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

2019-08-15李宪昌倪建云

读天下 2019年27期
关键词:内驱力整合

李宪昌 倪建云

摘要:蔡元培说:教育的使命,是唤醒和鼓舞。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教师,唤醒孩子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灵魂,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让课堂成为充盈生命、提升价值的舞台,传递智慧教育的声音。这是每位教师的使命和追求。本文即从调动孩子内驱力,改变“生奴”角色,整合课堂要素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以生为本,打造‘人课合一的课堂”。

关键词:人课合一;内驱力;生奴;整合

有这样一则评价说,

二级老师:要让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碗水;

一级老师:要让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桶水;

高级教师:要让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一缸水;

特级教师:要让学生一杯水,老师就要有不竭之泉。

学生说:老师们,有本事你们只有一杯水,教出我们是一桶水、一缸水、不竭之泉!孙海平比刘翔跑得快吗?学生简短的一句话,值得我们每位深思。如何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我们当下要解决的问题。我们为此探索着,追求着……

一、 调动孩子内驱力

魏敏芝,大家知道这个人的可能是寥寥无几,但提起张艺谋,那绝对是众人皆知了。魏敏芝就是张艺谋执导的《一个都不能少》里的女一号。她,13岁因出演张艺谋的《一个都不能少》而一举成名,后继续上学,先后在石家庄精英中学、西安外国语学院西影影视传媒学院编导系就读中学和大学,后去美国留学深造。魏敏芝于2004年和2005年两获中国全国青年征文比赛大奖,是中国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兼河北分会主席。是什么原因使这个农村孩子有如此的成就,主要是来自她的内驱力。由此可见,内驱力对改变一个人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作为老师,我们清醒地明白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力觉醒”当是教育追求的最终方向。我们教给孩子多少知识,引领孩子考取怎样的名牌大学,都无法与“学生内力觉醒”相比较。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尝试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如:设计自主课堂,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生学习文言文,传统方法为老师台上讲,学生下面记,课后再去背,加上测试,再来讲评,不停地循环往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在刻板地求同思维,而无新意趣味可言。学习过程平淡无趣,令学生厌烦不已。况且文言文距今较远,难读、难懂、难记,学生不能及时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们则采用:学生自学—学生诵读—合作探究—发言质疑—师生讨论—品鉴赏析—教师小结的方式,要尽量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课堂气氛也许会活跃得多。采用多种方式教学生学习,教学生用“旧知”去发现“新知”,引领学生在寻求知识中体验进步的喜悦,在讨论理解知识时体味学习的乐趣,在得到教师的指点肯定赞扬时去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样的学习过程充满了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即水到渠成。同时,学生相互质疑,还发展了思维能力,培养了表达能力。又如,在作文教学中,我曾选择植物“合欢树”作为写作材料,让学生根据植物“合欢树”的特点展开联想,写成散文,学生觉得很难,但他们又急于想知道“合欢树”的内含深意,这种急于知道的情绪对于作文教学产生了很好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还会创设成功机会,给予成功满足。每周开展作文或周记点评活动,让写得好的学生走上讲台,宣读自己的作品,请同学共同点评,让尽量多的学生走上讲台,学生在台上作为作者宣读很激动很兴奋。有学生在体会里这样写道:“每次周记讲评课,总会给我带来太多的激动与兴奋。我总喜欢用眼角偷偷瞄着讲台上那一摞夹着纸条的本子,总想在其中找到自己最熟悉的那本。又企盼着能亲自上讲台读自己的周记,在读自己的文章时,内心总是澎湃不已,自己都能听见心快跳出嗓子眼的声音,可自己依旧克制着微微颤抖的嗓音和激动的表情,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将自己好好表现一番。……在这种极欲表现自己才华的欲望中,我学会了观察……往往在一篇周记讲评刚刚结束,我已开始构思下一篇。”实践证明,让学生走上讲台,体会成功的满足,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内驱力的方法。

二、 改变“生奴”角色

随着“孩奴”出现,“生奴”也应运而生。今天,在这个激烈竞争的年代,老师们更感觉到一种无形的压力。教育的担子,使精神、心理无不超负荷运行,不管老师承受得了与否,一切都只得担着。这样的教师角色,使得老师也累,学生也累。孩子到了初中,老师们总感觉长不大,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感慨:老师上课啊,就是把知识嚼烂了,往学生嘴里塞,学生都不张开啊!老师无力,学生无趣!改变教师角色势在必行,为此,我们做了如下尝试:首先,我们先明确课堂上的教师作用:于无向处指向,于无法处教法,于无疑处生疑,于无力处给力,于徘徊处点拨,于失败处鼓励,于成功处反思。再次,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并编制了相应的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在于让学生在课前能够对新知识进行感受、进行初步理解、自主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老师根据课程目标,课文内容及学生层次设计的前置性作业,提纲挈领,能够引导学生自觉地、有方向性地展开学习活动。而此时教师的导,学生的学才真正达到了有机的统一。

三、 整合课堂要素

教师、学生和教材是课堂教学三要素。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学生教师带着教材走向世界,所以我们把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变成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作为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时就需要我们智慧地整合课堂要素。

首先,优化小组合作。“人课合一”是在教学中人与人、人与课之间形成的自然和谐的关系,使学生的学习源于自然、回归自然。它以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为理论基础,在实现途径上需要做到:教师与学生自然融洽的关系,教师与教材合一,学生与教材合一,教师、学生与课堂的合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主要的是要教会学生方法,使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发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我们总能发现部分优生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在课堂上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是教师“导演”下的学习的“主角”。而大部分学生则是学习的“配角”。因而在同一堂课上,天赋高的学生往往比天赋低的学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所以,在课堂上实施合作学习是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途径。这种学习方式是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合作从对方获取有用的信息来填补自身在信息、知识和能力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在教学实践中,我通过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以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为基准,充分展示学生个性,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开展互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体验到了合作的益处,共享合作的乐趣。课堂也因此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再次,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开展研究学习。我校现有图书室,藏书万余册,加上80%的学生家庭可上网学习,这为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特别是班级图书角的组建更为学生的课余阅读提供了方便。结合语文课的学习,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上网下载资料,大大加深和拓展了教材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如教学《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同学们提了许多问题,课上,我结合教材帮助学生就提出的问题释疑。但课后,多数同学对问题的答案仍不满意。于是,就布置了课外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围绕“大自然的语言”进行研究学习,一周后交流汇报。同学们纷纷上网或翻阅图书,有的同学还在日记本上写下了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的小论文,每段内容還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作小标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在课改这条路上已经启程,我们坚信:只要上路就能看到美丽的景色,因为我们已经做出了最正确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周广强.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M].3版.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刘素梅.教师的职业生涯与规划[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赵春凤.如何提高教学技能[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

李宪昌,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沧县教师进修学校;

倪建云,河北省沧州市,河北省沧县姚官屯中学。

猜你喜欢

内驱力整合
破译自推娃的密码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动机与物理成绩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初探价值观提升内驱力
浅析中学生学习内驱力的影响因素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提倡“活学活用” 践行“快乐数学”
谈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