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不温则痛”桂枝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痛痹理论探讨

2019-08-15署文杰王玉庆孙西庆

天津中医药 2019年3期
关键词:肾阳桂枝汤营卫

署文杰,王玉庆,孙西庆

(1.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脑病科,济南 250014;2.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济南 250132)

所谓痹者,闭塞不通也。其中,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临床上最常见的是痛痹。中医理论认为,痛痹者,寒气盛也。寒性收引,致气血闭塞不通,不通则痛。亦可因气血亏损,肝肾不足,脏腑功能失调致血脉不充,不荣则痛。导师孙西庆教授据临床经验,提出“不温则痛”,机体阳气不振,脾肾阳虚,肢体失却温煦,临床见病程缠绵,经久不愈。临证以桂枝汤加温肾阳药物取得较好效果,减轻了患者痛苦。笔者拟对其进行理论探讨,以期裨益于临床。

1 历代医家对痹病的认识

痹病一词,首见于宋代窦材所注《扁鹊心书·痹病》,认为:“风寒湿气合而为痹,走注疼痛,或臂腰足膝拘挛,两肘牵急,乃寒邪凑于分肉之间也。方书谓之白虎历节风。”历代论著亦有记载,其中《素问·痹论篇》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诸病源候论·风痹候》曰:“痹者,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状肌肉顽厚,或疼痛,由人体虚,腠理开,故受风邪也。”均认为风寒湿为痹病致病之因。《金匮翼·痹证统论》说:“痛痹者,寒气偏胜,阳气少、阴气多也。夫宜通而塞则为痛,痹之有痛,以寒气入经而稽迟,注而不行也。”《素问·遗篇·刺法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经脉别论》云:“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为病也。”其中,痛痹为寒邪偏胜,究其本质系营卫空虚,腠理不密,寒邪入中,阻碍气血运行,筋脉痹闭而成。其中历时较长,反复发作,顽固不愈者称之“顽痹”。顽痹多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大多经长期西药治疗,患者体质日亏,正气日虚,邪气又极易入侵,形成正虚邪盛局面,往往久治难愈。井庆彦[1]认为痛痹之人首先出现身体的虚象,此虚主要是阳气的虚弱。阳气虚即人体肾阳虚而感外寒,故当用温阳散寒而入肾经的药物,从根本上祛除寒邪。朱良春认为顽痹的发生与卫阳空虚,屏障失固,病邪趁虚而入有关,而“卫出下焦”,认为痹症发生与肾督阳气亏虚有关[2]。治疗顽痹首重益肾壮督,而益肾壮督首重温阳,常谓“阳衰一分,则病进一分,阳复一分,则邪祛一分”[3]。

2 不温则痛理论提出

不温则痛理论的提出是基于“阳气主导论”[4]和“气一元论”[5-6]的启发:“有阳则热,无阳则寒。”

2.1 历代医家对阴阳认识 阴阳学说最早记载于《周易》,《周易》中的乾、坤分别代表了阳与阴,乾由纯六阳爻组成,故为至阳,其性纯阳刚健,乃天元之始,万物之父[7]。《黄帝内经》作为古典中医典籍对人体阳气的阐述最为系统和深刻。《黄帝内经》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生气通天论篇》曰:“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灵枢·邪客》曰:“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黄帝内经》中“治病求本,本于阴阳”理论,治疗上从阴阳平衡入手,以扶阳补肾、引火归元为治疗大法。

阳气在人体内以多种形式存在,如行于体表为卫气,在体内分属各脏腑为各脏腑之阳气。《景岳全书》指出:“命门为元气之根……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在生理上,阳气的主导作用在于维系生命、司生长、化收藏的气化活动,阳气“出上窍”“发腠理”“实四肢”,以升降出入为运动方式。其中肾阳为人身阳气之根,如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卫外之阳气不固,易感寒邪;阳气不振,则驱寒无力,易致寒凝。《扁鹊心书》云:“为医者,要知保扶阳气为本。人至晚年,阳气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虚惫,动作艰难。盖人有一息气在则不死,气者阳所生也,故阳气尽必死。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关、中脘,更服保元丹、保命延寿丹,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千金翼方》曰:“人年五十以上,阳气日衰,损与日至。”年老阳气亏虚,气血匮乏,营卫运行失常,经络滞涩。

