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之色,秋色江南美如画

2019-08-15陶瑾

现代苏州 2019年15期
关键词:红菱苏州人枫叶

记者 陶瑾

江南的秋天不那么分明,自带诗意属性,一场秋雨一场寒,悄然之间,空降而来;悄然之间,挥手告别。而它带给苏州人的视觉冲击总是那么的丰富多变,有枫叶的红,银杏的黄,桂花的橘红,芦苇花的洁白……既有斑斓似春的热闹,也有暮烟清秋的萧条。

秋天的江南色,还离不开“丰收”。农民们奔波辛劳了一年,换来了金灿灿的果实,洞庭的红橘,东西山的秋茶、板栗、白果,太湖的水八仙,阳澄湖的大闸蟹……而对于手艺人同样也是一个丰收喜悦的时刻,他们雕琢出了一件件精致的艺术品,诉说着江南的故事。

美好的时节是需要好好珍惜,用心看一看的。秋色江南,就是如此画意诗情,美得刚刚好,且饱含人文的微光。

美c r y!打翻调色盘美得如此高级

色彩地图:殷红、赭红、秋香色、杏黄、鹅黄、藕色等

一叶知秋,枫叶是这个季节最好的代言了。它就像触手可及的云霞,层林尽染美不胜收。拙政园内有10余棵红枫,深秋之际,如火的枫叶、雪白的粉墙、深色的黛瓦、苍翠的古松,甚是好看。而苏州人更喜欢去天平山360°观枫。山上的枫叶往往先从顶部红起,由上而下,循序变化,最后红到泛紫。湖边的枫叶慢慢也开始红了,枫叶倒映在水中,在阳光的映衬下特别有意境。11月中下旬是最佳观赏时期,能够遇见美丽的“五彩枫”,这是一种叫“枫香”的枫树,叶呈三角形,又名“三角枫”或“鹅掌枫”。经秋霜后,叶色不是直接转红,而是逐渐由青变黄,再变橙红,最后变紫,每棵树变色的步调也不一致,最特别的往往一棵枫树上就五色并存。

“天平山红枫甲天下”,的确,这里的红枫呈现的色彩极为丰富,殷红、赭红、橙红、余烬红、棕绿、秋香色……殷红,是一种红中带黑的色彩。余烬是指东西被燃尽后依然有星星的火光,余烬红听着很落寞,但它也代表着重生和希望。它的些许微红,便能照亮整个世界。秋香色是有秋天草木香味的颜色,又名“浅橄榄色”,由绿加黄调制而成。秋香色分两种:一种是主绿秋香色,另一种是主黄秋香色。江南的秋天清晨多起薄雾,在薄雾中观赏枫叶,斑斓的色彩交织着,好似幻境之中。

说起来天平山除了枫叶,还有些古银杏树可赏,尤其是范仲淹纪念堂后院的那棵,高大威武,满树的叶子都黄了,金灿灿的好美。杏黄色的银杏叶,飘落一地,早已成为一道街景。古城区的道前街,是银杏叶的天下,岁岁年年,百看不厌。路面一片金黄,就像走进了童话世界。“我小时候住在道前街附近,放了学经常和小伙伴去玩。如今每年深秋,我都会去拍照留念,踩着落叶,听着簌簌作响的声音,儿时和小伙伴玩耍的情景历历在目。”在外地念大学的苏州姑娘Jully说道。

家住园区的李女士更青睐园区有些稚嫩而朝气蓬勃的秋色,特别是独墅湖畔的林泉街,是苏州市保留落叶(银杏)景观道路中,唯一的一条园区街道。远远走过去,就望见层次丰富的金黄铺面而来,随着阳光的若隐若现,仅仅一个金黄就呈现出多种色调。不时还有大学生路过,手里捧着几本书,或是刚刚下课,或是骑车闪过,谈笑间洋溢着青春气息,文艺风满满。

有人说,秋天到了,不只是视觉上的自然变化,更主要的,是空气里飘着那甜甜的芳香。桂花的香味特别好闻,小小的花蕊按品种区分,有鹅黄、橘红等颜色。留园是苏州古典园林中拥有桂花品种最多的园林,现有金桂、银桂、丹桂、籽桂、四季桂、朱砂桂和鸳鸯桂等品种。园内的闻木樨香轩是专为赏桂闻香所建,轩内四面开敞,周围遍植桂花。每逢秋季,花香四溢。光福镇西北面的窑上村,是桂花最集中的村落,桂花种植面积达两千余亩,全镇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桂花,桂花盛开时,屋前屋后,娇黄红白繁花争艳,村内村外,十里飘香。苏州赏桂地还有不少,桂花公园、北半园、紫金庵,就连街角、小区都能看到桂花树,只要寻着香气走,就一定能找到。

