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全媒体讲好“苏州大米”的故事
——对苏州日报社“苏报融媒+苏州大米”报道的分析

2019-08-15

中国地市报人 2019年7期
关键词:苏州文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讲好中国故事”这一传播新理念,在新闻传媒行业引起了广泛而持续的探讨与实践。作为地市级党媒集团,苏州日报报业集团也在推进融媒改革、构建全媒体格局之中,尝试并践行主流媒体如何“讲好故事”,深思并总结“为什么要讲”“讲什么”“怎么讲”“讲的效果怎样”等问题。

2018年,在苏州推出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打造“新鱼米之乡”江南现代稻米文化的背景下,苏报集团整合资源、创新驱动,用全媒体方式成功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苏州大米”的故事。丰富多彩的“苏州大米”新媒体系列产品于2018年底荣获江苏报业协会颁发的江苏报业新媒体创新项目奖。

为什么要讲“苏州大米”的故事

不论是有5000年历史的中华璀璨文明,还是新中国建立7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追求国强民富的奋斗历程,“中国好故事”的题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座城市、一家企业、一个人、一条河、一片森林的精彩故事最终汇聚成为作为整体的“中国好故事”。我们坚信,正是这些与个体命运、情感紧密相接的故事能够打动人,能够展现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能够树立我们的文化自信。

对于苏州而言,讲出精彩的苏州故事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作为地方党报集团、主流媒体,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在这方面责无旁贷、当仁不让。讲好故事,选题很重要,而“苏州大米”恰好是一个“小切口、大背景”的好题材。

地处江南水乡的苏州,拥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以及悠久的稻作文化历史。这些年,苏北米、东北米、泰国米纷纷上了苏州人的饭桌,地产苏州大米倒是弱化了,其品质优势与文化底蕴渐渐少为人知。众所周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在历史上拥有灿烂的农耕文明,从南宋起苏州地区就享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稻作起源最早、稻作文化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借助市民生活中天天要吃的米饭,可以唤醒苏州人的文化记忆。

同时,水稻是苏州主要的粮食作物,水稻田在调节区域气候、涵养水土、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生态功能。近年来,苏州落实生态文明建设,保护“四个百万亩”,建立生态补偿、耕地保护、永久性保护水稻面积等一系列政策制度。

苏州市于2018年5月着手以“苏州大米”为乡村振兴的工作抓手之一,打造在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帮助农业企业闯市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让市民放心满意。

树立文化自信、建设生态文明、推进乡村振兴,小小一粒米,关系到每位市民、农民,承载了相当丰富的内涵,寄托了苏州传承创新“新鱼米之乡”、发展江南现代农业文明、推动第一产业转型升级的美好期盼。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苏报融媒及时抓住了“苏州大米”这个主题,打响了一场持续半年的“融媒大会战”。移动优先,创新驱动,技术支撑,用全媒体讲“苏州大米”的故事。在这期间,苏报集团作为媒体,充分发挥媒介作用,整合政府、企业、社会民众的资源与力量,创新传播形式、手段,注重互动性、体验性、服务性,最终实现同频共振、共画同心圆的总目标。

怎么讲?移动优先,集成、递进、一体化传播

在围绕“苏州大米”的整体策划创意推进过程中,我们以“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为原则,践行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新媒体传播准则,通过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进行组合式、多样化、一体化传播,达到传播得更远更好的效果。

(一)讲故事,首先要文化引领,树立文化自信

交待“苏州大米”的前世今生。在这方面,贴近群众的《姑苏晚报》首先开启“苏州大米”的文化篇章,就苏州大米“时间简史”“品种迭代”“种植方式”“稻作文化”“栽培技术”五个方面,刊发系列报道,还展开了答题互动活动。

《我国发现的首例古稻田在苏州》《东吴粳稻名扬全国诗圣吃了赞不绝口》《苏州大米的食用民俗你都知道吗》《吴哥悠扬缭绕田间》……一系列挖掘苏州大米文化内涵的报道引起了苏州市民的浓烈兴趣,也拉近了苏州市民与苏州地产大米的距离。

打着“乡土牌”的10幅节气移动端创意海报在风格上既清新,又接地气,来源于生活,体现了苏报融媒文创团队匠心独运。

“处暑雨,粒粒皆苏州大米”“白露晴,苏州大米满屋屯”“秋分到,苏州大米稻花香”“寒露时,苏州大米稻似金”“霜降后,苏州大米稻丰收”“立冬,苏州大米焖菜饭”“小雪,苏州大米捏糍粑”“大雪,苏州大米养生粥”“冬至,苏州大米冬酿酒”。一幅幅美观精致的画面传到朋友圈,不仅养眼,而且有文化内涵,有民俗气息。年轻的网友们通过这个系列作品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节气与地产大米也有如此密切的关系,传统节气文化与稻米文化在手机端完美结合,散发出亲切的自然气息。

(二)移动化,群众在哪里,我们的传播阵地就在哪里

在苏州大米这一公用品牌的打造过程中,苏报融媒坚持移动优先,集成传统媒体的内容创意优势与新媒体的平台优势,生产大批移动端产品,除了视频外,动画片、H5互动小游戏、图文直播统统上马。