2.2 太阳为开理论 现代医家多用太阳为开理论论治疑难杂症。《素问·阴阳离合论》云:“是故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阖,少阳为枢。”太阳担任着人体防御、主持体表的气化功能,这些功能都是太阳敷畅阳气、太阳为开功能的体现。太阳为人体之表,外邪侵袭,先犯太阳,致太阳经气郁滞。因此,舒畅太阳经气是治疗外感病的重要手段。《伤寒论》中尤其重视太阳为开学术思想。张仲景创六经学说,不独论治伤寒,亦通论杂病,后世亦有“六经钤百病”之说,张介宾说:“经脉者,脏腑之枝叶,脏腑者,经络之根本。宜以汗法为主,使太阳经气舒畅,此法不单符合太阳为开的学术思想,亦符合《黄帝内经》所言“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有伤于筋,纵,其若不容。汗出偏沮,使人偏枯”。阳气有温养内外全身组织脏器,从而达到内致脏腑,外致筋脉的功能和谐,气血畅顺,骨髓坚固,使气平和,阳气固密,才能维持人体相对平衡协调。故《黄帝内经》曰:“是以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气血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明·吴崑言:“太阳在表,敷畅阳气”,阳气布散、全身经脉通畅调和,犹如张仲景所云:“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2.3 扶阳学说 “火神派”祖师郑钦安,在继承中医学和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了“万病皆损一元阳气”、“治病重在扶阳”学术思想,成为“扶阳学说”的核心理论。其认为,“天一生水,在人身为肾,一点真阳,含二阴之中,居于至阴之地,乃人立命之根,真种子也。”所以,对阴阳两者而言,阳起主导,阳能生阴。郑钦安的秘诀是:“无论一切上中下诸病,不同男女老幼,但见舌青、满口津液、脉息无神,其人安静、唇口淡白、口不渴、即渴而喜热饮,二便自利。即外观大热、身痛头痛、目肿、口疮,一切诸症,一概不究,用药专在这先天立极真种子上(即肾阳)治之、百发百中。”张景岳亦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中说:“凡欲保生重命者,尤当爱惜阳气,此即以生以化之元神,不可忽也。”“道生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张景岳指出真阳为人之大宝,十分重视阴阳和调,遣方用药以温补为主。

3 桂枝汤研究

《伤寒论》中桂枝汤是调和营卫的代表方,太阳主表,抗御病邪而为六经之藩篱。若风邪伤于卫表,卫有风邪而强,营阴泄弱而外越,营卫不和,乃致以上诸症,以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卫分强,则用桂枝、生姜以发之;营分弱,则用芍药、大枣以补之。甘草可调和阴阳,合桂枝生姜则辛甘发散卫阳,合芍药大枣则酸甘化生营阴。全方配伍精当,外能散风邪、调营卫,内能调气血、和脾胃,归根到底是在调和阴阳,经加减化裁能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以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历代医家称誉此方为张仲景“群方之冠”。正如徐彬所说“桂枝汤,外证得之,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营卫既是气血功能的表现,又是气血本身形质的体现。

《黄帝内经》和《难经》中指出营卫失调与痹症、惊恐、心系疾患、筋骨不利、麻木、偏枯、肠覃、痈疽、失眠等有密切联系。吴德鸿等[8]认为在临床上应把握住营卫失和是风湿痹病发病的主要病因。《灵枢·营卫生会篇》云:“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下焦。”提示营卫的生成与下焦肾气相关。郝万山认为:“太阳之经的阳气化生于下焦,补充于中焦,宣发于上焦。桂枝汤中君药桂枝,能温通上下内外,透彻皮毛,上焦心阳、中焦脾阳、下焦肾阳皆能得其温化以复阳气,卫阳通督与肾,故桂枝汤能壮督阳;桂枝温脾阳、通血脉、化气。”清代章虚谷论桂枝汤云:“从脾胃以达营卫,周行一身……故无论内伤外感,皆可取法以治之,要在因宜制裁……由此权衡变化而推而广之,则全论诸方之法,皆可一意贯之,而治之之法,亦不外乎此矣。”[9]

4 小结

总之,痹证之所成乃内外之病因兼夹为患,而“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只有顾护好一身之正气,才能做到对证用药;而阳气为人一身之根本[10]。阳气充沛则经筋柔韧灵活,阳气虚弱则经筋拘急痉挛。痹证主要表现为关节肌肉屈伸不利,而四肢作为阳气最为充盛之地,亦是阳气激发的起始之位,是阳气的本始所在。因此,四肢部位的经筋运动屈伸功能必然和阳气有着密切的联系。阳气虚弱不足则经筋的屈伸运动表现为拘急痉挛[11]。另外,痹证发病时间长,反复治疗中阳气亦有亏虚,正所谓“有阳则热,无阳则寒”,加之风寒湿邪从外侵犯,太阳经气受累,营卫失调。营卫之气出于下焦肾气,而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本。导师基于阳气主导论“和”气一元论"思想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不温则痛”。临证以桂枝汤加减在外舒畅太阳经气,调和营卫,在内温补肾中阳气,调和阴阳,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临床效果。

猜你喜欢

肾阳桂枝汤营卫
基于营卫理论对中医护理的初步探讨*
《黄帝内经》对周围神经病的认识及启发❋
桂枝汤在温病中的应用规律研究*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肾阳不足的药膳疗法
由“三焦气化”浅议“治下焦如权”之法
浅谈营卫的关系及其临床应用
王新志教授论张仲景营卫观*
略论桂枝汤的补益中焦作用
OntheapplicationofAntConcinpre—translationofmach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