秋天的虎丘和上方山更是美得叫人移不开眼。一到秋天,虎丘的枫树、榉树、银杏树纷纷变幻模样,有的诗意满满,有的风情万种。清泉、竹林、枫叶,找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到虎丘的秀色中一游,你必会流连忘返。

而上方山则是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的百花展接连不断,每年秋季都有一场菊花展,展出各色菊花4万余盆,藕色、鹅黄、石榴红、洋红、桃红、丁香色等颜色交融在一起,置身其中,有一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

还记得去年夏天,阳澄湖畔那片惊艳众人的彩色稻田吗?稻田彩绘如今已成为阳澄湖夏秋时节最受期待的景观之一。进入六月下旬后,阳澄湖度假区就开始做足准备,彩稻插秧正式开始!今年是莲花岛种植彩色水稻的第五年,在莲花岛北部的蛇头角咀,整体有近40亩观赏稻田,呈现由“海棠花红”LOGO以及“海棠花红、与国同梦”八个大字共同组成的图案。今年使用嫩黄、绿色、红色三种秧苗插种,仔细看,是由赤金、嫩绿、葱绿、槐花黄绿组成。槐花黄绿是一种奇妙的颜色,它既没有黄色那么明亮,也没有绿色那么多变,和现在的油菜花的颜色有点像。一年一度的彩稻艺术节从7月中下旬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

秋风起,长膘迈腿两不误

色彩地图:杏红、橘黄、赭黄、天青等

秋天,是长膘的季节。这时候,苏州的时令美味是很让人羡慕的,尝一口,感受着浓浓的秋意。

满城桂花飘香,怎能少了最时令的桂花甜点呢。这桂花与白嫩嫩的莲藕、芡实(鸡头米)绝配哦。小小一颗鸡头米对于苏州人来说,有着采摘人的艰辛,剥米人的劳作。新鲜鸡头米一年只卖60天,错过了就只能等来年上市才能吃到。苏州人会先熬好鸡头米,加入冰糖,撒上桂花,香甜又软糯。而莲藕呢,可以生吃亦可熟食。苏州人喜欢将莲藕和桂花、糯米一起制成桂花糯米糖藕。清脆的莲藕、香软的糯米和浓郁的桂花搭配在一起,成了吃货们萦绕心头的一道美味。

鸡头米和莲藕这两样都是水八仙里的宝贝,秋天上市的水八仙还有茭白、水红菱,茭白是一种白里略带点黄的肤色,苏州人喜欢用浓油赤酱碰撞嫩白甜脆的茭白,入口好滋味。

而说起菱角,在南方地区是比较常见的水生植物,长什么样的都有,两角的、三角的甚至没有角的,红的、绿的、黑的……五花八门。而我们苏州地产的水红菱,就像一幅水墨画里点缀的鲜红,所以她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苏州红”。红菱,是夏秋之际江南百姓的心头之好。在唐代,苏州的红菱就很出名了,白居易在苏州当了几年刺史要离开前,除了收拾行李外,还想着带一点叫“折腰菱”的红菱,据说这种红菱在当时非常名贵,口感香甜脆爽,堪称极品。今天虽然吃不到那个品种,但苏州地产的水红菱依旧让食客动心。

俗话说“七月桃,八月楂,九月的毛栗笑哈哈”,最好吃的糖炒栗子在初秋上市了。吴中东西山盛产板栗,这时候的板栗肉质细腻、比较鲜嫩。街头栗子的香甜气息,常常让人忍不住停下脚步买上一包。刚出炉的糖炒栗子,耐着烫手的性子好生剥开,栗色的壳,里面是缃色的栗子肉,一口下去,实在满足。记得小时候放学,妈妈总会带着一包热乎烫手的、沾着油乎乎黑色砂砾的糖炒栗子站在校门口,那是童年关于秋天最甜的记忆。

童年的记忆里还有那一只只清香甜蜜的洞庭红橘。洞庭红橘,主要包括早红、朱橘(料红橘)、福橘等,是早期洞庭山橘农从实生柑橘变异中选出的优良品种,曾经被列为贡品,又名“贡橘”。由李少红导演的《橘子红了》已播出十多年,想当初在东山的拍摄基地漫山遍野都是那耀眼的橘黄色,很多苏州市民和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游玩,在观赏之余买上三五斤橘子尝鲜。今年这个季节橘子又红了,可是几乎看不到挑着篮筐的橘农,也听不到他们那悠扬婉转的吆喝声。因为受“温州蜜柑”的冲击,现在本地果农鲜有种植“洞庭红橘”,它已成为吴中特有的“名贵物种”了。

这一时节,苏州人不能错过的还有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蟹宴。杏红色的蟹壳、橙黄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光想想就流口水了。金秋十月,阳澄湖畔、太湖畔风光旖旎,湖面上波光粼粼,一大波游人到这里来玩,嘴上说是赏秋,其实大家都懂的,就是为了红艳艳的美味大闸蟹而来。

