martin JM.Cognitive insight and delusion proneness:An investigation using the Beck Cognitive Insight Scale[J].Schizophr Res,2006,84(2):297-304.
[9] 朱宇航,郭继志,罗盛,等.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在老年人群体中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J].中国卫生统计,2016, 33(4):660-664.
[10] 李净,贾强,石夏明.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J].陕西医学杂志,2013,42(12):1622-1623.
[11] 程娟,徐小童,毛富强,等.内观认知疗法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社会功能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4,20(4):313-315.
[12] 孔艳玲,张少波.内观认知疗法对网瘾大学生自我认知与自我评价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24(11):1750-1752.
[13] 马宏筠,毛富强,张勇辉,等.特大爆炸事故创伤后应激障碍内观认知疗法干预研究[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7, 23(6):74-78.
[14] 彭睿,毛富强,苏阳雪,等.内观认知疗法治疗大学生非器质性失眠症临床观察[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8, 24(5):90-94.
[15] 刘敏.认知疗法在神经症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1):109-110.
(收稿日期:2019-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