5个H5互动游戏产品,怎么嗨怎么玩,突出体验性。让参与者在体验中感到有趣,学到知识。“苏州大米是怎么种出来的”“苏州好米,哪里可以选购”“苏州大米上市啦,六招教你挑好米”“大米好,味道才好,苏州大米做美食”“苏州大米评选结果揭晓啦”,这五个H5游戏产品的推出顺应时节,贯穿了大米耕作、播种、收割、上市、食用整个过程,将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受到了网友的热烈呼应。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制作新媒体产品的过程中,瞄准年轻受众,创新、有趣、互动、体验贯穿始终,这也是移动新媒体产品的灵魂所在。《一粒苏州大米的奇妙旅程》是苏报融媒制作团队专门为“苏州大米”打造的动画片,动画片的主角是一位白白胖胖的“米宝宝”,它的外表饱满而且晶莹剔透,一双大眼睛扑眨扑眨的。片中“米宝宝”奶声奶气地介绍了自己的来龙去脉,其“呆萌”的可爱形象把很多网友的心都融化了,让不少85后网友非常受用。

(三)社交化,让互动与体验式传播到达更多受众

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苏州大米形象语征集活动”于2018年7月2日启动,征集在《苏州日报》《姑苏晚报》、苏州新闻网、姑苏晚报官方微信、苏州日报微博、苏报新闻类客户端引力播APP、苏报生活类客户端家在苏州APP同步强势推出,一石激起千层浪,经过一个月的广泛参与,到8月初,有2000余名市民参与,征集到近20000条有效形象语,最终优中选优,确定了“苏州大米 江南味‘稻’”这样一句朗朗上口的形象语,大家共认苏州大米口感香甜软糯,是正宗的“江南味道”。

随即“苏州大米江南味‘稻’”登上了苏州市区各主要干道的户外宣传平台,由苏报融媒在近2万条征集稿中提炼出的8个字,言简意赅,众口相传,深入人心。

征集活动从启动到结束的过程中,广大读者、网民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大家争先恐后地在微信、微博留言,纷纷点赞,一时间“苏州大米”成为“热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上的文化学者、专家也加入了对苏州水稻文化的讨论。有的还主动在头条号等移动媒体平台发表文章,阐述苏州大米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食用价值。由苏报融媒搭台,社会各界响应的“苏州大米交响曲”传进千家万户。

在围绕“苏州大米”展开的“融媒大会战”中,不仅纸媒、微博、微信、引力播客户端、家在苏州客户端等传播平台加入,苏报旗下的电商平台“苏城猫”、线下零售店“苏报邻里”也一起加入,直接从线上、纸上走到群众身边,服务民生。

从暮春到深秋,苏报融媒开展“苏州大米 江南味‘稻’”社区行民间厨神烹饪巡回赛;以节气为时间节点,邀请亲子家庭走进稻田,体验春耕秋收;新米上市时举办2018苏州地产优质大米品牌展销会、市民品鉴活动;举办“2018苏州大米品牌价值评价”活动,为苏州一些种粮大户提升知名度。电商平台“苏城猫”、线下零售店“苏报邻里”在新米上市后,也利用自身销售网络向广大市民推荐“香甜软糯”的苏州大米。

(四)可视化,微视频、动画片等新媒体产品创意呈现

苏报融媒的视频制作团队,彰显故事创意优势,在创新传播内容与手段方面勇于革新、探索,擅打“情感牌”,提高了地产大米在苏州人心目中的地位,有效实现了传播的预期目标。围绕苏州大米,苏报融媒制作了4个视频作品,其中2个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完成的。

《江南味“稻”,妈妈的味道》,是一部2分24秒的短视频。它用回忆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位操着地道吴侬软语的女孩从外地回到苏州家中,虽然母亲不在家,但电饭煲里蒸着热腾腾、香喷喷的白米饭,吃起来都是童年的味道,吃着吃着,女孩的脑海中想起小时候在乡间稻田里玩耍的画面,想起母亲经常在傍晚时分呼唤自己回家吃饭的情景。镜头切回现实,一时间,在外漂泊的游子眼中努力噙住的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整部短视频,虽然不到三分钟,但是节奏把握张弛有度,情感渲染水到渠成,戳中了好多人的泪点。该视频在移动端以及全媒体平台播出后,反响非常好,有不少市民朋友表示,一开始觉得平淡无奇,但是看着看着眼眶就变红了。

一碗米饭,不仅仅只是米饭,这里面盛满了亲情、乡情。这部视频作品,巧妙地实现了从味觉到感情的贯通,以情动人,以短制胜,将浓浓的感情浓缩在2分24秒中,一举成功。

苏报融媒制作的另一部8分钟短视频《这一碗,你想起了什么》,拍摄于稻浪金黄的金秋时节,由于故事构思精巧,画面开阔美丽,体现了苏州在鼓励农民农企“种好粮吃好米打好牌”的新时代产业振兴自觉性。在中国首届农民丰收节当天,被人民网首页转载,通过央媒,“苏州大米”好故事的传播效应得到了无限放大。

结语

可以说,“苏报融媒”+“苏州大米”的过程,实现报、网、手机等各种媒介资源有效整合,将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共融互通,有效地遵循“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等新媒体传播规律,使传播方式从单向传播变为交互体验式传播,从原来一个故事一个呈现方式变为一个故事多个表现形式,从送达人到吸引人,根据不同的受众,采取不同的传播形式,力争实现分众与精准传播。这是一次主流媒体一体化发展的深入实践,打赢了一场“融媒大会战”,体现了主流媒体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猜你喜欢

苏州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Pingtan in Suzhou 苏州评弹,值得一听
苏州伴宅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园林之城——苏州
谁远谁近?
苏州大冢:十年磨一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