聊了这么多美味与颜值并存的吃食,是时候要走动消化一下了。咱先去明月湾古村落里“兜兜”,明月湾因地形宛如一钩明月而得名。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年葱绿苍翠,深藏不露,深得桃花源意境美誉。如今的明月湾既没有古老集镇上繁华的街巷,也没有城市里文人雅士的亭台楼阁,但它却土生土长,娴静、淳朴,依然是江南水乡古老的村墟篱落。村口沿河有一株古香樟,寿已千年。古樟树之高大、之挺拔、之伟岸、之古老,均非常罕见。它虽历经千年风霜的洗礼,浑身斑驳皲裂,却依然枝繁叶茂,盘曲多姿,张开巨大的树冠在微风中摇曳,热情地欢迎着每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堪称明月湾的一道魅力江南色。据传当年吴王夫差还带着西施在明月湾赏月。今天,西施是见不到了,但可在秋夜赏个月,此时的江南色,在竹月与黛蓝之间渐变。明月处处有,此处月偏好!

秋天的古镇和水乡,似乎都被笼罩上了一层面纱,飘渺而浪漫。不妨去甪直、锦溪、沙溪……做一场关于时光的梦。在那里,白墙黛瓦、河灯画舫,短暂地逃离都市,静一静心也是挺好的。

秋高气爽的季节,还适合登高望远。去爬爬穹窿山,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吧。穹窿山上森林成片,苏州人把它当成天然氧吧。再加上秋日漫山遍野的活力绿和火热红,映衬着尽显秋冬气息的银杏黄,让穹窿山成了一块打翻了的调色盘。

深秋的芦苇花也值得去看一看。它虽然没有艳丽的色彩,也没有落叶的浪漫,迎风摇曳中,却有一种质朴的野趣,簌簌的声音,仿佛是耳畔的轻语呢喃,写下了秋日的最后一首散文诗。沙家浜的芦苇荡有着江南水乡独特的田园风光,沙家浜景区有水上和路上芦苇迷宫两大区域,纵横交错的河港和茂密的芦苇,构成了狭长、幽深的空间。漫步、泛舟其间,凉风习习,鸟叫声声,真可谓野趣横生。太湖的芦苇荡几乎处处可见,沿湖的大道旁或湿地公园里,一到深秋就满是芦花摇曳。长长的栈道望去,芦花深处隐约的美景若隐若现。如果恰好看到湖面船只晚归,渔舟唱晚的美景,远山、近水、秋阳下的芦苇荡平添了诸多诗意。

江南苏作,方寸间显秋意

色彩地图:琥珀、鸦青、碧玉石等

苏州就像一方古玉,纵横交错的河网是它的纹理,温润的水文化塑造了苏州人温文尔雅的性格。玉的品类、质地不一,包括白玉、翡翠、青玉、碧玉、青花、墨玉等,色泽有琥珀、赭石、青白、鸦青等。玉,温润、养人,秋天亦是如此,因而江南的秋天成了琢玉人喜欢的主题。

我们在玉雕大师杨曦的作品中总是能见到很多银杏叶,他说自己在学生时代去东山写生,看见秋天满地金黄,被深深陶醉了,因此对秋天的银杏有一种情结。他的《秋语江南》系列作品中,有一块原本是一只玉镯料取完之后的废料,杨曦却变废为宝,将弧形设计成了桥拱,飘落的银杏叶片,诉说着江南秋意。

方寸之间见天地,细微之处有乾坤,核雕里的秋意也让人一见倾心。2017年,当第二届“一带一路”中法文化论坛在法国里昂市举行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陆小琴创作了《一叶知秋》。当时正值秋天,蜗牛又是法国的吉祥物,《一叶知秋》中展现了这样一幅场景:雨后秋叶飘落,落叶寂静无声,地面干净湿润,爬来一只小蜗牛,在树叶上悠闲地休憩着。一切是那么和谐,温暖。

再看一位90后朱蒙佳创作的《水八仙》,这套作品今年在苏博展出。她将茭白、莲藕、水芹、芡实、茨菰、荸荠、莼菜、菱这八种江南地带特有的时令美食做成了核雕。“苏州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我们每年都在吃水八仙,水八仙也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东西。其实制作的时候光是找材料就花了很多心思,橄榄核的形状和莲藕的形状刚好相反,要找形状相似的核很难,还有芹菜、茭白和莼菜的呈现形式,我也思考了很久。” 朱蒙佳说。

伴着甜甜桂花香的深秋,沉下心去研习一门手艺,精进技艺的同时,也是给这座城市的一份节气文化礼物。

猜你喜欢

红菱苏州人枫叶
“鲜”是苏州人的执念
枫叶之歌
入静止观的苏州人
最是那水一般的温柔
红枫叶
枫叶红了
采红菱
张建霖
10月枫叶红似火
红菱